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9-11-15杨连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活动课信息技术情境

杨连新

新课标指出,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活动课的教学,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来不断提高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数学教师也可以将信息技术灵活应用到活动课教学中。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析,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引言

活动课是数学课堂的重要内容,开展高质量的活动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短时间内还原出动态的数学课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学习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在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活动课的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之前合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中,能够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点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眼前,让活动课教学有声、有色、更生动,能够有效调动課堂教学气氛。小学高段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以往的教学氛围比较枯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呈现方式,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来呈现数学知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和生动化,并且也一改传统以文字为主的单一知识呈现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能够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也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

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才能实现在活动中不断探究知识、思考问题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活动课中,可以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通过活动情境有效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思考和探索。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深入到具体的情境中才能更直观和形象地感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切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给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想象奠定基础,从而促进活动课的有效开展。

(三)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分化教学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紧跟教师的上课步伐。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思维模式更能够被小学生掌握。因此,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应该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总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就能够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现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亿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中,对于其中的数学活动课“感受1亿有多大”,教学目标是通过探究活动,经过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活动课开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出一组杭州烂苹果乐园的素材图,调动学生兴趣,然后展示一条信息:杭州烂苹果乐园由宋城投资500000000元兴建,引出活动课题,引导学生探究1亿有多大。在具体活动中,有的学生准备探究1亿张纸有多厚,具体通过测量100张纸的厚度,然后再用100张纸的厚度乘1000 000,推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有的学生准备探究1亿粒米有多重,先测量500粒米的重量,再乘200000推算出1亿粒米有多重。学生通过测量得出1亿张纸有6000多米高,1亿粒大米约1吨重。为了强化学生的感受,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一张纸的厚度和6000多米的长度对比,展示1亿粒大米的体积和1粒米体积的对比,以此来深化学生对1亿这个数字的感受,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创设良好的数学活动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还能够突破重点和难点,促进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兰州市七里河区大滩小学  甘肃】

猜你喜欢

活动课信息技术情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