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走进文本 领悟情感内涵

2019-11-15许昌英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珍珠鸟蜡烛尝试

许昌英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引入文本的深处,不断体会文本的精髓和内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方法有很多种,让学生推敲作品的表达方式,了解作品的写作脉络和情感色彩就是一种好方法,能够使学生切实体会和感受作者的表达意图。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不断地走进文本,探究作品的写作特色,领悟文本的内涵,从而让学生真正走近文本,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一、初读文本,把握文本整体结构

在阅读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初读文章,厘清作者思路,让学生说说作者在构思这篇文章时的想法是什么。这样学生能获得对于作品的初步理解,能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就能从文章的结构入手,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

在分析五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半截蜡烛》这篇文章时,我就鼓励学生从梳理文章的脉络入手展开分析。我首先提出问题:“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半截蜡烛》,那么‘蜡烛这个小道具是否贯穿文章的始终呢?人们围绕这半截蜡烛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这引导学生尝试探究文章的行文線索。学生发现,这篇文章展现了一对母子和德国军官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展现了伯诺德夫人将情报藏在了蜡烛中,这样就有了整件事情的导火线。我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那么文章的情节又是如何发展的呢?”学生提出:“后文展现了一家人多次想要换走蜡烛,首先是伯诺德夫人打算用油灯换蜡烛,然后是儿子杰克想要拿走蜡烛,也没有成功。”“文章如何展现高潮的呢?”“当蜡烛就要烧光时,小女儿提出要拿蜡烛上楼,军官终于同意,这样就保住了秘密。”我又提出问题:“文章为何一再展现换蜡烛的情节呢?”学生提出:“这样能让文章变得更为紧凑。”这样学生就逐步厘清了文章的脉络。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引导。为此,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先找出文章中的线索,作者往往通过线索将材料连缀起来,让文章的层次更加鲜明。作品可能会采用空间、时间、人物、事件、事物、情感变化等作为线索,我鼓励学生不断地梳理作品的结构,进而对作品进行深入理解。

二、品鉴赏读,体验情感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要强化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在深入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熏陶。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品鉴,尝试体验作品的情感内涵,最终实现提升学生情感意识的教学目的。在引导学生阅读五年级上册第十六课《珍珠鸟》一文时,我鼓励学生展开深刻思考,尝试体会文章中如何展现“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感。学生提出:“‘我和珍珠鸟之间的关系一开始比较疏远,珍珠鸟不敢靠近‘我',此后,它一点点靠近了‘我',然后便慢慢地敢于接近‘我,敢于在‘我'的稿纸上走来走去,还敢于落在‘我'的肩膀上。”我又提出问题:“那么对于‘我来说,和珍珠鸟之间的逐渐亲近意味着什么呢?”学生提出:“他们逐渐相识,然后熟悉最后变得十分亲近,可以相知相伴。”我又提出问题:“文章中提到珍珠鸟是很怕生的,那么‘我'为何要故意挑战,想要和它亲近呢?”学生提出:“作者想要营造一种人和动物和睦相处的氛围,所以便想要亲近珍珠鸟。”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对于作者的情感有了一定的认识。

品读文本、感悟内涵需要学生静下心来,真正品味。我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作品的过程中,尝试让学生找出作品中心理描写的地方,说说从内心活动中能否看出人物的情感变化。此后我还鼓励学生找出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其他地方,说说这些地方是否能反衬出人物的情感。最后我还鼓励学生从作品的环境描写入手,说说它是否对人物的情感起到了反衬的作用。

三、模仿练笔,激活应用意识

读写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我在指导学生品味作品写作特色的过程中,也会让学生展开模仿写作的方式。这样学生就能学以致用,将阅读中掌握的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学生可以从谋篇布局、情感展现、细节描写等方面入手展开写作,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落花生》一文展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境展现了人们围绕花生的讨论,最后揭示了做人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默默奉献的有用的人。我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在生活中,是否也有些物品让你浮想联翩呢?你会将它们比喻成怎样的人呢?你从这些物品上能获得怎样的人生启迪呢?”我鼓励学生通过模仿练笔的方式尝试创作文章,用叙事散文的形式体现出自己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如有学生提到了“西瓜”和“冬瓜”,在作品中写了自己原本分不出“西瓜”和“冬瓜”,认为它们从外表看都是一样的,但是等切开后,学生却发现两者完全不一样,由此学生有所感悟,认为:“看人也不能光看表面,而要看到骨子里,这样才能看清楚他是怎样的人。”我鼓励学生多写一下自己和父母,围绕“西瓜”和“冬瓜”的交流,并在最后点题,写出自己的理性思考。

学以致用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也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付诸笔端,从而体验表达的快乐。在练笔活动中,学生能真正走入文本的内容深处,展开深度阅读。我帮助学生将自己课堂所学迁移到写作活动中,实现读写双赢。

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推敲作品表达方式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尝试掌握作品的写作方法,体会作品的写作特色,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尝试巩固学到的知识点,这样就能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泗洪县梅花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珍珠鸟蜡烛尝试
可爱的珍珠鸟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说谎的珍珠鸟
《珍珠鸟》文本解读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