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探究式教学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2019-11-15邵建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扇形统计图情境

邵建玉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更新观念,做到“教学做合一”,在教学的同时,认真学习新课标,借助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让其在不断思考中培养思维习惯,增强思维能力,为后续探究奠定基础。长此以往,不仅能使学生改变对学科的看法,还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探究思考中培养能力,提升素养,以此落实教学目标,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也能达到教学相长的预期效果。

一、立足生活,激发探究兴趣

有效的探究式教学必须要以充足的探究动机为基础,这样才能提供学生内在驱动力,让其能直面问题,以高昂、主动的情绪投入学习,确保任务的完成,以此提升学习效率,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突破、提升。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就要结合实际,充分引导,以生活为背景展开,让学生在熟悉氛围下展开,尝试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为问题解决做好准备。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内容时,就可结合实际,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设计以下环节,循序渐进,逐步引导。首先,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思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随后,借助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不同的角,引导学生概括出角的特点,即都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接着,就是认识角。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并找出角的顶点和边,一边说一边演示,以此加深印象。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要根据角的特点想象出角,并且能在众多图形中判断出角,以此落实教学目标。教学快结束时,学生对角已经有了清楚的认知,这时就可回归生活,让其将角具体化,以此完善认知,增强判断能力。

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经历认识角、判断角的过程,尝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不仅能激发其原始探究动机,自主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还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其体验,以此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创设情境,激活探究思维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借助情境的创设,不仅能鼓励学生探究,还能促进学生知识运用,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加深知识印象,以此促进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内容时,其中,学生对于“旋转”内容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对此就可借助多媒体引导,并设计以下情境辅助。首先,呈现各类生活图片,随后提问:电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面指针做的是什么运动?你能用手势表示出来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随后小组交流,最后在班级里汇报,这样便让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在这一环节中,为了促进学生体验,不妨让其上台演示,随后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你知道这些运动有什么特点吗?物体在运动时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始终没有移动呢?以此引发思考,让学生小组交流,这时老师可适当巡视,在关键处点拨,帮助学生了解:这些运动都是围绕一点在转动,这样的运动称之为旋转。通过探究思考,学生就能在情境中具体了解旋转,并且加深对这一要点的认知,在之后的训练中正确判断。长此以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考,让其结合实际展开学习,还能渗透学习方法,以此提高课堂效率,让教学更有效。

可见,在具体情境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还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其在实践探究中加深对要点的认识,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并为后续更深远的探究做好准备。

三、巧设疑难,培养探究意识

问题是贯穿教学的线索,更是思维的起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疑难、困惑,对此,就可展开引导,借助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让其在不断思考中深化理解,以此提高探究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在设计教学时,不仅要关注问题,更要关注学生。一方面结合实际,精心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借助问题的优化提升问题深度、广度,以此激发学生,让其在不断深入过程中领会要点。首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以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其在不断发散的过程中获得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机会,以此调动学生,让其在兴趣驱动下展开思考。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就可抓住扇形图“清楚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的优势引导探究:展示一幅扇形图,你从中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独立完成,等到得出结论,学生就能对这一统计图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此外,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比较”就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不仅能帮助学生弄清概念,还能归纳出同类知识,以此完善认知。将其运用到扇形圖教学中,就可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即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扇形统计图清楚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以此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知识,无形中提升学科素养。长此以往,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一举两得。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加强引导,针对学生困惑处及时点拨,以此提高其知识理解能力,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拓展延伸,提升探究素养

小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利用这一点就可借助猜想推动探究,让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断深入,以此展开全面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可结合实际选择顺向或者逆向,以此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让其思维能力获得突破性发展。

探究式教学的运用是搭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这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学生发展的需求。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渗透“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想认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其在不断探究中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落实核心素养发展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常熟市福山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扇形统计图情境
各种各样的扇形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源拓思融会贯通
———《扇形的认识》教学廖
复扇形指标集上的分布混沌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3Dmine 在雅满苏井下矿扇形中深孔爆破炮孔设计中的应用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