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如何提出“真问题”

2019-11-15付鹏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思考问题橡皮泥科学

付鹏

小学时期的科学启蒙教育,就是让学生确立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这将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学习科学的第一步,就是学生由“问”到“学”,让学生自主想问问题,研究问题;“学”到“问”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上的再思考,因而产生问题;让学生能够做到“问”“学”相长,学生的知识能力也能螺旋上升,最终能够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提出“真问题”。

一、课堂缺失“真问题”的归因

笔者在学校曾经做过“问学能力”的调查,通过问卷的分析,真实地呈现“问学能力”的现象。

(一)学生由“有问题”到“无问题”,需要鼓励

小学生的提问现状就是低年级的学生敢于问问题,到了高年级学生反而没有问题。出现这样的现状的原因: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充满着好奇心,处处想问个明白;而到了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了,往往考虑到了自己的问题是否简单或者没有意义,如果问了,是否引来同学们的笑话,这样就无形中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学生“问而不学”,方法的缺失,需要习惯养成

小学生提出问题后,一般不会主动解决问题,更不会深入思考剖析。这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思维去思考探究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科学教育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的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现在的教育将“有问题”的学生变成了“无问题”的学生,学生的脑袋似乎被装满了,可是学生的思想却沉寂了,问题也过于表面化,不去深入思考探究。因此,教师要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问学能力,随着学生的年龄增大,学生就会越有创意,越能奇思妙想,这才是科学教育的目的。

二、科学课堂“真问题”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主要归因就是教育者不正确的引导,无意识中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应该在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后,教师就给予适时评价。

例如:课堂上经常出现一些爱插嘴的学生说:“老师,我对这个很好奇。”“老师那小树怎么喝水的呀?”“老师,那个我很感兴趣,让我再探究一下好吗?”……这就是学生探究的源头,教师要及时给予暗示,认可他们,这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即使有的学生答案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要挖苦,可以鼓励学生的提问。其实,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敢“问”,能够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能够乐观向上的成长,这就是科学课教育的真谛。

(二)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的能力

学生的抽象思维淡薄,教师可以建立模型让抽象的或者微观的,甚至现实生活中不能接触到的事物,通过模型让学生进行具体形象的接觸。学生能够根据模型联系生活的实际,这样学生会更感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能力,进而激发学生想提出问题。

例如笔者在教学《把固体放到水里》这部分的内容,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把一根钉子和一块泡沫放在水里,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1:老师,不用想也知道。钉子下沉,泡沫浮于水面。

师:根据你这样说,那是不是所有铁的东西都能沉于水底呢?

生2:我认为是的,所有铁的东西都能沉于水底。

生3:老师,我不这样认为,我曾经坐过巨轮,它的整个身子几乎都是钢铁做成的,可是它是浮于水面的呀。

生4:那是为什么呢?

所有的学生立刻陷入了沉思,有的学生从物体的形状、结构……不同的层面进行剖析,有的学生,甚至想到了自己在扔铅球,虽然不大但是迅速沉入水中。这时,学生立刻站起来回答。

生:老师,你能告诉我哪种船承载的乘客多吗?

师:那老师给你们提供橡皮泥、沙子、天平、水槽,你们可用橡皮泥做小船,看看哪种设计橡皮泥船载重最多。

学生立刻兴趣来了,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投入紧张的造船中……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储备,反复地尝试,失败,反思,再尝试,再改进。学生自主探究,虽然不是每个小组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笔者欣慰地看到那么多不同的作品,有的学生做成圆形,体积大载重量多,有的做成艺术品、漂亮,有的具有流线体,有利于航行……学生的思维产生冲击力,一下子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创新随之萌发。科学其实不需要告诉学生深刻的道理,只要学生敢问敢想就可以了。

(三)课堂留白,丰盈学生的感知力

教师要适当在课堂上留白,即教师要留给学生合理的空间和时间,促进他们思考,也是从另一侧面激发了学生提问能力的提升。教师和学生全力创设“真问题”情境,打造高效科学的课堂。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是说,学生不自己努力弄明白的时候,老师是不会开导他的;学生心里不明白,又不能表达出来的时候,老师也不会启发他的。可是现实的课堂中,“认真”的老师可谓是面面俱到,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就不翼而飞了。这种“认真”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更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探究的欲望,更何谈自主学习。其实,课堂上需要“懒”教师,他在课堂上提问题时,关键点、难点……都会给予学生更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认真思考,和同伴不停地探究等。这样,不知不觉学生就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更有了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留白”的真问题提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这样就成就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也刺激了学生进一步提问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真问题”是反映学生对事物内在理性的一种突破,体现学生的思考力、洞察力,更体现学生先思考问题的理性态度。科学的探究要与“真问题”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科学课上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镇江市丹徒区支显宗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思考问题橡皮泥科学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做个橡皮泥爸爸
按图索骥
思考问题要全面
借像皮泥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