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游戏,玩味科学

2019-11-15周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科学植物

周阳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理论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观察、体验等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进而更好地理解和引入的。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如何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获得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个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创造激扬科学活力的情境

生活中的孩子,个个活力四射,总是会有那么多千奇百怪的“为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动手探究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但为什么一到学校,孩子们就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在课堂上常常打不起精神。究其深层原因,小学科学被挂上“副科”的标签深入人心,每周两课的课时设置(经常还被各种因由挤占或冲掉上不成)也让孩子们把科学课当成了可有可无的科目;此外,科学课长期无专职教师任课,造成课堂教学流于形式,“简单粗暴”的死记硬背本来理性、深刻的知识,导致科学课堂上学生缺乏最起码的生命活力,更谈不上科学的探究精神。而游戏,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最科学的创造学生科学活力的情境的方法。让我们先来看一个课堂实例:用右手工整写下自己的名字记录时间,再用左手工整写下自己的名字记录时间,说说自己的感受。教育教学中,游戏的魅力无限。游戏中的人,才是真正鲜活的个体。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我们何不多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游戏”经历,快乐的将创新能力的培养、独立探求的科学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呢!

二、丰富游戏化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

游戏化教学方式并不单单是字面上进行游戏,而是要寓教于乐,在游戏过程之中进行学习。所以,教师要具备相应的教学游戏能力,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要求,进行游戏的基本设置。比如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利用小组间的评比与竞赛,让学生们之间产生良性的竞争氛围。比如在学习“指纹的形状”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向不同的小组分配相应的任务,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指纹印下来,看看这些指纹,让学生发现相应的信息。另外也可以将短期的科学教学方式与长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去校园活动,观察蚂蚁及毛毛虫的活动情况,每个人可以在鱼缸里养一只到两只毛毛虫,每日喂给他们树叶,在长期的观察过程之中,发现其生物的生活变化,最后吐丝成茧的形态变化。这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观察能力,也调动了学生进行课外探究的实际兴趣,促进学生们进行思考的同时,养成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开展小组合作游戏

教师可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化的游戏教学方式,通过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完成游戏与学习,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在讲解“植物生长历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养一盆植物,然后让小组成员对植物生长的每个阶段进行观察记录。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设置作业,例如在发芽阶段,植物应多长时间浇一次水等,让学生在合作照顾植物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生产特点,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植物的种植也是一种游戏,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让各小组之间进行竞争,选择出植物种植最佳的小组给予奖励。在小学科学游戏教学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游戏学习中,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游戏有助于巩固已学的内容

课堂教学中的达标反馈,起到巩固所学内容、查漏补差的作用。一味地提问、做作业,或拿出一些题目进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或只是被动地去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更新观念,改变教学策略。例如,在讲“滑轮组”一节时,完成了教学内容后,在巩固练习环节,可设置这样的游戏:用一根长绳子和两个光滑的木棒,长绳的一端系在一根木棒上,在两根木棒之间绕两圈,两个同学各自握住一根木棒,一个学生拉绳子的自由端,三人一起用力,增加绳子的圈数。惊人的結果出现了,学生们惊叹不已,“怎样解释这样的结果?和我们这节的内容有什么关联?”在教师的不断启发下,学生会分析出,这个游戏实质是对滑轮组特点的巩固和训练,不难理解滑轮组能省力,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五、结合实践教育活动

小学生由于本身对世界充满着新鲜好奇感,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的学生好奇感,在课堂中引领学生学习。通过教学游戏活动,不但能够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而且在学习中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叶子”科学教学课程中,教师可引领学生步入大自然,留心观察植物的树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要找出不同的植物叶子,并确定最终胜利者。通过此游戏,学生能够通过叶子不同的形状以及不同的颜色,辨别出不同的植物,使学生能够对自然加深了解。

六、注重科学学科资源的开发

在一定程度上,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对课程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学运用的大部分都是传统的教科书,忽视了对其他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科学课程知识与生活实践是相互联系的。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关注儿童对于游戏的需求,实现有效与科学教学的相互联系。随着专题课程资源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更多的学科资源被挖掘与利用,实现了教师教育视野与知识面的不断拓展,进一步促进了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推广与普及。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游戏,是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游戏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合作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作者单位:灌云县朝阳实验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科学植物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植物也疯狂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