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9-11-15雷国铨马东杰

福建茶叶 2019年7期
关键词:安溪县产业园现代农业

沈 洁,雷国铨 ,王 凯,马东杰

(1.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福建泉州 362400;2.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人民对农产品需求逐渐多样化、品质化,农业发展也进入了结构优化的改革期。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推动和发展,是我国大力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运行和发展。200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其快速发展[1];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2];2018年5月,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2018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作用,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3];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于2018年11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绩效评价和认定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创建绩效评价基础上择优选择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这个发展背景中,安溪县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积极开展安溪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通过创建安溪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安溪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搭建新的平台,为培育安溪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积攒经验,开辟了探索安溪县农民能够持续增收的机制新途径,对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挥示范带头功能有积极促进作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 文献综述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以技术和要素密集为特点,集农业生产加工、科技研发、休闲旅游、生态保护和示范服务等功能为一体,以三产融合为导向,优先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在某空间上形成具有示范作用的产业群聚集区[4]。其在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领小农户实现规模化生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对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在对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方面,蒋和平,王爽[5]归纳了我国各地发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5种模式: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带动型、金融服务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工商资本带动型、特色集体经济推动型;余美莲,张莉侠[6]分析了以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转化为主要功能的国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案例,从财政支持、产学研联合、产业集群发展、园区多功能性拓展方面,提出促进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建议;王长青、成俊、李煜[7]探析了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路径,从产业体系、科学技术、园区服务和政策扶持4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在基础服务体系研究方面,王浩,李凤菊,张雪飞[8]等通过“七层次六体系”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系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业园出现的分工职责不清问题;陈永洁[9]分析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农技服务过程中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技术推动式、产业带动式、组织推动式、培训引导式和综合服务式的农业科技服务形式;许萍,郑金龙等[4]总结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4个发展特点:现代生产要素聚集、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三产融合发展和政策扶持力度大。

在研究技术或方法方面,杨保田[10]基于SWOT分析对民勤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民勤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定位选择及机制创新;周灿芳,刘序,肖广江[11]等等运用GIS空间分析手段探究提高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编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廖好,何多兴,陈琦[12]采用AHP-模糊综合分析法定量评价金带镇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的综合效益。

本文在实地走访和查阅大量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安溪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

2 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现状及特点

2.1 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现状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隶属泉州市,是闽中与闽南的重要交通走廊。地势较为高峻,以山地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优质茶叶生产。安溪是中国远近闻名的乌龙茶之乡,同时也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仅安溪县全县乌龙茶产量,就占了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50%以上并且已连续8年位列于全国重点产茶县的首位。2016年,全县茶园面积608200hm2,茶叶年产量68500t,年销售额超500亿元[13]。

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福建省第一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区内创建区域面积达1154.52km2,主要涵盖了安溪7个茶叶量产乡镇,园区约42.83万人口。2011年至2016年期间内,产业园涉茶产业总产值及占比稳步上升(图1)。2016年,产业园内茶园总面积达236200hm2,是全县茶园面积总量的40%,涉茶总产值超90亿元,达全县涉茶总产值的60%以上。其中茶叶生态有机种植和茶叶产品加工(包含深加工)等的主导产业,总产值为56.18亿元,占园总产值的62.53%;产业园公共财政总收入37513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2.34亿元;产业园区域内现有农村人口42.83万人,包含涉及茶产业相关人口36.41万人,约占85%;产业园内涉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95元,与安溪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高出33.5%。

图1 产业园涉茶产业总产值占安溪县涉茶产业总产值比例注:

截止2017年11月,产业园内入驻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合作社582家,家庭农场131家,茶园生产合作、质量联控比例达95%以上;产业园 20 家茶企获得 ISO9000、HACCP、ISO14000、GAP、“三品”等认证,30多个出口备案基地30000hm2茶园全部推行《地理标志产品安溪铁观音》等“四个标准体系”[14];产业园有全省领先水平的自动化、连续化茶叶精制生产线8条,清洁化茶叶初制厂房200多个。产业园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10件(占全县21%),市级知名商标12件(占安溪县总额约25%);电子商务发展势头猛烈,现已拥有100余家规模型涉茶电商企业,3000多家涉茶企业已入驻淘宝、京东等互联网交易平台;产业园内拥有两个电子科技园区(弘桥智谷电商产业园、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两个国家级茶叶检验监测中心(国家茶叶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三个国字号科技平台(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加工商贸物流园区(中国茶都市场,中国茶博汇市场、安溪城区工业园品牌茶企总部区)[15]。

2.2 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现状及其运行特点

2.2.1 主导产业优势明显

优势主导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核心,茶产业是安溪最大的支柱和民生产业,安溪铁观音名扬世界,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立足当地优势特色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力争能够为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出示范性表率。现阶段已经建成了18家以茶园为主的龙头示范基地,27家市级以上的创新创业基地。产业园积极推进茶叶精深加工、机械制造、包装印刷等技术的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茶产业已实现从“单一、单层”的茶业生产经营,向“多元、立体”的全产业链转变。产业园依托优势产业和政府政策扶持,在茶产业生产加工上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茶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有效的推动现代要素聚集,提升技术集成应用水平,形成了以创新驱动为特点的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2.2.2 凸显绿色发展特性

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衡量指标之一,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生态坏境,从多方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梯壁留草、茶树留高、茶园套种绿肥等生态环保措施,同时建立以农资归口经营等为重点的监管体系。产业园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标准化茶园,修复绿化茶山生态,提升茶园土壤地力,支持建设有机绿色茶叶生产基地和出口备案基地,在提高茶叶质量的同时促进产业园绿色可持续发展。

2.2.3 监管追溯体系日趋完善

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拥有完善的监督追溯体系,率先打造从茶园到茶杯的茶叶质量全程保障,推广二维条码溯源查询系统,引导产业园企业安装360度实时监控系统,建立“茶叶身份证”追溯系统,探索在合作社推广使用《产地证》,最大程度保障了农产品的品质。

3 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不足及问题

3.1 园区间产业同质化严重,特色凸显不足

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包含多个园区,各园区建设发展相互独立,未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经营项目雷同,园区各大板块以茶为主,产业化、规模化水平相对较高,但缺乏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及服务。园区内茶叶企业营销策略雷同,产品结构单一,创新意识弱,产品附加值低。随着人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茶叶加工方式和营销渠道受到了严重冲击,茶叶企业的应变能力和速度远不及产业升级的变化速度,难以有效带动、提升产业园茶产业整体档次。

3.2 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后劲不足

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部分地区的道路交通、电力电信、农业设施等基础配套建设还不完善,亟待改造升级。产业园缺乏主要的公路交通干道,东部只有一条厦沙高速公路穿过,承担着官桥镇和龙门镇与安溪县城的交通链接,西部的5个乡镇则没有高速公路链接,铁路运输方式单一,所占运输比重较低;电网结构较为薄弱,部分110kV变电站负载率偏高,不满足负荷的快速增长需要;产业园农业基础设施与机械化作业不相适应,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整体较弱。同时产业园尚未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投资机制,农业金融服务质效较低,金融、社会资本进入产业园的通道不够流畅,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产业园后期发展。

3.3 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个体品牌影响力有限

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各国茶业竞争处于同一平台,国际品牌积极布局中国,茶叶企业竞争趋向白热化。安溪铁观音作为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在拓展市场方面发挥了龙头作用,带动其他品牌的发展,但园区内上规模的企业不多,大部分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龙头企业的品牌带动效应弱,企业海外市场品牌拓展进程缓慢,不利于安溪茶产业国际化。在公共品牌下,园区内各茶企个体品牌数目繁多,在分散的经营主体中,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品牌竞争力难以形成,集约效益难以实现。

3.4 利益联结度低,经营成本过高

目前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小农户生产所占比例仍然较高,其茶叶基础生产环节仍停留在分散生产和粗放经营阶段,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以最低的成本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与小农户生产之间的矛盾较为激烈,难以实现全域全产业链管控,这一问题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仍将长期存在。随着城市化加速,年轻人进城,种茶制茶人工短缺、成本居高不下,门店租金大幅提升,加之市场终端消费的变化和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冲击,导致企业与小农户经营成本负担较重。

3.5 科技支撑动力不足,涉茶产业人才缺乏

当前园区对人才和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科技创新的动力,农业科技研究比较薄弱,深度与广度有待提高。园区内科研工作相对滞后,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科技支撑能力较低,软硬件条件有待加强。科研高校单位和企业与园区在人才、技术交流和合作开发成果方向等方面的沟通渠道还不畅通、不规范。高素质人才结构性短缺,在生产、加工、营销和茶文化各个环节急需一批文化层次高、对茶业有深入研究的人才。现产业园内本土劳动力大量流失,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不利于产业永续发展。

4 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改进对策

4.1 深度融合当地特色文化,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

坚持各园区走特色发展道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第一,产业园在制定园区总体发展目标时应注重各园区在茶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品牌化经营,依托当地优势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结合区域特色文化,通过合理布局、招商引资等开发全产业链,打造品牌,形成园区核心优势产业。第二,有条件的园区应注重建设以茶文化为主题和茶文化旅游参观体验示范性生态为特色的园区,特色园区建设结合有一定农业观光基础的茶叶种植基地进行拓展完善。第三,集中优势要素,加快三产融合,整合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推动茶产业向茶休闲、茶养生、茶旅游等产业领域延伸拓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提高园区的收入和竞争力。

4.2 科学合理规划,加快产业园软硬件设施建设

既要建立服务于企业发展和农民便利的基础设施,又要建立与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相适应的产业园软环境。第一,统筹考虑产业基础、自然地理、交通区位等多种因素,科学建设有利于产业园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优化客运班线配置,增加公交班次和出租车数量,加快境内双永高速、厦沙高速、沈海复线的建设进度;积极发展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加快推进供电系统强化升级;做好园区基本农业设施规划,统筹安排灌溉、防灾、饮水、养殖、观光、旅游等水利设施,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科学利用水资源,进一步改善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状况。第二,构建多层次、多样化、有序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科研开发、现代化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所需资金及金融服务进行优先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对产业园的农业保险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创新农业保险形式,增强小农户和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保险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4.3 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企业品牌

要以顾客为导向,以科技引领,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和品牌影响力。第一,依托集体品牌来支撑企业品牌发展,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支持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到园区投资,在园区内积极发展像安溪铁观音集团、八马茶业、坪山茶业等典型龙头企业,大力提升其企业知名度及产品的知名度,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第二,倡导大、中型企业通过加强渠道建设等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引导中小企业整合资源,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形成具有个性化的产品和品牌。积极推进企业打造像“赛珍珠”、“浓露香永”、“金凤凰”等全国性的明星产品品牌,也要引导个体品牌联合,集众所长,共同推进联合商标品牌,从而提高分散经营主体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创新网络营销形式,注重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加大网络品牌的建设,拓宽网络营销渠道,发展以顾客为导向的产品推广机制,建立线上推广,线下体验的融合发展模式。

4.4 创新利益机制,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一,积极探索产业园土地流转机制,扩大经营规模,逐渐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链。通过股份制等合作方式,推进产业园内农户、各类经营主体与企业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最大的调动各方积极性。第二,探索构建让农户和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参与分享三产融合红利机制,构建有效的监督体系规范各类经营主体的行为,引导产业园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第三,因地制宜,结合产业园内外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的、长期的规划产业园内新型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大力培育现代青年茶场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农业带头人对农业园农户和小规模经营主体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爱茶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4.5 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在充分重视茶产业技术的引进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开发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意识的培养,建设相关科技支撑体系,提高产业园内所设项目的技术含量,争取建立相对固定的技术依托来源。首先要加强产学研的系列合作,推动产业园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吸纳国内院校和科研机构入驻基地,增强持续创新的能力,建立特有的面向产业园的农业引进、研究、开发、创新的孵化器和核心。其次,完善涉茶人员培养体系,加快产业园内高校及科研院所人才培养,联合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完善专业设置,优化专业课程,发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校外导师)、非全日制学位、夜校、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等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再次,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积极鼓励产业园内企业员工和农户参加职业教育,加强对“茶二代”及当地年轻人的培养与扶持,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让更多人才留在产业园,成为产业园发展的中坚力量。

5 总结与展望

总体来说,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趋势良好,主导产业清晰、绿色发展意识强、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但园区产业同质化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对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研究发现,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要协调好政府、产业园、经营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以政府政策引领,产业园总体协调,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机制。展望未来,正处在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机遇期的安溪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应紧紧抓住机会,提档升级,把产业园打造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示范基地。

猜你喜欢

安溪县产业园现代农业
跟妈妈学做菜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游鼓浪屿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现代农业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做冰镇小吃
懂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