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资助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分析案例

2019-11-15

长江丛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助学资助诚信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一、当前部分大学生资助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夸大家庭贫困程度

部分学生为了申请助学金在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时夸大家庭贫困程度,如父母已有工作填写成务农,身体健康写成患病;兄弟姐妹就业写成待业等;未实际赡养老人写成赡养多名老人;因家庭情况走访核实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不能每个学生都能走访核查,因此部分学生不诚信未如实填写家庭贫困程度。

(二)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金

国家对学生资助的比例越来越大,金额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了更多的奖助学金,综合资助体系导致个人可以获得资助的金额更高,使得不少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奖助学金,结果使得那些更需要补助的学生落选,有失公平,与国家资助宗旨不符。

(三)骗贷逃贷

国家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实际困难,专门设立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制度,然而不少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学校收费标准,出具虚假证明骗取助学贷款。部分贫困生因不了解助学贷款政策、担心还款程序麻烦、家人不同意等原因未办理助学贷款,导致贫困生不去办理助学贷款,而家庭不那么贫困或不贫困的学生因了解助学贷款的政策而积极申请贷款。同时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未按时还款,违约现象严重,致使银行更加惜贷。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

二、当前大学生资助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资助诚信的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个人、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家庭教育缺乏诚信教育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发放的4000份问卷调查中发现,学院专门开展资助诚信教育的学生只有10%,且诚信教育多为诚信考试。认为形式主义的学生占60.4%,没有起到宣传诚信的效果。中国式家庭教育看重的是分数,且大部分高中为封闭式学校,父母与子女的接触时间少,故忽视了对子女的诚信教育。

(二)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不诚信现象蔓延,如碰瓷、扶不起、我穷我有理等行为,导致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感情的淡漠、诚信的缺失、安全感的缺乏等,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诚信原则发生了动摇和怀疑,使学校的诚信教育受到了影响。

(三)学校缺乏完善的诚信教育体制

高校缺乏完善的诚信教育体制,诚信教育主要体现在诚信考试,主要通过主题班会、辩论赛、诚信签名等形式开展。习惯于通过宣传、禁止等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善于通过具体活动、心理咨询、警示教育等对学生进行教育;未建立合理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对不诚信行为惩罚力度小,应提高诚信缺失行为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强化制度威慑力,让诚信缺失行为主体付出高昂的代价。

三、构建资助诚信教育体系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借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可行性途径,建立行之有效的资助诚信教育体系。

(一)建立健全学生资助诚信管理体系

诚信本身难以量化,借鉴国内外诚信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我院诚信教育管理模式的实际情况,学院建立健全学生资助诚信管理体系。第一,成立了以班主任、辅导员、系书记为主要成员的资助诚信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第二,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在校情况比如图书借阅、平时上课、参加活动、考试遵守纪律的情况,申请贷款及助学金情况,个人履历以及合同履行等情况,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方便查询相关信息,由学校统一管理,供学校、企业查询。第三,设立学生资助信息员制度,切实加强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每班设一名信息员,由生活委员担任学生资助信息员岗位。了解并熟悉学校资助政策,在班级广泛宣传;收集、整理本班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努力协助班主任,做好大学生的各项资助工作;定期参加资助工作座谈会,认真学习相关资助政策,采取有效形式进行宣传,反馈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第四,建立资助失信惩罚机制,对资助过程中失信的同学给与处分,放入本人档案且在全院通报,取消或收回已经获得的资助,且对以后的大学期间的资助一票否决,加大失信惩罚的成本。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资助诚信教育活动

第一,组织班级召开了资助诚信主题班会、辩论赛。利用班会宣读诚信材料,组织有关诚信的辩论赛,我们身边的不诚信现象主要有哪些?不诚信现象给个人、校园造成什么影响?有什么危害?让同学们更加深刻了解诚信的意义,知道诚信的重要性。第二,集体观看由中国人民银行与教育部联合录制的《贷款助学,信用助人》的专题片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与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同时了解了违约行为对自己的严重影响,同学们都在私下讨论今后一定要做个诚实守信之人,让诚实守信在中华名族中永远发扬下去。第三,通过网站、QQ群、微信平台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宣讲诚实守信事迹,及时回答学生在资助、助学贷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醒学生及时正常还款。第四,进行助学贷款毕业生确认。组织助学贷款学生进行网上毕业确认工作,为他们发放并解读《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诚信还款承诺书》、《诚信倡议书》、《支付宝还款流程》,使他们了解助学贷款诚信还款的行为与违约危害,有效地将诚信教育转化为大学生自觉的素养与行为。第五,召开助学贷款诚信还款教育活动暨宣誓仪式。会上,全体学生观看了集贷款期限、还款利息、偿还方式、提前还款、补偿代偿等多方面于一体的动画微视频《贷款助学 诚信筑梦》。帮助贷款学生了解助学贷款还款细则,增强学生诚信还款意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做到诚信及时还款。随后进行了集体宣誓,号召贷款学生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用实际行动做到重信、知信、言信、守信,在人生新的篇章谱写新辉煌。通过系列活动宣传培养诚信意识。

总之,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而又紧迫的任务。通过资助诚信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明确了诚信的本质和内涵、诚信与道德、诚信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使大学生自觉地做一个诚信的大学生;通过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的诚信观念,唤醒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意识,自觉加强诚信建设,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具有诚信美德,主动为建设诚信社会做贡献的高素质的优秀大学生。

猜你喜欢

助学资助诚信
他用大爱改变孩子一生命运——周堃于井冈山助学记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简单助学:照亮困境儿童前进的路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
EMS爱心助学特快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