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与思考

2019-11-15

长江丛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习者汉语传统

西安财经大学

一、慕课的产生

MOOC又称慕课,作为大规模的线上课程在现在的教学领域中逐渐普及,随着现代互联网时代和技术手段的日益革新,MOOC是一种在教学领域中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MOOC课程起源于2007年David Wiley的一门开放课程,随后2008年,全球许多专家受邀参加加纳大学Alec Couros教授开设的《Media and Open Education》。这两个项目为慕课的诞生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思想保障。2008年9月,George Siemens于Stephen Downes开设的一门名叫《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的课程,共有来自全世界2000多名学生的在线共同学习,根据该门课程的规模和特点,加大拿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提出了MOOC这一概念,MOOC由此产生。2011年,MOOC在美国的兴起极大地刺激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自此之后,MOOC这种教学模式被更多国家和学习者所接受,影响力也随之增大,收到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推广。

在慕课概念出现后,大规模的慕课随之而来,国外以Uclacity、Coursera和EDX这三大慕课平台最为著名,广受学习者的欢迎。而国内的慕课“元年”则是从2013年开始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相继参加慕课平台,推出自己的课程。自此之后,中国的慕课热潮也随之到来,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各类名校也加入到慕课的推广中,致力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中。

二、慕课与传统课堂相比的革新之处

传统的授课模式受时间、地点、教学方式、学习内容等诸多条件的约束,使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不能实现主动学习。而慕课的到来,使学习者真正开始主动学习,探索知识,自主安排学习计划,检验学习成果,扩宽学习的广度和深度。MOOC(慕课)即指大规模(Massive)的开放(Open)在线(Online)课程(Course)。根据慕课的这一定义,与传统课堂相比,慕课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革新。

第一,慕课学习的灵活性。传统固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不可否认,确实造成了学习的局限性,而慕课课程则在这一方面做出创新,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局限,学习者无需估计时间和地点的约束,仅需要一台电脑便可完成学习,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另外,有别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学习者可自由选择不同的教师进行学习,有着不同的教学体验。

第二,课程的广度方面。慕课以其线上开放的特点打破了传统课堂授课人数的局限性,将课程的人数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维度,慕课课程所能容纳的学生人数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传统课堂无法实现的。同时,慕课平台上的容纳的课程类别也颇具规模。

第三,学习的深度方面。由于慕课平台的课程和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慕课课程的内容会根据教师的选择有所不同,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和对学习者多方位的启发,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课堂学习的知识在慕课平台上选择更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重复性的学习,开拓学习者的思维,扩宽知识的多样性。

第四,注重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主动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增强了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过程,课程中设计的互动式教学也可使学习者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

第五,学习的持续性。传统教学仅仅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课后学习者无法继续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习者。慕课的推广有助于延伸教学的持续性,使学生在学习后主动进行互动,随时随地向教师提问,与教师一起交流,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得以延伸,并持续到下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始,缩短了学习者遗忘的时间和过程。

第六,多样的评价体系。传统课堂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单一评价。而在慕课平台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制定的考题进行评测,同时也可以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的评价。

三、慕课对对外汉语教学改革的启示与思考

(一)丰富基本教学形式,改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国内现有的对外汉语慕课资源品类繁多,也存在着不少名校的慕课资源,但是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因材施教,从自己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做到线上线下有效结合。这对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和课堂设计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传统的对外汉语课堂采取的是教学,练习以及作业完成一节课,教师实现的是从讲解到理解的过程。而将慕课引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则是实现的先学习,后讲解的过程,是一个完全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过程。由于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目的不同,学生通过教师提供或者自己选择的慕课课程,事先学习相关知识,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度和产生的疑问,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与老师互动。

另外,根据笔者的教学体验,由于汉语学习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无法在课堂上与所有学生实现有效交流,汉语水平略高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进步和交流的空间受到限制,因此会出现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弊端,有的学习者不善于沟通交际,课堂上发言不积极,造成其他学习者也变得沉默,对教学氛围造成了负面影响,而教师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因材施教,因此如果能将慕课与传统课堂有效地集合起来,学习者就可以针对自己的学习水平,更加合理的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例如,对于学习水平较好的学习者,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复现和巩固,在课后选择有深度的学习内容对已学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对于学习水平一般或者吸收较慢的学习者,则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继续在慕课课程中选择相关的课程继续学习,延长自己的学习时间,举一反三,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这种将慕课和传统课堂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利用慕课对对外汉语课堂进行的一次教学改革,它不仅使教师彻底实现了“因材施教”,也使学习者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习者的求知欲。

(二)慕课对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提出新的挑战

慕课时代的到来,为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血液,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也助力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而成功的将慕课融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无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一支高质量的教学团队,高水平的对外汉语教师。慕课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现有的教师团队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承担的是语言的传授者,言语技能的操练者这一身份,教师对课堂上“我要讲什么,你会问什么,我要你练什么”了然于心,虽然注重学生的能动性,但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仍然过于单一,属于常态化教学。而慕课时代的到来颠覆了常态化教学,部分学生已提前掌握所学知识,或者通过慕课产生了一些疑惑,这些在传统课堂上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未知的全新体验,学生的问题和一节课的课程进度都在汉语教师的“意料之外”,这无疑要求我们广大的汉语教师具有更加丰富的知识体系,丰富自己的汉语课堂,改革汉语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同时,由于学习者可以任意选择慕课课程,我们的学习者会有着丰富的学习体验,这对语言教师来说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学习者在慕课平台上接受的是来自全国各地优秀骨干教师的传授,不免在课堂上与自己的教师进行“比较”,这就需要广大的对外汉语教学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课堂,同时要求教师除了备课本,备学生,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备慕课。对外汉语教师不仅可以从丰富的慕课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也能将我国现有的慕课课程了然于心,为学生推荐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慕课课程,这对汉语教师的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慕课时代也许正是“教学相长”一个很好的体现,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教师角色的重塑,提升汉语教师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慕课的出现无疑是教学的一次颠覆性改革,既能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又能使学习者从被动转向主动学习,既能巩固和深化学习效果,又能实现与教师的有效沟通,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的时效性。但是,慕课仍然有其存在的缺点,无法真正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因此,全球范围下的“汉语热”已经将汉语言和中国文化带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而“慕课热”的出现为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在提高汉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巧妙地运用“慕课”平台,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结合,从“教+学”中产生新思考,进而擦出新的火花。

猜你喜欢

学习者汉语传统
学汉语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