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R教学法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2019-11-15

长江丛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学法记忆动作

云南师范大学

一、前言

TPR即“全身反应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语言与行动的协调来教授语言的方法。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加州心理学家James J.Asher通过心理实验对实验对象在信息传递中的语言与行动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语言表达和行为表现之间的联系对教学互动模式进行创新解释,进而提出了TPR教学法。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讲,TPR教学法根据人类左右脑不同的功能,将语言表达中的行为过程进行合理分工,即利用右脑的形象思维表示动作,利用左脑的逻辑思维组织语言,从而在全面的反应中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7~12岁儿童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肢体动作丰富,对外界的反应相对灵敏且真实,为教师运用TPR教学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农村小学教育体系中,英语在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使得许多学生的英语学习仅限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缺乏对语言信息的“全身反应”,言语与动作之间缺乏协调性,对英语口语表达造成了阻碍。基于此,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改革需要,积极引入TPR教学法,以塑造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英语教学效率。

二、TPR教学法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TPR教学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与行为沟通模式进行阐述,并从促进人文情感发展的角度对教学行为提出指导。根据TPR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产生与教师主动沟通的兴趣,以缩短彼此之间的情感距离,共同融入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中来。课堂氛围的营造能够体现环境对教学因素的影响,在TPR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通过唱儿歌、做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对教师的英语表达形成全身反应,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进而在互动中提高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记忆

James J.Asher在阐述TPR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对大脑的记忆活动也做出了分析与描述,James J.Asher认为记忆能力的高低与大脑对记忆联系的追踪频率与强度密切相关,记忆联系频率越高,强度越大,记忆就越清晰,记忆的过程也就越有效;反之,大脑对记忆的“搜索”也就越困难。儿童活泼好动,而“动”的过程既是对外界信息的反应,也是建立记忆联系的过程,这样儿童在回忆中就能够根据动作“按图索骥”,实现对知识的迅速回顾。基于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利用TPR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刻印象,并在不同的身体反应中强化记忆效果,提高对英语知识的记忆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英语表达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人际沟通中实现灵活的运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将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局限在单词、句子练习上,忽视了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应用。农村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参与口语练习的机会更是有限,因此,其在英语表达中常常出现迟缓、逻辑不清、中式英语等问题。针对此,在TPR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可以从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利用肢体动作与语言的配合传递表达信息,从而理解英语口语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TPR为学生构建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动作反应中增强语言的刺激强度,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流畅性。

(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左右脑共同开发

大脑的左右脑分工不同,在语言交流中,大脑指挥听觉器官获取信息,并在左脑中完成对这些信息的逻辑分析,理解其中包含的逻辑关系,并形成应对方案;右脑在获取信息之后则对其进行形象处理,对表达者在信息传递中的直观形象形成认识,利用肢体动作配合抽象语言,共同完成语言传递。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的语言讲解降低了学生想象力的启发,导致学生的课堂上常常开小差、溜号,从而限制了其右脑形象思维的发展,TPR教学方法的运用则通过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刺激学生的左右脑共同处理信息,促使平衡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

三、TPR教学法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通过游戏教学,引入TPR教学法

游戏是儿童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农村小学英语TPR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主体特征,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变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能够对英语形成全身反应,进而在参与中提高对英语的学习效果。在游戏教学组织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游戏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确保学生在游戏中能够切实学习到英语知识,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应该做好游戏指导,明确游戏规则,提高学生对游戏的反应能力,以体现课堂游戏参与的秩序性,提高对学生英语思维的训练效果。

(二)利用绘画教学,引入TPR教学法

绘画是学生形象思维的具体体现,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具素材不足,多媒体技术普及率较低,学生获得英语图像信息的途径比较狭窄,但是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来看,其对于图画的兴趣远高于对文字的兴趣。基于此,在小学英语TPR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绘画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英语信息进行创作。在绘画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反应,从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在线条与色彩中提高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以记忆。

(三)利用表演游戏,引入TPR教学法

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身体语言引导学生实现对英语信息的表达。例如在表演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动物单词,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以及动作;或者教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设计“你做我猜”游戏,让学生在不同单词的提示中,提高动作反应能力,并活跃课堂氛围。在扮演游戏中,教师应注重对表演情境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情节、氛围的体验中逐渐放下心理压力,主动参与表演。

(四)利用实物教学,引入TPR教学法

专注于具体、直观事物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从教育心理学研究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提供的物体越具体,形象越直观,越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肢体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基于此,在农村小学英语TPR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中获取实物,并通过对常见的、常用的、常听的实物的描述,激发学生的全身反应。这样的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因此,更便于学生在具体事物与抽象英语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提高英语表达言语与动作的协调性。

(五)利用音乐教学,引入TPR教学法

音乐是激发肢体动作,调动肢体活跃性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小学英语TPR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韵律感很强的旋律,将音乐律动与学生的肢体动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相较于枯燥的语言讲解,音乐能够引导学生在英语与动作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如在字母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录音播放歌曲,并结合动作对歌曲进行反应,以引导学生在活泼的旋律与有趣的动作中提高对字母的掌握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条件的局限,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效果并不理想。而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引入TPR教学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全身反应,以提高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在语言与动作的协调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法记忆动作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下一个动作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