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格地标

2019-11-14余秋雨

作文·初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季明安禄山颜真卿

◆名作悦读

我之所以这么不遗余力地向中学生推荐余秋雨老师的书,有一个企图:希望余老师的书能让大家的阅读品位提升那么一点。好比说你看过好的风景,长过见识之后,你心里自然就树起了一个标杆,不好的风景就无法吸引你。我相信余老师的书有这个能力。选自《中国文化课》一书的《人格地标》一节就在人格上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且读读看。(许 妍)

上一讲已经预告,今天要讲归结性的人物——颜真卿。

要讲他,还是要回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突然爆发时,唐玄宗毫无思想准备,朝廷上下毫无思想准备,整个军事行政系统毫无思想准备。那么,大家都在准备什么呢?准备当夜的乐府,准备明天的梨园,准备山间的论道,准备河边的小宴。

唐朝的三分之一军队都掌握在叛臣安禄山手里。当叛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大地的时候,唐玄宗着急地问道:“河北二十四郡,难道没有一个忠臣吗?”

有一个人站出来了,他就是颜真卿。但是唐玄宗对他不熟悉,问:“这是谁呀?”

颜真卿站出来很不容易,因为他和他的哥哥颜杲卿,都是安禄山管辖下的太守。颜真卿的所在地是平原,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德州。他哥哥的所在地,是现在的河北正定。颜真卿首先发表讨伐安禄山叛变的檄文,在一天之内就募集了一万多士兵。由于他的号召力,黄河以北的正义力量纷纷投向他,他很快集中了二十万军队,并被推举为主帅。

他最迫切的事是要与哥哥商量每一个环节,但彼此隔得太远,就选了一个年轻的联络员,那就是哥哥的儿子、自己的侄子颜季明。由于这个颜季明的奔走,颜真卿和哥哥的英勇行动就遥相呼应了。

但是不幸,哥哥在战斗中被安禄山逮捕。安禄山用最残酷的方式对付颜真卿的哥哥,割下了他的舌头,剁了他的手,而且把颜家三十余口全部杀害,颜季明也被砍了头。

对于颜家的巨大牺牲,皇帝当然也很钦佩,但是朝廷老是打败仗,又退又逃,也就顾不上去纪念这个家族了。

朝廷不纪念,自己来纪念。颜真卿用文章祭祀自己的家人,其中祭祀侄子颜季明的那份《祭侄稿》,满篇都蕴含着斑斑血泪和铮铮铁骨,成了中国书法史上除王羲之《兰亭序》之外的第二经典。

在这里我要插一段话,说说我与颜真卿《祭侄稿》的关系。

我九岁时从浙江家乡来到上海,叔叔余志士先生不仅带我参观了各种展览,还领我到上海旧书店去感受书籍的魅力。就是在那里,他买下了一部由珂罗版印刷的颜真卿的《祭侄稿》,而且给我讲了相关故事。

…………

我当时想,字帖的名字叫《祭侄稿》,现在反过来,要由我这个侄子来祭奠叔叔了。后来,我不管遇到多少灾难,包括前些年那些暴徒用谣言和诽谤反扑,我都坚定不移,继续从事我的文化大业,因为我心中有颜真卿的血泪笔墨。后来,我把叔叔的事迹说给妻子马兰听,马兰就在叔叔去世二十五周年的日子里上演了黄梅戏《红楼梦》,进行心照不宣的隆重悼念。

因为叔叔受迫害与《红楼梦》有关。

因此,我在这里要对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们说一句话:“你们如果要更好地了解老师我,请再看一遍颜真卿的《祭侄稿》,因为这是我的人生教材。”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要赶紧回到颜真卿那里去,因为我还没有把他讲完。

颜真卿带着二十万兵马向安禄山进攻那一年,四十六岁。又过了二十八年,谁也没有想到,七十四岁高龄的颜真卿又接受了一项朝廷使命。

原来,“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那些地方军事势力因为也参与过平叛,似乎获得了扩张的理由。其中,河南许昌的李希烈与另一支部队联合起来,准备与朝廷唱对台戏,自己称帝。对此,已经很衰弱的朝廷除了派人去劝诫和安抚外,没有其他办法。那么,派谁去合适呢?皇帝想到了颜真卿。

皇帝的理由有两点:第一,李希烈现在这么张扬,是因为平叛有功,但平叛的第一功臣是颜真卿,他完全有资格居高临下地教训李希烈;第二,颜真卿已经七十四岁,又是全国敬仰的文化名人,李希烈能把他怎么样?

对这件事,朝廷也有过犹豫,很多官员持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无非两点:第一,长安到许昌路途遥远,老人家的身体折腾不起;第二,李希烈如果害了颜真卿,唐朝也就失去了国魂。

但是,颜真卿本人觉得义不容辞,还是上路了。一路上有各地官员和将士在半道上劝阻,但都没有效果,老人还是继续前行。

到了许昌,李希烈指挥一千多个“干儿子”拔刀而立,面目狰狞。颜真卿举止自若,毫不畏惧。李希烈又放下笑脸,对颜真卿说:“我做皇帝,你做宰相吧。”颜真卿立即怒斥,说分裂大唐是天下罪恶。

后来,李希烈用各种方式威胁老人,试图让他屈服。一会儿,挖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大泥坑,说如果再不听话,就推下去活埋。颜真卿回答说:“生死有分,不用啰唆!”一会儿,又架起木柴,浇上油,点起大火,说立即要把颜真卿烧死。颜真卿觉得自己作为朝廷使臣已经把大是大非表明,决定以更壮烈的举动来告示天下,就自己跳进了火中,却被叛军拉了出来。

颜真卿被李希烈关在一个庙里。他自己觉得年事已高,不久人世,就给自己写了墓志和祭文,也向朝廷写了遗志,然后对着墙壁说:“这儿就是我的葬身之地。”

但在此后,颜真卿只要看到李希烈再来动员,还是反复劝诫,阻止他继续谋反。没承想,朝廷的军队在其他地方杀了李希烈的弟弟,李希烈为了报复,就用绳子勒死了颜真卿。这时,老人已经七十六岁。

他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对于如此壮烈的生命,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来表达内心的敬仰。

唐代是美好的,但是一切美好都会被邪恶的目光觊觎,时时面临着分割的危险。你看唐代,先有安禄山,后有李希烈,还有其他一些人,一心想着破坏。颜真卿居然以文化人的身份,每次都站在危难的最前沿,用生命来捍卫唐代。为了战胜安禄山,他付出了整个家族三十余口的生命;为了战胜李希烈,他付出了自己苍老的晚年。每一次,他都不是偶然遭难,而是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唐代,就是这样保卫下来的。或者说,正因为这样,唐代才叫唐代。

因此,中国文化的最高坐标,中国人的最大骄傲,与这位文人有关。

…………

在颜真卿壮烈牺牲二百七十年后,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新唐书》里激动地写道:“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我把它翻译成今天的文字,大体是:啊,不管是一千年,还是五百年,他的英烈行为高不可及,就像严霜烈日一样,人们除了敬畏,就是仰望。

欧阳修说得不错,颜真卿的人格高度难以重复。但是,既然出现了,也就证明,这里具有出现这种高度的充分可能。

集体人格最值得重视的是两种形态:一是广泛普及型,二是高标独立型。颜真卿显然属于第二种,虽不普及,却具有标志意义。

这就像我们现在常常说的“地标”,高到了难以企及,却是整片土地向外部世界呈现的标记。地标不易攀登,却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域的代表。

這么说来,颜真卿就是唐代文化人格的地标。当然,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代表。

(摘自《中国文化课》,中国青年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季明安禄山颜真卿
唐玄宗&安禄山:一个敢宠,一个敢作
宝宝
大家都是告身帖,為啥你就這么獨特——聊聊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愿同你来日方长
劝学诗
颜真卿勤学苦练书法
唐玄宗缘何对安禄山深信不疑
笔道颜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