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传递 营造魅力课堂

2019-11-14王小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王小燕

【摘 要】语文课是一门具有独特情感特征和人文内涵的学科。只有具有良好的情绪,用优美的语言,才能达到和学生零距离的交流。

【关键词】幽默风趣;深情投入;真情流露;和谐共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180-01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几年前,我有幸领略了我国著名教师支玉恒执教的阅读课文《匆匆》,至今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深深体会到支老师那追求新颖、幽默风趣又带有浓浓“语文味”的独特教学风格,亲身感受到充满“语文味”课堂教学风采,令我受益匪浅!

一、良好的情绪传传情

语文是一门具有独特情感特征和人文内涵的学科。基于此,老师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课堂氛围,只有当老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所以作为老师,应当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愉快地向学生讲述学习知识的乐趣,宽容的鼓励学生积极独立思考,耐心等待,让探究更精彩。在教师良好的情绪感染下,学生便会愉悦,兴奋,从而实现师生情感的和谐共振。支老师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了。

一开始上课,支老师面带微笑走向讲台。师生互相问好。

老师:“我叫支玉恒。高兴能认识你们。孩子们,你们好!”

学生:“老师,你好!”

老师:“孩子们,你们真可爱!”

学生:“老师真可爱!”

老师:(笑)“像我这样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能说可爱吗?”

学生:(悟)“老师真健康!老师真精神!”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好,支老师那幽默风趣的情绪已感染了在座的所有同学。一开堂就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用类似游戏的“词语大形容”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而且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心智集中在一起,为师生、文本、编者之间的对话,搭建了一个心理平台。

新课《匆匆》的讲授中,支老师深情的颂读,是那么的投入,这源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从而产生的情感自然真实流露。支老师的情绪调动,促进了学生的情感,也让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为之深深感动:“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如此深情投入地授课,怎能不使学生积极的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其中。

二、优美的语言促进情感体现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理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所以我们应该用清晰悦耳声音,准确生动的语言传情达意,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支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蘊,使他的语文课充满了独特的语言魅力,他的课堂教学用语如涓涓细流,沁入学生的心田。

在《匆匆》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让“读”占鳌头,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去感悟诗。师:时间从水盆、从饭碗边、从凝然中匆匆流逝着,我们的思维也正随之涌动……

学生朗读交流。

如此流畅的语言,让学生如沐春风,在无形中感受着语言的魅力,享受着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在学生朗读时,支老师是这样评价的:“你的阅读如此悦耳动听,再努把力争取让主持人王小丫下岗。”支老师的朗读指导如同指挥交响乐,用他那指挥家般的手势,将学生带到一浪接一浪的如痴如醉的朗读中。

如果说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激发、引导、熏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话,促使学生对课文入情入境、对语言赏、品,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引导,引导他们亲自去体验这种情感,用心去领悟文中的情感,用大脑去思考语言的精妙,用自己的嘴去品味语言的美!这样不仅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而且会有创新的理念,甚至会联想到更多、更深、更妙的情感和语言。

三、用形态和语言激发情感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爱是教育的灵魂!”在支老师的课堂上处处充满爱意,体现创新。他用自己的行为、教态、语言来激励学生。“请你说出你的感受!”“你的感受很独特!”“你的观察视觉新颖,你很出色!”“相信你,你一定行!”学生在质疑时,支老师那鼓励的目光、赏识的微笑,提问后老师目光的热切期待,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爱意和关怀,这种平等和尊重,这种期待和激励,正是通过他们的语言、态度、行为、表情等极微妙地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产生上进意识,向崭新、更高的目标前进。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落到实处。

支老师的课像一首清新明快的歌,也像一幅淡雅平实的画,虽然并不激昂高亢,也不绚丽多彩,但歌声是支老师自己的歌声,对学生的爱、对文本的爱、对事业的爱,使他的课堂妙趣横生,充满情趣。

参考文献

[1]有感于全国特级教师师玉恒来汉进行观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