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城垣地表不存的情况下利用景观手法勾勒古城轮廓
——以安阳环古城水系区域规划设计为例

2019-11-14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安阳护城河水系

满 新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1 历史文化遗产在地表不存的情况下展示利用的主要方法与局限

在古城复兴实践工作的过程中,难以正确对待地表不存的历史文化遗产,存在于以下局限。

(1)过度强化现存地上遗产的外观展示,忽略其价值特色的展示与利用。国内大部分古城城垣现存的地上历史文化资源相对较少,地上遗产无迹可寻,遗留下的绝大多数为土遗址,以及地下埋藏文物。缺乏围绕古城城垣区域的全面考古工作,会导致对古城现存遗产的价值特色认知不清。缺少土遗址断面考古勘测,对土遗址建造年代、建设工艺认知不足,盲目强调现存土遗址的外观展示,而忽略其尚未被发掘的真正价值,实属遗憾。

(2)依据不足,刻意大规模地复建已消失的历史文化资源[2]。我国不少州府古城关于城垣的文史资料严重缺失,加之未开展全面考古工作,对同时期、同等规格古城的比较研究不足,甚至于在缺少历史照片的情况下,照搬其他城门的历史照片进行复建,与当今的文物保护观念相违背。

(3)纯粹的绿化空间,缺乏带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空间。古城城垣区域往往是新旧老城交接的重要发展环节,是带动古城复兴的重要引爆点。古城复兴不仅需要解决城市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的复兴,更应该关注的城市活力功能的复兴[3]。如果仅仅围绕现存文化遗产做单纯的绿化景观建设,便只能发挥遗产的“观赏性”功能,人们从中得到的乐趣是有限的,也很难解决古城人口外迁、活力不足等城市衰败的问题。

2 以安阳环古城规划设计实践为例探索勾勒古城轮廓的路径

安阳环古城水系区域以古城整体为研究范围,具体设计范围包括城垣城壕所在区域、环城护城河以及周边区域,包括马莲坑、褡裢坑、三角湖3个重要的坑塘,总面积约为80.51 hm2。

2.1 安阳环古城区域面临的瓶颈与挑战

安阳是1986年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古城东西长约1 700 m,南北长约1 500 m,面积约2.71 km2。作为安阳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安阳古城是安阳千余年城市营建与发展的缩影。安阳古城内保存了大量原汁原味的中原传统建筑,聚集了上百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遗产内容丰富、价值突出。

在进行本次的试验过程中,遭遇了阴雨天气,导致河水水位上涨、水流湍急,但还没有到封航停渡水位线。笔者再次进行拉扯渡运试验,但由于渡船运行不到河流中间时渡船迎水面倾斜严重,干舷急剧减小,不得不放弃试验。

随着近些年城市化发展,传统物质空间与现代生活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古城成了安阳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面貌的洼地。具体来讲,古城轮廓被城市建设侵蚀严重,护城河整体盖板严重,仅保留东南角楼土遗址以及20世纪80年代复建的西南角楼以外,其余城垣遗址地上不存。此外,环古城区域中另一个重要历史文化景观是坑塘体系,现状被建筑压占堵塞严重,与护城河的联系减弱。加上生活垃圾直排等问题,水质及环境难以保证。安阳环古城区域整治复兴工作迫在眉睫。

2.2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寻求突破口

规划认为,古城开展工作的基础就是建立对古城深厚文化内涵及其价值特色的准确认识,明确古城遗产的保护要求,在此基础上寻找让古城活力提升、环境改善的规划策略[4]。

2.2.1 安阳环古城水系区域价值特色

通过深入历史研究和现场调研评估,从古城的营建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炼安阳古城水系区域的核心价值与特色(图1)。安阳古城水系区域的核心价值与特色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环古城水系区域中的城垣、城壕、护城河及坑塘水系是安阳历史城市营建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护城河及坑塘水系具有突出的生态效益;③环古城水系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集中;④环古城水系区域是串联多种城市功能的纽带。

2.2.2 古城水系区域资源的全面系统保护

严格保护是安阳古城复兴、展现自身价值特色的基石。规划在保护环城垣价值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地毯式”的逐一调查评估,将上述价值特色所涉及的各类保护要素落实在空间中,建立全面保护体系,为构建特色发展结构及展示利用做好支撑工作(表1)。

表1 安阳古城水系周边价值特色对应保护要素

2.3 围绕古城特色空间,意向再现城垣格局,勾勒古城轮廓

2.3.1 安阳古城城垣形制的保护措施

采取多种手段保护传承安阳古城城垣。将展示利用措施分为4大类,分别是城垣遗存展示、复建城垣展示、景观城垣展示、城垣标示展示。具体展示方式如下。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严格保护不可移动文物彰德府城墙的遗址本体及其周边环境。

应尽快对安阳古城城垣地下文物埋藏区进行考古勘探,编制彰德府城墙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考古发掘对遗址进行多种方式的展示利用。在考古为先导的基础上,利用复建城垣展示、景观城垣展示、城垣标示展示等展示方式,对于已消失的城垣在原址设置标识牌,展示相关的历史信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考古发掘对遗址进行多种方式的展示利用。展现文化交汇鼎盛时期的历史信息。

2.3.2 关于再现“城壕一体”历史景观的方式探讨

设计开展之前,首先对安阳古城城垣进行了多方意见汇总,包括复建城垣、不复建留白处理以及利用现代景观手法勾勒古城轮廓。

通过上述价值研究和现状分析可知,城壕防御性的历史功能已不再适用,复建城垣虽然可以让古城完整性得以保留,但只可远观不可近赏。因为高大的城墙给人以高冷的感觉,拒人千里之外,很难形成活力的开放空间。此外,会导致古城内外失去了联系,活力功能不得外延。

另一种极端方式是留白处理。但是方正城池需要利用实体的景观去刻画,而环城垣区域有着丰富的高差变化可以利用,使空间更为趣味性。此外,为了配合护城河盖板引起的水质问题的改善以及景观、生态、市政的需要,在保证市政道路、河道走向不变的前提下,对水型进行调整。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拓宽河道需要挖方的土,在城垣遗址区域设置景观城垣,实体城垣可实现土方平衡(图2)。

2.3.3 利用景观的手段再现城垣形态

利用恢复城壕地形的土方,构筑高3 m的景观城墙,含砖砌围墙部分共4.1 m高,顶宽5 m,为漫步观光道;景观城垣下5 m健身道。整个城垣立面为青砖材质贴面,顶部为砖砌拼花图样。城垣内采用护坡绿化,种植高大的银白杨阵列,勾勒出城垣的宏伟感。城壕利用现状地形,恢复自然缓坡入水的历史意向,并种植经济性的观赏芒草,点植柳树形成步移景异的景观序列,开敞广场处群植的早春观花小乔(图3)。

2.4 依托护城河重点刻画环城绿带

2.4.1 环古城水系水质与水源的整治措施

利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历史遗产为前提,提出黑臭水体整治措施,成为规划项目落地实施的重要基础。

首先,制定水质与水源的整治措施,包括加强城市管理,尽快进行护城河及古城坑塘的清淤工作。严格控制污染源头,保证护城河及坑塘水系的水源。保证上游水源,维持护城河大于1.5~2 m的常水位,保证通航、亲水及满足防洪需求等方面。

并利用生态景观技术改善水环境,建立雨水收集系统,补给常水位,增加枯水期景观。整治硬质岸线,多层级的自然式堤岸,利于净化水质提高生态效益以及丰富河道两岸的季相变化。增加亲水植物,利用自然驳岸及河底生物菌分解污染物。利用自然高差增加滚水堰等设施,曝气加氧,净化水质。

2.4.2 环古城水系的形态重塑及水型梳理

针对不同断面类型提出改造方案,恢复古城水系防洪排涝历史功能的同时增加休闲亲水空间。

整个护城河沿线形成安阳城垣绿道,通过节点与标准段的结合共同形成,在有条件拆除现状占压建筑的西门段、南段、东南段、东北段拆除复壕,对于建筑侵占护城河两侧有限空间的段落,通过软化驳岸、优化滨水步行空间等方法进行整理,有条件揭板且不需要拆除建筑的段落恢复河道,对于北段确实无法取消盖板的段落通过景观提升提示护城河位置(图4)。

此外,以生态、亲水与防洪的兼顾为原则,针对安阳古城护城河不同的现状河岸形式及建设、改造条件进行设计,形成多种岸线形式,分别为自然缓坡岸线、亲水平台岸线、通航段岸线、渠化改造岸线。同步结合清淤、污染源头控制等上述整治措施提升水质,形成环绕古城连续的河道、连续的滨水步道、城市连续的休闲绿色空间,展现历史悠久、活力充沛的古城文化。

2.5 叠加公共活力功能形成复合型的开放空间

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的同时,增加古城活力,在环城景观绿化带中叠加复合型的公共空间,形成可以带动古城活力复兴的公共休闲景观带。

在整个规划过程中,秉持着保护遗产同时能积极地利用遗产的大遗产观。保护遗产就要尊重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活化利用遗产则是将环古城丰富的遗产更好地与今天的城市功能、市民生活需求结合起来。因此在功能布局上,马道街以南为开放的绿地活动空间,具有丰富的公共活力功能,如运动场、演艺广场、健身步道、滨水休闲等,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并改造与置换马道街以北的传统民居,注入文化主题的活力功能。

3 结束语

当今,有着大量历史文化遗产亟待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如何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并且成为古城复兴的引爆点,已经成为自上而下所关注的问题[5]。特别是古城城垣地上不存的环城区域,势必成为新老城未来发展与公共活动的核心空间。因此,活化利用现存遗产,将已经消失的文化资源合理展示,并将其融入城市生活是古城复兴的重要途径。安阳环古城水系的规划实践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初步探索。在具体工程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城市管理者、设计者、建设者以及城市居民提高认识、加强保护、合理利用,既是古城复兴的时代契机,也是社会发展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考验,更是城市建设者与规划师的重要使命。

猜你喜欢

安阳护城河水系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我爱家乡的河
“老干妈”的商标护城河
安阳之旅
花博园水系整治工程中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安阳:以最严密的法治向大气污染宣战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神兮 魂兮——感怀于许昌水系建设和曹魏古城修复而作
安阳中嘉业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