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

2019-11-14马胜湖南师范大学

新生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成人儿童幼儿园

马胜 湖南师范大学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不同群体也一样。儿童有属于它们这个群体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文化。也就是能反映其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的儿童文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儿童观念也在更新和提高,尤其是在学前儿童的教育方面更是尤为关注,对儿童文化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一、儿童文化

(一)什么是儿童文化

有儿童的地方,就有儿童文化;有童心的地方,也就有儿童文化。儿童文化,简单的说就是指儿童这个群体的文化,是以儿童的行动和想法来决定文化的内容及价值,形成于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之中的文化①,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语言、活动、兴趣、需求、价值观念以及儿童这个群体所共同拥有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②。”儿童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影响,例如:自身发展特点、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同伴之间的互动等。儿童文化与儿童的生长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从一定的程度讲,儿童文化是在儿童身心有规律的成长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儿童成长和发展是以儿童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石的。

(二)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

与儿童文化相对应的是成人文化。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是以成年人所认定的标准和规定为基础的文化。与充满想象创新、追求自由平等,更关注未来的儿童文化相比,成人文化则显得更为抽象固定化,十分理性并更关注当下的现实生活。

儿童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慢慢向成人文化接近和转变,成人文化也会以儿童文化为根基连续的进行经验更新和改造从而得到发展③。这两种文化之间有差异,儿童文化有无法预料的多种可能性,而成人文化是有标准答案的确定了的文化,理性与固定的内容占多数④。成人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集合体,并需要利用儿童文化来进行传递和保存。在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不断的互动影响的过程中,成人文化中被儿童接纳的内容会变为儿童文化中的一部分。这样说来,儿童文化最终到达的地方是成人文化,成人文化最后的归宿又可以说是儿童文化。可见二者并不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反而是互相学习和互相影响,不容分割的。

二、儿童教育中儿童文化面临的危机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提出在幼儿的成长发育中是有敏感期的,教育应该遵循自然并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应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所有孩子,看待幼儿教育。 把孩子的需要放在首位,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教育,让幼儿教育的文化性更为凸显。但目前儿童文化在儿童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危机。

(一)成人文化对儿童文化的侵略

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尽管相互影响,互补互育,但二者之间有区别,不能相互替代。成人文化是当今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表,担负着文化创造以及推动人类进步的使命。而相对处于弱势的儿童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受到来自成人文化的冲击和侵略。 例如在有孩子的家庭中,许多父母始终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观念,用成人的思想去替幼儿做选择。若成人为了自己的未来去牺牲孩子现在的美好童年,那就是在用成人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去攻击和抹杀儿童文化。而在这之中,儿童的天真单纯的天性毋庸置疑的受到成人文化的污染。教育文明的教育宗旨向来是社会主流的成人世界的看法和标准,往往利用成年人的想法和规定去评判衡量儿童的世界,忽略了儿童世界是饱含着游戏性、探索性的本质特征, 在一定程度上这就是对儿童文化的剥夺⑤。

(二)幼儿园课程背离儿童文化

儿童的发展是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幼儿园课程则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部分。要使教育适应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就必须在让儿童更多的在符合儿童的特性的儿童文化中学习。而目前幼儿园课程很大程度上背离儿童文化,凸显得更多的是成人文化。幼儿园课程内容基本上是由教师作为成人文化的代表来进行选择和组织,这之中的一系列规则标准大都是由教师来制定,儿童文化严重缺失⑥。当前幼儿园课程更多的是作为将幼儿与知识联结起来的载体,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手段,实际上是为教师服务的工具。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向儿童灌输知识,幼儿园课程中缺少儿童的声音,这种幼儿园课程无视儿童和儿童文化的存在。被泯灭了儿童文化品性的课程,不仅不会促进儿童发展,还会有害于儿童的发展。

(三)社会和大众传媒的影响

在现如今的社会生活方式下,儿童与同伴和环境的交往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缺失。 大多数城镇儿童被冰冷的防盗门或楼房隔离,周围成人与其邻居之间的交流和往来贫乏,邻里关系淡漠。儿童与他人和环境接触的机会都大大减少,儿童文化也会因此缺失。时代在不停变化,大众传媒也在随之更新换代。对儿童影响最为严重的莫过于电视、电脑等这一类媒介。如今的孩子可以说是在电视机和电脑旁边长大的一代。孩子们在电视机、电脑等科技产品上的花费的时间越多,他们与同伴交流游戏的时间便越少,剥夺儿童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会导致儿童逐渐远离自己的世界和儿童文化,甚至会致使儿童文化和儿童童年的消失。

三、正确认识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

(一)儿童文化中的游戏精神

游戏活动是儿童除吃饭睡觉等基本生活活动之外最常有的活动。儿童在频繁的游戏活动中会产出属于自己群体的文化,并能够以游戏的形式表达出来。儿童文化的内核就是儿童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所存在着的游戏精神,游戏对儿童而言除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更为重要的是一种特别的精神实质。游戏是儿童表达其独特文化的方式⑦。在进行游戏和其它活动时,儿童通常会有一种游戏精神,带着游戏的态度和心境来活动或观察外界事物。在游戏中所有的参与者之间应该是平等的,要么一起商量来制定或修订新规则,不然就都认可承认已有规则。规则形成后,游戏参与者要严格认真执行,一旦违反就有被自己文化抛弃的可能。 在儿童文化中,“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种独特而公认的语码,是儿童游戏精神的重要特征⑧。游戏精神充斥于儿童文化之中,贯穿于儿童多种多样的活动。

(二)协调好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

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并非完全对立的两方,尽管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有不对等和冲突的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是彼此学习,相互影响的。成人应该尽可能的认可理解并尊重儿童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应是平等沟通的共栖共存的关系,应该是密切相连的文化状态⑨。 儿童文化是自由的,追求平等的文化。儿童文化的主要特点便是洋溢着奇思妙想和创造、需求自由和平等⑩。 教育应站在儿童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能以成人和成人文化为主,应观察分析儿童真正感兴趣的和适宜儿童身心的内容让儿童来学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获取良好教育成效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的关系。

(三)完善幼儿教育课程

儿童文化是独属于孩子们的文化,应该作为课程开发的标准和立足点。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管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活动的组织评价等,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中都应该尊重并关注到儿童文化的生长。作为园内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人员,教师应足够了解儿童文化并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儿童文化的培育和提升。如儿童在游戏或活动中产生的困惑和好奇,或者在与人或物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有趣的想法都应成为幼儿园课程选择和组织的内容,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实施产生新的教学内容并推动儿童文化的发展。教师和幼儿的同伴甚至是玩具材料等物品都是在儿童成长中的十分重要的参与者,对儿童文化有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尊重接纳儿童文化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去培养和推动儿童文化。因此,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我们需要努力完善幼儿教育课程,使其具有儿童文化的意蕴。

四、结语

儿童是特别的,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了解和关爱。儿童文化是儿童与成人沟通的桥梁,反映着他们的内内心世界。想要更好的了解孩子就必须走近儿童文化,教育孩子的前提是必须深入理解并认可他们的文化。 儿童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更新也离不开儿童教育的参与,适宜的教育活动也能推动儿童文化不断地生长和发展。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儿童,走进儿童的生活,走进儿童的世界,去听听儿童的声音。只有尊重和理解儿童天性,保护并培养儿童文化,才能为儿童带来真正的良好教育。

猜你喜欢

成人儿童幼儿园
养大成人
成人不自在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神奇的太阳
想念幼儿园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
幼儿园私家菜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