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望舒诗歌意义探析

2019-11-14

长江丛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戴望舒艾青新诗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些人的写作风格是对着群体在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有些人的写作风格是对着懂自己的人倾诉自己的情感,而戴望舒的文学方式则是倾向于后者。戴望舒一生贡献了90首诗,共4部诗集,是中国象征派诗词的代表人物。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他能够以如此少量的诗作而有如此成就可谓是前无古人。而这些年,人们对于戴望舒的诗词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也与日俱增。但可能因他的风格特别,其诗论却并没得到专家们的相应重视。

一、戴望舒诗词风格解析

在戴望舒离世这5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起起伏伏,褒贬不一。但回顾一下过去,人们对于他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好。即便争论再多,人们对他的创作风格的概括却出奇的一致。他作为现代派诗人代表之一,其诗歌个性鲜明,他的诗歌将中西方的诗歌的特色融为了一体,成为了一个新的诗歌模式,致使诗歌里面既有中国古典诗歌的伤感和柔美,又拥有西方诗歌中的理论特色。戴望舒作为一个先进的青年,曾经受到很多中西方诗人的熏陶,所以他的诗歌艺术方法也从他们那借鉴了很多优秀的东西。而且戴望舒也将这些东西融合到了中国民族的生活中,创造出了很多不同的诗歌。

戴望舒的诗歌总体风格,早期诗歌先后经过雨果、魏尔伦、耶麦的熏陶,从中吸取经验,使得它的诗歌意象朦胧、含蓄,体现这音乐美。中期诗歌多抒发作者对于情爱的苦恼和人生的失意表达出诗人对自由、洒脱的追求,孕育着散文美;后期诗歌诗人更是突破了象征的晦涩和朦胧,整体格调更加明朗、雄浑、体现了激情美。

综上总结为:戴望舒的诗歌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风格,这和他个人人生经历和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熏陶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因为它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经历,致使他的诗歌风格转变。他的诗歌创作,反映这知识分子的真实创作的艺术道路。

二、戴望舒诗词意义

作为诗人的戴望舒,他在中国诗坛乃至世界诗坛有留下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呢?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在这二十年里,新体诗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将公众作为对象的情感话题类、将个人作为对象的情话类。前者在20年代时开始萌芽,30年代时经过左诗歌的发展,在抗战结束时已经颇为壮大,成为了抒情诗歌的主流体系。戴望舒也创作过很多这种类型的诗歌。比如早期的《我们的小母亲》、《流水》,比如抗战结束后的《元日祝摄》、《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诗歌都在诗坛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诗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移植,也就是通过私人性的话题来表达爱国主义情怀,但是戴望舒类似的诗词艺术成就也不尽相同。尽管他曾多次尝试过将公众作为对象的情感话题类的诗词,但是后世评价都不太高,质量一般,数量较少。当然,作为诗人的戴望舒意义并不限于此,研究戴望舒的学者往往认为,参与这种政治活动让人们更容易研究和了解一个诗人,但是对于某些诗人,研究学者表示,用曾经参加二月革命并参与革命杂志编写工作的经历,来提诗人辩解的行为其实没有意义,因为这些诗人的存在在当时那个时代,自然有他存在的价值和道理。这句话同样可以运用到戴望舒的身上,戴望舒存在有他存在的价值和道理。这个意义就是,戴望舒是一位留恋私人,并且在私人情感领域愿意不辞辛劳创作的诗人,他是一位一直都追求个人理想,并积极通过诗歌表达的诗人。

(一)戴望舒的诗歌对朦胧风格的影响

戴望舒在刚刚走入论坛的时候,他的诗更多地表达出了他的内心真实情感,但却不是直接表达的,他将这些情感融合到意象中,以意象传情。在诗词创作上,戴望舒深受法国象征派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所以他的诗歌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意象来传达诗歌的朦胧美,而且语言精炼,使人的想象更加深沉。他的诗中表达着自己的凄凉回忆,和对生活的失望,忧伤的气息充刺这全诗。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烦忧》、《乐园鸟》等,这些诗极具朦胧美。而这种朦胧不是晦涩的朦胧,而是意象独特的使然,诗中更蕴含丰富情感。正因为如此,戴望舒的诗很快就风靡当时的论坛。因为这是一种独特的诗风,虽然当时还并没有得到专家的认可,但却不得不这种方式的新颖和吸引人。戴望舒写出的这样的诗,拥有独特的朦胧美和意境美,对后代诗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诗人艾青和舒婷。

艾青开始登录论坛的时候正是现代派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但艾青的诗歌成熟后就开始注重感觉和意象,这方面戴望舒就给了他很多灵感,而且在其诗歌里优秀之作运用最多的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这就是戴望舒诗歌对她熏陶的作用。艾青吸收运用戴望舒诗歌中的通感性意象,创再出了很多优美的诗篇。可见戴望舒在象征派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二)戴望舒诗歌对诗歌散文化的影响

戴望舒的诗歌,除了具有朦胧风格的特色之外,还具有一种散文形式的美,他不追求诗歌的语言押韵、诗句对照等等,是一种新型诗歌。戴望舒对于中国新诗发展的贡献,主要就是它将西方的现代诗歌与中国的古典诗歌相融合,创作出了一种新的诗歌,他不同与“格律诗”,而更偏自由。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戴望舒开始写诗时,受新月派诗歌的影响,曾追求音律美。如诗作《夕阳下》,讲究押韵、平仄。后来他对法国象征派音节、旋律发生了兴趣,创作了《雨巷》。再到开始追求诗歌的自由化,并创作了以口语为诗的《我的记忆》后,被誉为“给中国的新诗开辟了一条新路”。而戴望舒从此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散文美的自由诗。他们用最普通、最浅显的日常说话的语言写出来的,具有一种内在的韵味。

由于戴望舒的提倡和影响,现代诗人开始从现代生活中取材,用平实质朴、非常普通的语言去写自由性诗歌,这种新颖的方式更是一次新的突破。戴望舒的诗歌其自由诗风对诗坛的影响是深远的。由于戴望舒的开河性诗歌,中国的诗歌从格律诗进入了“白话入诗”的时代和“散文入诗”的时代。其实后来艾青提倡诗歌散文化,就是受了戴望舒的影响。艾青主张诗歌的散文美,强调诗的自由奔放,她的诗歌将感情都融入了诗句,精巧的表达了出来。

(三)戴望舒诗歌的反现代性影响

戴望舒的诗歌呈现出了反现代性,这是那个时期诗歌所没有的特点,诗歌的反现代性是“五四”时代的动力源泉,三四十年代,出现了反“五四”的启蒙现代性诗歌,戴望舒从艺术的角度提纯了“纯诗”写作来反对破坏诗的启蒙。他的反思性困惑与自我认同的现代性危机驱使他在新诗艺术中寻觅已逝的美好。所以,这是一个现代性“未完成的方案”,戴望舒新诗的艺术的现代性指向的是未来,是对未来的终极思考与未来价值的探寻。他的诗是现代诗歌中别具一格的存在。

总而言之,戴望舒作为现代派诗歌代表之一,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手法给现代派诗歌开了一个先河,也使他在文化界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有,他的诗歌所具有的朦胧美和散文美的对现代诗歌也有很深远的影响,对于后代诗人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而戴望舒也不愧是“中国论坛的尤物”。

三、结语

戴望舒的诗,是根据自身的生活环境,情感经历,文化学识而形成的。是写给个人的,是让读者一个人安安静静去品味的。虽然创作的时间不长,作品数量也不是很多,但这样的诗歌以其浓厚的古典韵味在现代诗坛中独树一帜,其实是很好的继承了古典诗歌的意象创造及自由和和谐的优美韵律,使得现代诗歌中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因子,架起了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的桥梁,从而让中国新诗真正走上了“现代性”的寻求之路,同时也给后代诗人们留下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其影响巨大而深远。而其诗歌的丰富的变现手法,更是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开阔的路。

猜你喜欢

戴望舒艾青新诗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戴望舒《雨巷》(节选)
艾青来了
艾青来了
萧红墓畔口占
新诗之页
在天晴了的时候
烦忧
新诗画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