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刊读者流变与文学审美趣味
——以《创造》季刊、《洪水》、《文化批判》为例

2019-11-14马雪琳新疆大学

长江丛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创造报刊趣味

■马雪琳/新疆大学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进入现代转型期,期刊和出版机构的集中兴起,城市市民数量急剧增长,使得平民的日常阅读成为可能,让报刊逐渐摆脱了士大夫阶层的掌控,扩大报刊读者规模,成为经世治国、宣扬思想强有力的工具。在此背景下,现代报刊成为宣扬新思想、新文化的阵地,不仅有利于建立起文学新的生产机制,而且对读者的价值观念建立有深刻影响。

一、报刊读者的走向

报刊是向大众快速提供信息以满足大众需要的平台,以一切为了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需要作为经营理念,甚至出现迎合社会大众的情况。读者意识或隐或现地存在于作者的创作意识当中,成为调节报刊旨趣、内容的重要杠杆。同时,读者意识由于社会现状、市场导向等诸种原因,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政治混乱,文坛上新旧文化相对峙。面对杂乱的社会现实状况,读者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意识转向变得至关重要。二十年代初,人们处于“五四”激情高扬的时代,愿意积极接受新鲜的思想和文化观念;二十年代中期,人们也跟着革命的变化而起起伏伏,渐渐从前期情感中摆脱出来,更加关注社会现实;直到二十年代后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掀起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人们对新生活、新思想充满了向往,对社会变革和先进思想的传播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创造社在新文化运动中异峰突起,从建立到结束在中国的新文坛经历了近十年之久,也见证了中国二十年代的发展与变化。十年中创造社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代表性刊物。第一阶段,以《创造》季刊为主,创造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高扬革命精神;第二阶段,以《洪水》为主,坚持新文学的革命方向,发挥文化堡垒的作用;第三阶段,以《文化批判》为主,紧跟时代潮流,宣扬马克思主义和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从创造社的发展来看,社会变革和读者意识的流变都会影响一个文学社团主要刊物的宗旨和内容。

二、读者流变与文学审美趣味

在接受美学上,伊瑟尔针对文本内部构成进行了研究,认为文学作品拥有艺术和审美两极,前者指的是作者的本文,后者则由读者去完成。这里他不仅区分了文本和作品,而且建构起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即读者审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因此报刊读者的接受能力和程度可以体现当时大众的日常世俗生活以及其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这种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又反映在报刊上。同时报刊的审美趣味又影响着读者的阅读选择和方向,培养着大量的读者群体。

二十年代初期,在“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人们普遍热情高涨,激情澎湃,创造社提倡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恰恰符合了群众的心声。“创造社之所以能适应这一形势和文学发展需要,与其成员多在日本留学的环境有关系。”《创造》季刊是创造社同人进入中国现代文坛的第一份重要期刊,作为创造社的机关刊物,它代表着创造社的审美趣味,主要宣传的是“纯文学”的梦想。和文学研究会接手《小说月报》后的“为人生“的文学观不同的是《创造》季刊被打造成为一个“纯粹的文学杂志”。那么编辑、作家到读者,大多数是愿意接受新思潮的人,他们多数有留学经验,在留学过程中接触到异域新事物、新思想,从而增加了知识,拓展了眼界。尤其是对于读者来说,一部分是出国留学,和创造社成员有相同感悟的读者;另一部分则是没有出国过,但是受到《创作》季刊内容的影响,逐渐接受新思潮的读者。

二十年代中期,在社会形成了一股反对帝国主义和新旧军阀的潮流。面对社会现状的转变和大众关注点的改变,创造社在中期发生了转向,《洪水》杂志就是创造社中期发生转变的见证。这一时期的创造社处于启蒙热情向政治热情转化的过渡期,不同于初期对于个人叙事的重视,中期创造社开始尝试群体叙事的建构。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多数作家意识到现实问题的严重性,提出要团结进步作家和文学社团,发挥文学的文化堡垒作用。这就要求文学在叙事时要坚持文艺大众化的主张,因而在创作中需要运用普遍大众能够接受的形式,不再像前期一样大力提倡纯文学而是要让文学变得通俗化、大众化。

二十年的后期,处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社顶住白色恐怖,宣扬马克思主义思潮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洪水》这一刊物的变化体现了创造社成员由启蒙热情向现代政治理性热情的转变,也为杂志倾向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条件。”在社会变革和成员推动下,以《文化批判》为阵地,创造社成员立场鲜明,社会感应敏锐,使得刊物的内容和风格能积极适应读者和市场的需求,担当了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转化的重任。“五四启蒙文学在反传统的声浪中已经形成一种支配性的话语霸权,他们要想把新兴的马列主义及革命文学推向文坛就必须借助于刊物的力量才能发出反抗的声音。只有拥有自己的刊物,言说的阵地,所有的理想和抱负,才有实现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近十年的发展,创造社有着一贯的办刊传统,后期创造社更是将刊物的创办看的至关重要。

三、转型中启蒙读者

创造社在转型中由早期文艺思想的个体意识和个体叙事到中期文艺思想的群体意识的成型,再到后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活动,这些都体现着创造社同人精神活动的时代性和丰富性,也体现着蕴含在作品中的审美趣味。而这些审美趣味又在影响着当时大批的读者意识。

《创造》季刊中主要的文学体裁是小说,小说的创作体现着创造社前期的纯文学创作倾向。由于小说在当时受到重视,读者接受程度高,加之创造社成员的丰富经历,他们创作的小说运用新颖的观念和浪漫主义的手法,吸引了当时许多读者,同时也为小说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郁达夫的《沉沦》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风格颓废却又不失格调,也正好反映出当时多数年轻人的郁闷和迷茫。创造社的出现和《创造》季刊的发行,向中国文坛输入了浪漫主义,也向广大读者宣扬了反抗精神,挣脱一切束缚,创造新的世界。因此,创造社在这一阶段也属于启蒙大众的阶段。

《洪水》是处于转型过渡期的重要期刊,见证着创造社由“为艺术”到为革命文学的转变。其中既有个体叙事与群体叙事的互动,也彰显着文艺大众化背后的精神选择。经历了前期对纯文学创作的探索,创造社成员追逐新潮、反抗绝望的特点使得他们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恰好当时的革命精神与他们的追求相契合,推动他们转变。针对文艺大众化的主张,成仿吾提出:“我们要先击破这旧的世界,扫除一切障碍,我们要尽量吸取着自由的空气,保持自由的精神,而且我们也要联合起来造成一条联合战线,也要进入大众恢复大众的意识。”这一阶段报刊重视对读者进行革命思想的宣传,并且通过革命精神的宣传团结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斗争。

到《文化批判》,创造社正式转向革命文学的创作。艺术上同人强调一切文学都是宣传的、鼓动的,将宣传效果等同于文学的艺术性,并以此来衡量作品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创造社形成了一套新的话语方式。话语不仅代表着一种言说方式,而且意味着言说者的意图,并将这种意图传递给广大读者。一方面对五四以来的启蒙思想进行了否定和反叛,另一方面强调文学的政治功用,提倡的是“工具论”和文学的宣传作用。

通过以上对读者流变和文学审美趣味的论述发现,两者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选择的过程。在这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报刊反映了读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又参与了读者关于现代生活及文化想象空间建构的过程,影响着读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就是对读者的日常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一种重塑功能,这些对读者潜移默化的影响恰恰又反过来影响报刊的旨趣、内容。

注释:

①马良春,张大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

②魏雪.论创造社的“转向”[J].文艺评论,2015(7).

③李瑞香.论《文化批判》[D].山东师范大学,2005.

④成仿吾.文艺站的认识[J].1927(3).

猜你喜欢

创造报刊趣味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启动
午睡的趣味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
《初中生》荣获首届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