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音乐衔接课程开展策略

2019-11-14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长江丛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音乐能力

■陆 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一、前言

音乐是中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此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诸多乐理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对美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感受到节奏的韵律。但是,就当前的音乐教学情况来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存在“断层”现象,学生难以从两者的衔接中得到平滑的过渡,无法从小学音乐的学习中更好过渡到初中音乐知识的感受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更好的中小学音乐衔接课程开展策略,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夯实基础。

二、中小学音乐衔接课程开展重要性

从小学至中学的学习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或十二年教育的学习活动过程的结合阶段,发挥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音乐作为一门素质教育的基础且必须的学科,是学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不管是音乐教学还是中小学衔接阶段的教学,都是很多学校较为薄弱的教育工作环节,长期未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在目前小学升初中考试制度已经全面取消的背景下,公立学校主要采取划片区的入学方式,私立学校主要采取面试的入学模式,音乐类特长考试被取消。在新的入学制度的实施下,很多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老师反映,新入学的初中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导致有很多学生无法顺利适应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具体表现为:学生不敢大声歌唱、没有音乐学习创作的欲望、无法合理展示自身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或优势等。另外,在音乐教学中,家长、老师和学校无法在教育引导方面形成良好的合力。以上问题的存在对音乐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造成了较多的不利影响。

三、中小学音乐衔接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电子信息应用不足

很多音乐教室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学思维理念过于僵化,不善于运用电子信息手段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理解能力受到阻碍,进而也就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系统知识掌握欠缺

有的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无法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和拓展,仅仅向学生教授教材制定的音乐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不利于学生对教材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掌握,最终反而会让学生对教材指定的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带来一定的阻碍。

(三)课外活动开展较少

有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过于依赖课堂授课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缺乏有效的实践锻炼平台,从而限制了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潜力的开发与提升。

四、中小学音乐衔接课程开展策略

(一)多元应用电子信息技术

学生在由小学刚刚升到初中以后,由于学习任务和压力的增大,普遍喜欢上音乐课,因此来作为缓解紧张学习压力的有效方式。音乐老师必须要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打造内容丰富、新颖有趣的电教教学活动平台,让学生能够切实体验到音乐的价值和魅力。

例如,我在进行《彩色的中国》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创造更加生动、有活力的音乐课堂环境,在组织学生开展歌曲的练习中就较为合理的应用了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通过前期制作设计的网络视频课件将歌曲的内容、技巧更加形象有趣的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样可以为学生思想压力的放松提供有效的帮助,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歌曲的练习中来。初中生对互联网具有较高的兴趣,我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根据我的引导来从事音乐知识的学习,学生们乐于接受这种创新的音乐教学模式,有效释放其学习压力。由于中学生所特有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对这种富有生动化和形象化的教学更加容易接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能被有效的调动起来,从而为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需要做好前期教学课件的设计,要将有关祖国雄壮美丽的风景视频和图片添加其中,让学生在观看后能够切实感受到祖国山河的无限魅力,从而有效激发其爱国的热情。或者在网上收集一些经典的风景名胜古迹的知识,组织大家进行讨论,由于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够识别出部分名胜古迹,因此,也就容易推动教学过程的深入开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增强对音乐的认知理解,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进行教学内容讲解的过程中,会适当插入自己的亲身体验,像学生描述自己对祖国河山魅力的理解体会,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互动效果。

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想办法让学生放松下来,让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而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收获良好的效果。学生能够享受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体验,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便能够有效调动起来,从而也就获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结合表演夯实系统知识

初中生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害羞心理,虽然他们心中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但是终会由于各种外部条件的约束而被压制。由于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表达精神,会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严重阻碍。因此,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才能表现的平台,激发其内心压抑的表演欲望,在实践中促进其音乐表演能力的进步与提升。

例如我在进行《随心唱响》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培养学生的感知力、表现力及声情并茂进行演唱等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并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确保该目标的实现。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歌曲展演活动,让学生通过台上和台下两种角度来感受音乐的魅力,

让学生的演唱表演能力在实践锻炼中得到提升。在组织该活动之前,教师要通过具有激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让学生能够其实放下思想包袱进行大胆的表演。然后要求学生在观看其他同学的表演中要善于观察对方的优点,通过这种活动来增强他们对不同音乐演唱方式的学习和理解,逐渐学会带着浓厚的感情来进行演唱,并将恰当的动作、肢体语言融入到演唱之中,让学生的演唱技巧、经验在有效的平台下得到锻炼与提升。

教师在组织此类活动中,要引导学生选择具有正能量的曲目,并且要对每一名的表演状态及效果进行点评,让学生在表演和欣赏两个角度的学习,来提升歌唱水平和表演能力。

(三)趣味横生展开课外活动

初中音乐教学,已经进入了深入开发学生能力和潜力的阶段。有效引导和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音乐兴趣小组活动,以学生的能力、特长等条件做好分组,来进行音乐兴趣的培养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和指导。

例如,在开展《红河谷》的教学活动中,我对课本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以课外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特长、喜好,通过自愿报名和教师选拔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分成演唱组和乐器伴奏组。演唱组的学生主要负责对《红河谷》的演唱、和声部分的练习,并且以音色、音域方面的差异,将该组学生分为高、低多个声部,这种分组方法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演唱效果。而乐器伴奏组的学生主要负责口琴伴奏的练习。要认真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能力差异,重点发现和培养具有特长的学生。这种具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任务进行合理的划分,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主要进行较为复杂旋律的伴奏练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主要进行旋律较为简单的伴奏练习,通过合理的分工来创造更好的演唱伴奏效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后,学生们对曲目的熟练程度、合作默契等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然后,将两个小组学生的角色任务进行互换,从而使得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和天赋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与发展。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能力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音乐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和天赋也更加全面细致的表现出来。教师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条件,来合理组织音乐兴趣小组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音乐爱好天赋得到及时的发展与培养,从而为今后进入更深层次的音乐学习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五、结语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是关键。教师必须要围绕着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差异,运用丰富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实施正确的教学引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和天赋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培养,从而为提升音乐教学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音乐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