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技工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2019-11-14湖南工贸技师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技工英语课程思政

■彭 薇/湖南工贸技师学院

一、新时代技工院校英语教学的新要求

从传统角度上看,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主要是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中职英语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在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中运用,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近年来,虽然技工院校英语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经历了改革与创新,但教学内容还是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语言运用能力为主导。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7 年 12 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英语这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现在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挑战,即如何将英语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英语单门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技工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的意义

要充分发挥技工院校英语课程的思想政治作用,首先要认识“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课程思政是在各个学科中渗透思想政治内容,利用课堂教育这个平台完成思政教育工作。

英语课是技工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受众人数多。课堂也是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主要场所。为了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其融入英语的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在这些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技工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一)提高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素养

技工院校英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坚持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的引导,除了具备扎实且丰富的英语知识能力以外,还要增强教师课程育人的任务与使命。在课堂上,要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把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发展观。

此外,技工院校英语教师应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阅读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更深入了解经典文化的精髓,熟悉中国历史的发展,了解不同地域的风情习俗。在提升了自己的中华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除了教授学生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引导学生在了解英美国家文化习俗的同时,更好的地认识自己的祖国,形成文化自信,加强母语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大国情怀。

(二)加强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思政改革的基础需要系统的课程设计,只有建设好的课程,课程思政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为了促进英语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的发展,必须遵循英语学科和课程建设的规律。因为课程思政不是一门附加课程或一项活动,而是学科、教学各方面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围绕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标,达到潜移默化、立德树人的目的。

首先,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要符合中国特色、加入中国元素,从教学目标、内容和授课环节、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把握思政教育的要求;其次,借助思政专业教师的力量,与思政专业教师一起研讨,从专业的角度讨论对教学资料、教学策略、教学组织等方面的意见,强化英语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紧密结合。

(三)完善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教材体系建设

任何课程的核心都是课本。只有注重教材的编写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思政作用。传统英语教材的课文篇章大部分涉及到国外文化、生活等话题,今后教材的编写可以在选材方面可以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介绍篇章,还可以加入一些关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讨论题。学生在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对本民族文化有更全面认识,通过客观的对比,可以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从而学习去伪存真,避免过度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其次,要发挥英语课程的思政作用,教师应正确对待教材,挖掘教材内容与思想政治内容的结合点。因为教材体系的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中,在其编写和完善之前,教师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当前的教材资源,在教材的处理方面,教师要保持平衡,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也不完全抛开教材,导致教材利用率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琢磨教材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深挖教材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点。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准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补充所需要的符合新时代精神的内容,设计多种输入模式。

(四)创新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机制

传统英语教学评价一般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测评与反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并为之后教师的教学调整服务,对英语教学活动所存在的价值做出判断。而课程思政是与各个专业的相融,不是简单的加开一门课,所以,加入思政化的教学评价,还需要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思政教育的过程,在教学全过程中将育人的任务摆在首位,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做到以评促思、以评促教。例如,在上课前,教师首先确定一个具体的思想政治因素作为评价中心;课中,对具体的思政元素安排学生互评和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教师给出评价并且提出修改,让思政元素通过语言为载体,实现思政教育的渗入;课后,通过拓展作业,让学生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学生自评或互评,教师通过推荐优秀拓展作业鼓励学生,让学生更深入明确具体的思政元素。

四、结语

单纯的思想政治课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思政学习的需求。课程思政不是独立的一门学科,它和每一种学科都建立着一种的联系,英语课程作为技工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受众面广,更要将思政思想与英语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合适的教育方式,将育人教育渗透到这门学科,实现思政教育与英语知识的融合,拓展英语学科本身的教育内容,同时加深英语学科的教育深度,打造完整的教育体系。

猜你喜欢

技工英语课程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从技工到英雄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技工与专家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