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9-11-13岳晓爽中原工学院河南新郑45119

新生代 2019年15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思想

岳晓爽 中原工学院 河南新郑 45119 1

关键字:新时代 大学生 意识形态文化 困境 对策

一、新时代建设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确立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第一任务”,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1】从党和国家的层面,将增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文化底蕴可以有效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予以肯定。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2】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在任何一个社会当中,都离不开文化的存在,文化是一个社会存在的重要基础,更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无论哪一种文化,都饱含着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流文化或者主导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以及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息息相关。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承担着整个中华民族的荣辱,更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在这个历史性的时代,中国已经越来越接近世界的舞台,为了人类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中国亦要贡献出自己强大的力量,提供更多的智慧,这就更需要有担当、有责任、有能力的大学生来担起这个历史的重任。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除了需要接受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个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灵魂与精神的塑造是建设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的结果。新时代的大学生的发展更应该朝着具有强有力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可以良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向而发展,成为全社会的楷模,足以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而建设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可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更好的促进大学生个体全面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更加蓬勃向上。

二、新时代建设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所面临的困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不足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意识形态理论教育的基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可以学习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是建设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但是现如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着效果不显著的特点,由于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不高,进而导致大学生的抬头率不高,学生并没有好好利用课堂,融于课堂,从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有效地进行。另一方面,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不能有效地利用好的教学方式来教导大学生,因为其有一些教学内容可能已经与时代脱轨,更不利于其对于大学生进行理论指导。

(二)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渗透

西方国家的一些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多年来一直在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以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核心,用抽象的“人类本性”为价值标准,宣扬“超阶级”和“普世性”的价值诉求,致力于摧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价值体系,以达到与西方社会“政治同化”的目的。【4】高校大学生从人数方面占社会青年人数的绝对优势,并且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西方反动势力将其看作为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目标,青年大学生成了西方反动势力争夺的对象,它们想尽一切办法对青年学生进行非意识形态化的价值信仰渗透。并且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可以接触到非意识形态化,由于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对于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可以接触到这些非意识形态化的事物,特别是有一些大学生因为其政治敏锐度不高、对理论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强,极易采用感性方式发挥、且容易受外界舆论左右造成从众心理较重,导致少数大学生认同一些错误观点。最重要的是,大学生作为社会最坚实的一股力量,如果其被非意识形态化思潮所感染,必将会影响更多的人,社会上必将会有更多的人更易受其影响,这对于社会主义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三)宗教极端思想的冲击

一些极端分子穷凶极恶,他们以分裂祖国为目的,他们不屑于中国共产党,他们通过传播一些宗教极端思想,欺骗广大人民群众,并且制造了一系列的恐怖事件,极大的破坏了边疆少数民族安稳的生活,给各族人民也带来了不幸。由于大学生本就思想单纯,并且涉世不深,对于世界上的新鲜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一切恐怖分子就利用这一漏洞,将一些反动的文字曲解为正义的化身,使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误入歧途,是他们将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自己出生以来所接受的一系列教育全部化为乌有,并对自我产生严重怀疑以及对一些宗教极端思想产生兴趣,这些大学生抵制不住诱惑,进而与社会主义越来越远,宣传起恐怖分子的宗教极端思想,并使越来越多的人都陷入痛苦的深渊。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误入歧途,进而部分大学生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误解,甚至是不满。这违背了各民族团结的原则,并且极不利于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稳定开展。

(四)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为人类社会构筑了一种全新的舆论宣传环境,使得传统媒体的宣传垄断优势不复存在,大大冲击了原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宣传工作的生态环境。”【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已与互联网密不可分,大学生的每天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智能手机的支配,大学生通过手机每天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以及信息,其中包含的有一部分不是社会主潮流的思想,并一步步一点点侵蚀着大学生本就不成熟的心智,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些不良信息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排查,并且一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这些非意识形态化思潮通过互联网,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加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并且最重要的是,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政治辨别能力还没有完全培养起来,特别是少数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极其容易造成信仰缺失。少数学生通过对一些个人主义思想的了解,本就不坚定的集体主义观念变为更加淡薄,功利主义思想加重,只顾自己的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更不要说国家利益,进而大学生难以为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三、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

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充分的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并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大力扶持,定期对思政课教师进行时政指导,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以及教学水平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应该将一些社会关注的热点引入课堂,进而提高大学生对于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善于将理论学习和现实意义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更重要的是,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需要还应该加强意识形态的教育。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注重系统性以及全面性。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工作水平,充分学习和接受意识形态的教育,进而将意识形态教育带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全面化和立体化。通过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来提高师生对于意识形态的学习,进而最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高校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该落实在行动上。一方面,高校可以运用奖惩激励法加强培养和树立典型的力度,大力宣传和表彰在这一方面的一些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另一方面,高校要抓住在建设中的倾向性问题,将加强教育、制度制约、批评惩处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师生在心中建起道德法庭,以先进道德标准约束自己,完善自身道德品质,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提高校园的整体道德水准。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作为培育主体,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推己及人,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准绳,严格规范自身言行。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建设更有了理论原则,大学生应时刻谨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作为指导思想,作为价值判断原则,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活动。

(三)加强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作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的建设者,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存在于校园之内。校园文化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映出其思想状态。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建设离不开校园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民族优秀的文化源泉,给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厚的力量支持,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提升大学生对于优秀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政教育,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建设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例如高校应当合理利用学生会、社团、校报等优质资源,定期举办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比如诗词大会、汉服节等活动,创建良好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高校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方式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文化论坛,琴棋书画大赛等等,营造高校人文氛围,激发大学生多读传统文化典籍,提高文学素养。高校也应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深挖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倡导其精神价值。

(四)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面作用

科学技术已然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互联网等新媒体应运而生,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其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建设也需要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支撑。但是如果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新媒体传播一些非意识形态的东西,那么新媒体就不能很好的运用到正处。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接触者,如果接受这些违背意识形态的东西,极不利于全身心的健康发展。首先,国家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严打严抓一些不良的信息,严禁出现在众多学生所能接触到的范围内。对于微博、微信、QQ等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更应该加强管理,并善于利用这些多多传播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认识。其次,教育部门要加强意识形态在网络教育,多开发一些项目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再次高等教育更应该培养出网络高科技人才,以提高一些意识形态的网络教育的软件设施的质量。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建设需要新媒体发挥其积极作用,来传播社会正能量,使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文化的熏陶,进而推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更好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结语

在新时代,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其思想状态和政治素养直接决定意识形态教育的成功与否。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政治素养不高,认知度不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建设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通过加强思政课的有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以及运用新媒体载体,可以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思想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