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声“包袱”的语用研究

2019-11-12曾冠杰

艺术大观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用学包袱

曾冠杰

摘要:包袱是相声艺术的主要元素之一,是通过严谨的组织、铺垫,达到的一种喜剧效果,包袱是相声艺术重要的艺术手段,主要用于刻画人物、冷嘲热讽制造情境、调节气氛等效果。语言是相声的生命,语用学是关于符号或者语言符号预期解释者关系的学科,随着语用学的发展,我国语言学这开始运用语言研究相声语言,通过特定情境中的对话,学会如何运用语境理解相声语言,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相声艺术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语用学的含义,以及语用学在相声包袱中的应用。

关键词:相声;包袱;语用学

一、引言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以说、唱、学、逗等形式,是一种扎根民间、源于生活、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起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用笑话、滑稽的问答、说唱等形式引起观众发笑的艺术,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相声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特有的风格,主要以北京话为主,并涌现了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马季、侯耀文、牛群、冯巩、郭德纲等一大批优秀的相声演员。包袱是相声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逗笑观众,达到一种喜剧的效果。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相声包袱的特点和运用。

二、语用学概述

语用学是由美国的C·W·莫里斯和R·卡纳普两位哲学家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概念,60年代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和塞爾勒发表了语言行为理论,随后美国的语用学家格赖斯提出了会话中外原则的理论,语用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语用学是语言学、哲学和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影响人运用和理解语言,分析研究影响语言行为的标准和支配轮流发言的规则,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语用学是语言学科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说话人并不是单纯地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推理,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也就是话外之音[1]。目前,学术界关于语用学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但是普遍认为语境是语用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判断一些具体的语言行为时需要根据上下语境,否则失去了判断的依据。

三、相声“包袱”的语用研究

(一)语言预设在相声包袱的应用

语言预设是说话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对语境敏感、与说话人的信念、态度、意图等有关的前提,是实施语言行为所必备的条件。语言预设包括合适性和共知性,合适性指语言预设和语境的关系,同一句话不同的语境含义不同,说话人的语言预设听话人未必可以理解;共知性指说话人和受话人共同知道的信息,说话人通过语言暗示出来,得到受话人的理解。语用学认为任何话语都有一定的预设和陈述,预设是话语中的已知部分,是谈话双方共同拥有的知识背景,也就是预设,否则双方无法交谈。以《八扇屏》为例,甲说:“啊呀,您真是高才呀,高才。”乙答:“呵呵,岂敢岂敢。”甲说:“都说相声演员没有多大学问?”乙回说:“那是他们。”甲说:“嗯,您是不然。”乙惊讶:“啊!”甲说:“您可称得上是乱石之中,您算是一块无瑕美玉呀。”乙谦虚说:“啊呀,不敢当,不敢当。”甲继续说:“乱草之中,会有您这么一颗灵芝。”乙继续谦虚说:“啊呀,过奖过奖。”甲接着说:“您这狗食盆子里头,会有您这么大块的坛子肉。”乙答:“您太……那我还是狗食啊!您这是夸我吗?”在这段对话中,甲用了乱石之中无瑕的美玉和乱草中的一颗灵芝,让乙以为自己在夸他的这种信息。让听话人对说话人的语言背景做出一定的预设。结果最后一个比喻,甲却说:“您这狗食盆子里头,会有您这么大块的坛子肉。”否决了前面说的话,否定了乙认为甲在夸赞乙的预设[2]。结果出乎乙的意料,也表示出了甲的真实意图,他并没有想要夸赞乙。甲因为乙教训自己耿耿于怀,乙毫无防备走进了甲设置的圈套,打得措手不及,成为观众的笑料,形成了对话中的包袱。预设是建立在双方共同的背景知识,然而实际上预设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说话双方非共同知识转化而来。在相声表演过程中,一些相声演员往往主动利用这种方式,创建背景知识。相声“包袱”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知识背景,从而导致预设不一致。

(二)会话含义在相声包袱中的应用

会话含义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来的,是语用学核心的知识。它指交谈过程中,双方为了确保会话的顺利进行,需要共同遵守一个原则,也就是合作原则,双方在交谈过程中,说话要符合参与或者交谈公认的目的或者方向。然而在实际交谈过程中,要求听话者必须去领悟说话人更深层次的表达含义。在相声中运用会话原则或者违反会话原则可以得出话语特殊的含义,从而让观众不知不觉进入到相声演员设置的陷阱,给观众增加乐趣,达到幽默的效果。以相声演员岳云鹏与孙悦合作的相声《我忍不了》为例,用会话原则为观众创造了很多相声“包袱”。相声开头的时候,岳云鹏问:“你叫什么?”孙越回答:“我叫孙越啊。”岳云鹏马上接话:“孙悦啊,祝你平安啦!”孙越立即反问:“哪一个孙悦?”岳云鹏说:“你不唱歌的吗?《心情不错》《我心飞翔》。”孙越说:“我能飞得起来吗?”岳云鹏问:“怎么用胖呢?”孙越说:“什么叫又胖了,说相声的。”岳云鹏说:“说相声的孙越。”这一段孙越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没有说清楚自己的身份是相声演员,导致提供的信息量不足,岳云鹏将其看成歌手孙悦,从而形成了一个包袱。这里的语用预设,是双方在共同知识,也就是岳云鹏和孙越都知道歌手孙悦(谐音),最后的预设触发语怎么又胖了,是岳云鹏故意违法礼貌原则,却达到了幽默的效果[3]。

(三)含意虚假在相声包袱中的运用

含义是语用学重要的术语,它指说话人通过语言符号表达言外之意。含意氛围规约含义和会话含义,规约含义指的是话语本身传达的言外之意,主要体现在特定词句中国,会话含义指说话双方违背会话原则传达出来的言外之意,这种表达方式比较多样。本文主要分析语用学规约含义在相声包袱中的运用,在相声表演过程中,相声演员以词语的规约性设置语音或者词义的理解误差,从而造成言语行为的冲突,让听话者上当或者说话人的机智喝彩,从而抖出包袱。以传统相声《帽子工程》中的一段对话为例,甲说:“最近有家工厂的货卖不出去了。”乙追问:“工厂的货还卖不出去的?”甲说:“没人要。”乙说:“什么产品?”甲回答:“帽子。”乙立即说:“我要!我正好没帽子……”甲说:“戴上可就摘不下来了!”乙立即问:“什么帽子?”甲说:“反革命帽子。”这段对话,就是以短语的形式设置表达上的误导,形成了“包袱”。如果甲从一开始说:“有一种帽子卖不出去了。”乙不可能直接说出:“什么产品?”这样的误解,从而造成后面反革命帽子的这种言语冲突,这种包袱与第一句中话中暗含假设命题密不可分,所以乙一步一步进入到甲的言语彀中,将帽子认为穿戴的帽子,最后利用帽子的多义性抖出包袱。还有一种情形是通过其中的话语语境形成一定的定势,让听话人推导出虚假的违约含义,产生一定的戏剧效果。

四、结束语

相声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作为相声表演艺术主要的内容之一,在相声表演中发挥重要作用。语言预设、会话含义、含意虚假需要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相声演员抖包袱的时候,往往需要这些语用学造成一定的情境冲突,从而达到逗乐观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燕.从关联理论视角看相声中“包袱”的幽默效果[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15.

[2]尹丕安,刘明欣.基于概念整合理论解析相声“包袱”中的言语幽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38(6):81-85.

[3]郝逸.从预设和否定预设看相声中的“包袱儿”[J].文教资料,2017(3):21-22.

猜你喜欢

语用学包袱
空包袱
《小狗包弟》构思内核的变形、衍化及主旨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模糊语的交际功能
让熟语教学插上“语用学”的翅膀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浅谈语用学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语用视野下的阅读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