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军马延守在左云工事摭谈

2019-11-12高海泉

文史月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旅长掩体战壕

高海泉

在左云中部和西北部山区有一项宏大工程,至今遗迹灼灼,它就是村人所云的“马旅长工事”或“马旅长战壕”。所谓“工事”,就是军中所构筑的掩体、碉堡、障碍等。经过笔者近4个春秋的调查了解和考证,该项工程逐渐浮出水面。

那么,在左云地面上到底有多少处马旅长工事呢?就目前了解到的独立存在的工事有18处之多。它们分别是陈家窑老虎山暗碉(2处)、黑龙王山前碉堡、汉圪塔台子梁掩体、汉圪塔小山子掩体、暗堡及战壕、样东梁西山峁掩体及战壕(3处)、样东梁墩下掩体及周围战壕、北六里北梁汉墓堆周围战壕。这是左云县城西北一线防御工事,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起原陈家窑乡陈家窑村北山,东南至云兴镇前八里村后,总长19公里。左云县城南线工事(即左云中部山区工事)从西到东有:潘家村西南梁顶掩体及战壕、麻黄头西梁顶掩体及战壕、刘家坟东北梁上掩体及战壕(2处)、猴儿台战壕、刘梁窑南梁掩体及战壕、杏元村后梁掩体及战壕、马圈沟北梁掩体及战壕。如此之多的战争工事,它是建于哪一年,因何而建,谁建的,用来防谁的?这里作一简单交待。

首先说说马旅长其人。据稷山县新闻中心马芳骥2012年1月1日《稷山新闻》3版发表《马延守轶事》一文中说,马旅长即马延守,又名仲仁,小名马小延,绰号“马老粗”,系稷山县稷峰镇马家巷村人。大学毕业,国民党高级将领。

马延守,1895年出生于稷山县马家巷村一个经济富裕的家庭。因家中宽裕,为其以后升学深造,步入仕途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他曾就读于山西陆军小学堂、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1918年考入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八期步兵科学习,于1922年7月毕业,开始步入军界。从1922年到1949年的20多年时间里,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排长、参谋副官营长、上校团长,1928年7月就任阎部第三方面军第三师师长;1931年1月晋绥军进行编遣时任晉绥警备总司令徐永昌部正太铁路护路军三旅旅长。1935年4月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36年10月被授予四等云麾勋章。1936年11月任陆军第六十一军独立第七旅旅长。

太原失守后三十五军撤至晋西石楼、柳林一带休整。1937年12月初进行了改编,马延守的独立七旅被编人三十五军,马延守升任副军长,军长由傅作义兼任。马延守是傅作义华北总部高级少将参谋,1943年10月任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参议。1949年4月他深明大义,弃暗投明,积极跟随傅作义将军起义,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1949年5月,马延守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政大学学员。1950年9月调任第六高级步校研究班研究员。1958年返乡务农,1961年病逝。

从其简历上看,他是在“1936年11月任陆军第六十一军独立第七旅旅长”。他在左云修筑工事应该不会早于这个时间。但左云文联原主席刘志尧曾在《三屯文化图志》一书中写过五路山石头碉堡。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次与右玉县的文友孙莱芙一块吃饭,他说正在编一本右玉老照片的书,且将一厚沓老照片拿给我看。老照片上竟然有一块碑照,碑文很简单,就几个字:独立旅五团。落款时间是民国二十五年六月。孙莱芙给我介绍说,这是马旅长独立第五团修筑工事纪念碑,这块碑就是在左云发现的,被右玉人收藏了。”无独有偶,就在写成此文初稿的第二天,因还有事需要落实,遂再次前往样东梁村烽火台掩体战壕作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一块残砖上印有繁体篆书团字,再细找,又找到一块有“独”字的残砖,由此认为当时此工事内不止一块带有印记的砖。此工事后被周围村人拆取用砖拆毁。于是通过走访,在样东梁村一家姓张的农家院内又找到一块较为完整的带有印文的红砖,上书“独立旅五团”落款是“民·二五·九”,即1936年的9月。说明上文中被右玉人收藏的那块不是石碑,也是砖,而且时间上一个是六月,一个是九月,应该出土于不同掩体工事。按马延守简历上说“1936年11月任陆军第六十一军独立第七旅旅长”,左云人所说的“是马旅长修筑的工事”,可证明一点,即1936年11月,马延守在左云升任旅长后,这项浩大的防御工事还在继续中。而1937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日寇从南关、南门攻入左云县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左云城中秋大血案”。这时距离马延守修筑防御工事只有半年多的时间。可见马延守修筑左云的工事是准备与日寇进行一次大的决战。从其工事修筑防范重点在北面来看,也能说明一个问题,即针对北方的日寇,而非先前左云文史学者所论,“防范从陕北过来的抗日红军”。

抗战全面爆发后,马延守先后参加过长城保卫战、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战役。在《朱德军事文选》中,《关于配合忻口会战的电报》——1937年10月5日至15日的5份电报中,曾8次提到过“马”,其中一次是“马延守”(注:马,指马延守,时任国民党军第七集团军所属第六十一军(属晋绥军)独立第七旅旅长)。《保定军官学校百年祭》一文中写道:“1937年7月7日,日军为侵占我华北地区,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这是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开始。指挥中国军队进行抗战的战场指挥官中,有多名保定军校的学生,如张维藩、何基沣、张克侠、秦德纯、金振中、马延守、张寿龄、王冷斋、董升堂等。他们指挥二十九军广大官兵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仅以大刀片和轻重武器重创日军,使骄狂不可一世的日本皇军的尸体遍布在‘卢沟晓月石碑的周围,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给马延守等参加战役作出突出贡献的军人以高度评价。

马芳骥撰文讲,马延守虽出生于剥削阶级家庭,并长期出任国民党军队高官,但其本质不坏,曾暗中为一些贫苦农民减免租金赋税。在1943、1944年期间,他在克难坡亲自向阎锡山提出,稷山税赋太重。后经阎锡山批准,为稷山减免了一批粮款。

马延守在出任国民党高级军官期间,对下属部队管理较严,时刻维护群众利益。据与马延守同期当兵的本村人马中桂回忆,马延守在绥远一次部队转移的路上,一位卖小吃的妇女跪下向他哭诉说,你部队的人吃了饭给了我5块假银元。马延守当即用5块真银元换回了假银元,并装在了自己的上衣口袋里。后来在战场上,敌人的子弹正好打在了假银元上,为此,这几块假银元还救了他的一条命。还有一次在部队驻地,一位种菜的农民找到马延守,说是他种植的黄瓜被部队的一个兵偷吃了,马延守就问他:“你认识偷黄瓜的人吗?”他说认识。马延守告诉他:“我马上把部队召集起来,你来认,如果认出来我马上让他开膛破肚……”还没等马延守把话说完,这位农民便一声不吭的离开了部队,他不忍心因此害人性命。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证明一点:马延守在民族大义和维护群众利益方面他并非是“马老粗”。从修建左云工事上也能看出“马老粗”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为了防御日寇,他将工事修成了精品,有的工事他用城砖和石灰,有的工事他都用上了进口水泥,如刘家坟东北山梁上的两处工事。更有甚者,他将烽火台地下挖通做工事,有一种“任你日寇火力多强大,都不惧乎你”的意思。比如修建样东梁工事时,将原样东梁上的墩下挖通,结果运来的石灰没有用完,至今,那堆石灰还堆在工事前。这不能不说马旅长又是“马老粗”

整体上讲,左云的防御工事当年设计得都很精彩,有掩体、碉堡、障碍,每个环形战壕中间的高地上多数都筑有两个掩体,以利嘹望和指挥作战。战壕每隔一段距离都筑有马面,以防敌人攻人战壕,用枪直接射击带来重大伤亡。其掩体多筑于地下,用城砖或水泥石子筑成,有暗道和外面的战壕相通。有的掩体的暗道可通到较远的沟里,战斗危急时,可从暗道撤走。像汉圪塔台子梁掩体,下与西北面的沟有地洞暗通,洞口距掩体有半里之遥。有的战壕将退路选择在沟边,像刘梁窑南梁战壕,防御重点在北面,而南面则临沟。在战斗不利的情况下可以从沟中平安撤出阵地,也可从沟内运送伤员。还有的战壕利用了古墓和古烽台,如北六里北梁的汉墓战壕和辛窑沟北猴儿台战壕。再如陈家窑老虎山暗堡,堡在半山,进入堡内,山坡和河沟的一切动向都一目了然。暗堡开有一机枪射口,射口呈梯形建筑,外面的子弹无论从左右还是下面都无法射入暗堡内。马延守巧妙利用了左云丘陵山区的地理特点,建筑的工事既坚固又科学。如果不是因天镇战役失利,阎锡山与日军决战晋北的大同会战计划落空,阎军凭借马延守修建的坚固工事,必将给日寇以迎头痛击。

猜你喜欢

旅长掩体战壕
战壕
朱德给“闹情绪者”做工作
快刀猴
马走驹
战壕大揭秘
美国:中小学开始装防弹掩体
瑞士将关闭国内一半掩体
遍地战壕
逃兵
请君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