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峡江山地”乡村国土空间规划落实路径探索以三峡区域典型村落九畹溪四村为例

2019-11-12邱孝高方芳徐坚

中华建设 2019年10期
关键词:峡江山地用地

邱孝高 方芳 徐坚

“峡江山地”一词在学术界和行业内尚无专门的概念解释,本次研究在综合其内容含义后,对其进行定义:具有临江的同时,其腹地地形起伏也较大,临水切面陡峭显著。随着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双重作用,三峡这一区域的乡村发展被推在了最前列。由于山地多、平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人地矛盾突出,规划的滞后性导致这一区域乡村建设普遍存在无序发展的状况。本文通过对峡江山地乡村国土空间开发进行研究,科学划定乡村用地边界、合理安排乡村各项建设活动、延续乡土建筑风貌、保障村落安全,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设策略。

一、研究区域概况

秭归县位于长江沿线,地形坡度及高差变化较大,沟谷纵横分布,山峰耸立,河谷深切,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本次的研究选取秭归县九畹溪镇槐树坪、界垭、穿心店、石柱村(以下简称四村)四个村为研究对象。研究四村面积达77平方公里。四个村在空间上呈“1”字型分布。

二、峡江山地乡村建设规划的特殊性

1.“峡江山地”村落用地分布特征

四村内山高坡陡,峡谷纵横、切面陡峭,地形高差起伏较大,大河小溪纵横交错、呈树杈状分布,属于典型的“峡江山地”村落。受地形的限制,这一区域乡村居民点较为零散、村庄规模小。这样的分布特征,导致这一区域乡村基础设施布置难以实现集中化、效益化、规模化。

2.生态敏感度较高

峡江山区山高坡陡,坡耕地分布广泛,大多数峡江山地所在乡村的自然环境,相对于平原地区而言更加恶劣;这一区域自然灾害频发、生态恢复较慢,生态敏感度极高。尤其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提出,作为流域生态屏障的三峡沿线乡村发展需要更加严格的保护和管控。四村紧邻长江南岸、属于长江一级支流范围内,位于三峡库区生态屏障核心区。

三、规划层次及维度探索

本文结合峡江山地这一区域村庄发展需求,以及村庄分布特点和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多维度”“多层次”的乡村建设模式,以适应大分散、小聚居的峡江山地用地环境。

多维度主要强调“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在村落建设中的空间落地。运用“多规合一”的方法,对研究范围内的用地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坚守生态底线,在此基础之上,综合各项上位及相关规划进行“空间管制”严格控制村庄用地增长边界,最后划定研究范围内的三生空间。通过多维度的把控,严格保护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合理安排各项建设活动。

多层次就是从“四村联动”—“村域”—“重点区域”三个层面来进行规划管控和建设。相较于一般乡村规划只有“村域”—“居民点建设”而有所不同;本次研究考虑四村内自然资源存在交叉重叠及互补的特征,建议在产业、用地管控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整体四村联动发展,实现建设用地可控式、产业联动互补式、基础设施共享式发展。“村域”主要统筹安排各项用地,从总体上把控整个村域的发展方向及各项用地布局,包括居民点、商业、公服、产业、道路、基础设施布局等。“重点区域”选择村域范围内居民点较为集中、用地条件较好、建设活动较多的区域,进行详细规划设计,便于更加精细准确地指导乡村建设。“村域”范围内可以结合村内实际情况设立多个“重点区域”。多层次的规划模式,可以实现统领性、针对性、精细化的分级指导作用,因地制宜地推进分散式山区村落规划建设活动。

四、四村“三生空间”划定

1.用地综合评价

研究四村以山区为主,借鉴最新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要求,运用GIS先对四村范围内的用地进行生态敏感型分析,然后综合叠加国土规划、林业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村庄规划等多个规划“多规融合”,最终确定四村范围内每一块地的用地属性。

(1)评价因子选取

①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规划四村范围内有三个村位于《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一级保护区范围以内。②影响村落安全因素:四村都存在滑坡和崩塌的地质灾害隐患。③地形及地被指数:峡江山地受地形坡度因素影响较大,鉴于本次研究所处区域生态敏感性,进行地被指数分析。④其他因子提取:其他因子主要包括涉及村庄用地各类综合属性,也是“多规合一”的主要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林地保护、基本农田、国家公益林分布、水系、以及其他各类建设用地矢量数据等。

(2)空间管制

用地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多因素叠加分析法,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评价因子,将各类因子进行量化,并结合各因子重要性及特征进行相应权重赋值,综合评价得到“峡江山地”空间管制边界。在多规合一及用地综合评价的过程中,会存在同一地块出现多个用地属性相矛盾的情况,本文通过研究加以梳理如下:①禁建区:近期禁止新的建设活动,现状已有的居民点严格控制其用地边界增长,远期引导搬迁。②限制建设区:新建用地必须遵循其对应用地限制条件或采取相应工程处理措施,现状已有的建设用地加以控制及引导,保障其安全。村庄所有的建设活动都在适宜建设区以内进行。考虑山区用地条件受限,建议对部分限制建设用地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后进行启用。

2.“三生空间”划定

在空间管控基础之上,划定四村的“三生空间”。本次研究希望通过乡村“多规合一”专业技术,未来可以实现与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的无缝对接。

五、峡江山地乡村国土空间规划落实路径

1.四村联动发展

(1)用地边界管控

生活空间是本次研究落实乡村建设规划的重点。结合三生空间,对四村范围内的土地进行了整理。对已经搬迁和需要搬迁的村庄土地腾退及占用情况进行了梳理。结合前面用地综合评价及村庄未来产业发展,对四村范围内的建设用地边界进行划定。四村未来的建设活动都必须在划定的范围内进行。

(2)产业联动发展

乡村产业兴旺是重点。考虑四村资源差异化特色、空间上交叉重叠,具有较好的联动发展优势。首先升级九畹溪游客服务中心,将九畹溪漂流作为精品资源予以开发,使其成为吸引客源的核心,带动区域旅游资源的同步发展。

2.村域建设规划

村域用地布局:“村域”统筹安排各项用地,总体把控整个村域的发展方向及各项用地布局,包括居民点、商业、公服、产业、道路、基础设施布局,以及乡村风貌延续、山区村落安全等。

3.重点区域建设规划

在村域范围内,结合村庄发展实际需求,在划定的用地边界之内,布局产业及建设内容。选择建设内容较多的区域进行重点建设,并进行详细建筑布局。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典型三峡区域的山地乡村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研究,发现这一区域乡村规划迫切需要科学、合理的引导,以及有效的保护。现阶段,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指南仍在进一步完善中,针对乡村建设技术指南也在不断地摸索中。本文这样的尝试,对峡江山地乡村的建设,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受乡村管理数据及文件不全限制,本文对三生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生活这一区域,对乡村生产用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过程中涉及乡村村域及重点区域详细设计的内容未做深入探讨,建议结合峡江山地各村实际情况按照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进行具体规划。

猜你喜欢

峡江山地用地
山地草甸
峡江烟区典型植烟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保水剂在山地核桃园中的应用
峡江图
童真岁“阅”情“绘”峡江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晚熟脐橙映峡江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