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石铲文化与骆越文明的发生

2019-11-11郑超雄郑海宁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郑超雄 郑海宁

摘 要:距今约4000-5000年前,以左右江及邕江流域为中心的骆越故地出现了以大石铲为特色的石铲文化。从大石铲的结构、造型与功能看,它应是一种以水田耕作为主的生产工具。石铲奇特的组合形式与硕大形体,应与稻作农业祭祀仪式有关,是前骆越社会文明出现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石铲;骆越;文明发生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3.015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9)03-0084-04

距今约4000-5000年前,以左右江及邕江流域为中心的骆越故地出现了独特的大石铲文化。石铲是一种形体硕大、棱角对称、打磨光洁、肩上设有小柄的复合式劳动工具,它应是从有肩石斧演变而来。从大石铲的结构与造型看,它应是一种以水田耕作为主的生产工具。从出土石铲的奇特组合形式及其寓意表明,应与稻作生产祭祀仪式有关,这是前骆越社会文明出现的重要标志。

广西南部地区大石铲的考古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2年修筑崇左至镇南关(今友谊关)公路时,筑路民工在崇左太平段工地上挖出1件磨制精致的石器,考古工作者第一次见到这种石器,无法定名,即转送北京,北京专家也未曾见过,不知作何用途,于是在《考古通讯》公布,称之为“有肩石斧”。直到1960年春,农民在扶绥县北部的国营金光农场同正园艺场开垦种植发现大批此类石器之后,才引起考古工作者的重视,当即派员赶赴现场。经过勘测和发掘,才知道该处石器散布的面积宽达2公里,在农民充填的土墙上也嵌着石铲的残片。

1962-1963年,广西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南宁地区的文物普查,考古工作者在隆安、扶绥、邕宁3县的左江、右江两岸发现此类遗址30多处,采集到大量的大石铲标本,令考古界震惊。因为这些石器形状像现代农村使用的铁铲,于是命名为“石铲”,又因其形体硕大,故在石铲前冠以“大”字,称为“大石铲”。这种大石铲主要集中发现于广西南部地区,考古界称之为“桂南大石铲”。大石铲遗址的共同特点是以出土石铲为主,石铲形体硕大,磨制精致,造型美观,石铲的组合形式特殊,遗址内未见有其他遗迹和遗物。

经过多年调查,目前发现的大石铲遗址或地点有110多处,主要分布在广西南部,东自平南、容县、北流,南到合浦、宁明、凭祥,西自那坡、靖西、德保,北到河池、柳州、贺州,遍及40多个县、市,共143处。在广东封开、德庆、郁南、兴宁、阳江、海康等县有15处,海南定安等县有6处,在越南北部的广宁、高平等地也有不少石铲遗址,具体数字未见统计。越南北部属于骆越文化圈,发现石铲遗址当在意料之中。大石铲遗址分布范围主要在红水河以南地区,多处于江河湖泊间的低矮丘陵坡岗上。其中以隆安东南部、扶绥县北部、邕宁县西北部分布最为密集,而且在地理上也连成一片。从这个中心地带向四周辐射,距中心地越远,石铲遗存越少。石铲遗址和南宁贝丘遗址一样,都是骆越地区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史前文化遗址。

除了扶绥县金光农场同正园艺场遗址之外,隆安县乔建镇儒浩村高岭遗址,遗物散布面积也有1平方公里,扶绥县中东镇九和村那淋屯遗址纵横约1.5平方公里。在这些遗址范围内,石铲和石铲残片俯拾皆是。197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训练班试掘了那淋屯遗址,开1条4×4米探方,1条4×2米探沟,仅在探沟内就出土石铲43件。1978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试掘扶绥县渠黎镇渠莳村韦关岭遗址,获石铲25件。1979年夏,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发掘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的大龙潭遗址,遗址分布面积约5 000平方米,揭露面积82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65—100厘米,共挖出灰坑20个,其中圆形竖坑15个,椭圆形坑2个,袋形坑2个,不规则形坑一个。坑内填土含红烧土块、炭屑、石铲等。在灰坑外的地层中,也出土大量的石铲,它们常被放置成一定的组合形式,每组2—20件不等,常见的有直立、斜立、侧放、平直四种形式。直立与斜立排列,均系铲柄朝下,刃部朝上,有的排成队列,铲与铲相互紧贴,有的排成字形,东西北各竖一件石铲,底部也铺垫一件石铲。侧置或平放成圆圈的石铲组合,多发现于灰坑之内。出土的遗物绝大多数系石铲或残片,完整的石铲231件,石铲以体型硕大者居多。不少石铲扁薄易折,刃缘厚钝,甚至为平刃,作为工具无实用价值。

198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发掘扶绥中东遗址,揭露面积600平方米,所获石铲440多件,其中完整者190件,部分残缺者130多件,残碎不成形者120多件。

1991年9月至1992年6月为配合南昆铁路南宁至平果段建设,考古工作者在隆安县奋战了半年多,发掘了古潭乡内军坡、那桐镇定出岭、乔建镇秃斗岭、大山岭、麻风坡、雷美岭等遗址,揭露面积2 700平方米。其中内军坡有一处较大的石铲堆积,这个土堆坡顶略呈馒头状,底径达8米,堆放残碎石铲约4立方米,经清点,数量达上万件。

此外,在南宁市近郊的坛洛、那龙,武鸣县的双桥、罗圩,崇左县的雷州等乡镇仍不断有石铲出土,目前采集的大石铲标本已达1 200多件。考古专家用器物类型学方法,将它们分门别类。1978年广西文物考古训练班把出土的344件石铲分成3个类型:第一型是直腰型,即铲身两条侧边是呈直线的;第二型是束腰型,即铲身两条侧边自肩以下内收,至中腰又外展,然后呈弧状收缩成圆弧刃;第三型是袖衫型,所谓“袖”,是指石铲的双肩凸出的形态像人的上衣短袖。这些制作成形的石铲都是棱角对称,打磨光洁的艺术品。尤其是那些束腰而有短袖形花肩的石铲,双肩出齿对称匀正,肩以下逐渐内收成腰,然后再向外扩展,呈弧状回收成刃。切线硬直规整,弧线柔和圆润,堪称石器工艺品中的杰作;有的用玉石雕凿,光彩照人,令人爱不释手。

大石铲不但造型精美,而且有的形体硕大,有的重达10余公斤。隆安大龙潭遗址出土的一件袖衫型大石铲长66.7厘米,宽27.2厘米,厚1.9厘米;大龙潭遗址出土的另一件石铲,长72.1厘米,宽35厘米,厚1.5厘米;大新县榄圩乡康合村出土的一件锯齿袖束腰型大石铲,长75厘米,宽25厘米,厚2.4厘米。从一些石铲残片来看,肯定还会有比此更巨大的。这些都是煌煌巨制,堪称“石铲之王”,是石器中的“巨無霸”。将它们支撑起来平放,可充当一张饭桌。有的石铲则特别小巧,小得只有1个大拇指头那么大,仅具模型而已,可谓袖珍型石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