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洲,新的电竞战场?

2019-11-11杨直

电子竞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飞车亚洲杯主办方

杨直

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亚洲电子竞技大师杯、QQ飞车亚洲杯、PMCO-SEA……刚进入8月,这些着眼于亚洲的电竞赛事纷纷发力。和之前相比,2019年似乎迎来了“亚洲电竞风潮”,亚洲一时间成了游戏厂商和赛事主办方都觊觎的电竞处女地。

新的战场自然有新的战役,新的战役也因为电竞的发展有了新的打法。但讨论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因为在评估电竞这件事上,参与者如今持有更成熟的态度,于是所有的讨论又变得老生常谈起来。

三条路径

在抢占亚洲电竞市场这件事上,参与者大致遵循三条不同的路径。

第一条路径即是兼顾了宣发的赛事和游戏一同出海。典型的例子就是QQ飞车手游。

从时间节点上看,这款项目亚洲杯的尝试跟随着游戏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

这是个一石二鸟的过程。

一方面,国内赛事市场竞争激烈,QQ飞车手游选择出海拓展新市场;另一方面,当游戏在海外发行并取得一定成绩后,赛事顺势作为宣发的手段介入其中,而且,成熟的赛事和游戏联合运营的手段也能为其保驾护航。

QQ飞车手游联赛也是腾讯旗下的一款独立赛事IP。如果亚洲杯的IP能和游戏在海外一同成长,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但当面对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时,起码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单独游戏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也许是可以接受的结果。在游戏厂商牵头,通过自有资本或是赞助收入承担赛事成本时,亚洲杯依然具有成长的期限。

因此,亚洲杯运营的好坏和QQ飞车手游的市场占有率都决定了对结果的评判。

QQ飞车亚洲杯的介绍页面

和第一条路径相比,第二条路径完全围绕着赛事IP成长展开。

一直以来,站在电竞的维度去看待亚洲时,整个市场往往处于分级的状态。排在第一档的自然是中韩这两块市场,紧随其后的是东南亚市场。

中韩两个国家具备不同的优势。中国的优势在于资本和参与者的热情较高,愿意尝试;而韩国的优势则体现在优秀选手的供应上。

电竞圈里有个梗:韩国人和其他人玩的不是同一款游戏。其背后的意义在于,凭借多年的经验,韩国电竞职业圈形成了成熟的训练体系,《英雄联盟》、《守望先锋》甚至是《AOV》,一旦韩国选手参与进来,必然会成为赛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

说白了,韩国生产“种子选手”。也基于此,韩国选手的进入,往往从根本上推动赛事内容变得更精彩。在不同的项目里,韩国选手都曾掀起过“引援”风潮。

所以,LPL、KPL这些老牌赛事甚至PUBG的新兴赛事在开拓中国以外的亚洲市场时,往往会选择韩国作为开端。这即是第二种路径——独立赛事IP的开疆拓土。

选择这种路径的赛事主办方一般都寄希望于韩国选手的加入让比赛变得更精彩。也寄希望于更具价值的赛事IP可以在亚洲范围内吸引新的合作伙伴。一个例证是很多国内的参与者都同时在中韩两个市场有所投入。

而且,伴随着洲际化出现的国别对抗、民族荣誉,甚至人才交流都会为赛事带来一定的话题和关注。电竞在亚运会上的表现印证了前两者是激发粉丝热情的有效手段。

这条路径好的一点是更“纯粹”,赛事IP运营的好坏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但没有了游戏收入托底时,因为摊子扑大了,很多赛事主办方可能要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

而且,由于亚洲各国电竞发展的不均匀,在俱乐部的建设、管理,队伍的训练上,很多时候不发达地区只能从发达地区引援。比如KRKPL建立时,KPL体系向外输出了很多优秀的电竞从业者和选手。 “人才输出”就是经验复制,这可能带来路径依赖的困局。

这种困局在于,想参与的人因为没经验所以起步晚,在快节奏的迭代下,很容易因为没有竞争优势而被淘汰;但留下的依赖的却是国内成熟的经验。

最终局面可能会演变成国内的俱乐部跑到国外做了一个分部,虽然叫亚洲杯,但实际上只是国内俱乐部换了个训练和比赛的场地而已。

比如这次《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最终两支中国战队会师决赛也许意味着KRKPL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良性的职业竞争仍在形成中。

如果说当前国内主要的电竞参与者走出了前两条路径,那么第三条路径则来源于后入局者,比如AESF。

与圈内人相比,这些圈外的入局者大多带有独特的优势,比如去年AESF曾和游戏厂商合作助力推动电竞入亚。

和各国电竞协会的良好关系也让亚洲电子竞技大师杯这项新生的第三方赛事吸引了10多个国家参与其中。

在具体执行上,各国的参赛队伍往往由当地的电竞协会选拔,AESF更多时候是站在边界上做一个组局者,拼接圈内外的成熟资源。

当然,最终这种比赛会成为新的有竞争力的赛事IP,还是成为其他商业模式的附属,目前尚不得而知。但走在第三种路径上的参与者,也确实构成了这场竞争里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谁为红利买单

2016年的时候,厂商、第三方赛事主办方、直播平台等参与者曾经在国内的赛事市场上打得不可开交;

如今,在赛事和游戏联合运营的策略下,厂商已经逐渐成为这场亚洲之战的主要参与者。

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在这块“新”的市场上,参与者和2016年一样,都处在投入大于产出的阶段。与之对应的,自然有享受竞争带来的红利的人。这样的人有两类,一类是顶层的参与者,或者说出资方;另一类则是中下游的执行者,比如负责赛事执行的内容公司。

对于出资方而言,在成本可以接受的情况下,跟随着游戏厂商一同出海就像是在搭好的赌桌上提前放好筹码——如果做起来了,作为最早期的参与者,这些人自然可以充分享受发展带来的红利——财务上的或影响力上的;但如果没做起来,也不会伤筋动骨,毕竟这是一次低成本的商业试错。

对于中下游的执行者而言,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经验红利。

比如国内某知名赛事公司的CEO曾提到过“出海”的概念。事实上,我们前面提到的各种“亚洲杯”在国外的落地、执行往往都是国内的赛事公司负责。

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国外找不到可以合作的伙伴。当国内的业务趋近“饱和”时,过往的赛事执行经历如今成了拿到新业务的背书,海外的业务也成了赛事公司的新業务。

说到这儿似乎很清晰了,国内厂商、甚至携手入股的直播平台,加上少量的第三方参与者投入,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承接海外业务,这完全是过往中国电竞发展路径的复刻。

这也意味着,在亚洲范围内的竞争最终会走向一个类似的局面。那就是,如果这些“亚洲杯”一直处在入不敷出的阶段,那么红利期很快就会过去。

更重要的一点是,当只有一两个赛事时,那些不发达地区的受众可能处于“喂什么吃什么”的状态。但一旦赛事的供给变多,受众也会变得更聪明。除了作为游戏的拥趸外,受众最终仍然会流向提供好内容、好观赛体验的赛事。而为了做到这一点,主办方也势必面临加大投入的抉择。

但今时不同往日。在国内强调独立赛事盈亏平衡的当下,对于同一个赛事IP而言,当国内的迭代不能停止,国外的探索持续进行时,承受额外的成本很可能受到赛事商业化收入的制约。甚至参与方对亏损的忍耐度也可能变得更低。

今年3月份,Riot Games停办大洋洲、东南亚和日本赛区的洲际赛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虽然是新市场,但讨论的却是老问题:赛事的商业化做的好不好?这决定了主办方有多少弹药用来提供好的内容和观赛体验,也决定了哪个“亚洲杯”能留住受众,成为最后的胜者。

而且,如果这些“亚洲杯”们不能使用类似“国家荣誉”等噱头,那么赞助方买单的欲望可能不如预期。于是,一个赛事IP在国内做的好与坏很可能直接决定其在亚洲市场上的终局。

猜你喜欢

飞车亚洲杯主办方
主办方寄语
10年后,中国男排重夺亚洲杯冠军
明年亚洲杯易地日本?
热事件
UFI:对接会在展会中越来越重要
两栖飞车05式
维权赢回征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