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生蔬菜答农民问(27):芡实主要栽培模式有哪些?

2019-11-08刘义满魏玉翔

长江蔬菜 2019年17期
关键词:芡实浅水鱼塘

刘义满 魏玉翔

传统上,芡实( Salisb.)栽培比较粗放,实行单一的种植模式。那么,芡实田内是否也可以进行茬口配置,采取不同的模式进行生产呢?答案是肯定的。

1 芡实栽培田块的特点及茬口配置原则

1.1 芡实栽培田块的特点

其一,是芡实植株在田时期不一。大田栽培时,芡实可以直播,亦可育苗移栽。直播田块,芡实植株全年在田,只是冬季植株枯萎死亡至翌年春季萌发前,田间没有植株生长,但从首次直播之后的秋冬季开始,往往留存种子在田,并用作翌年栽培用种;育苗移栽时,芡实植株在田时期为移栽定植至采收完毕的时期,长江流域地区的在田时期一般为6~10月。

其二,是芡实栽培田块的水深变化大。芡实对水深的适应能力很强,栽培芡实田块的水深变化幅度很大,浅的0.2 m,深的可达3 m。根据现有栽培田现状,大致分为3类,一类是“浅水田”,通常保持水深20~50 cm,水深容易控制;一类为“鱼塘”,常为精养鱼塘改种芡实,通常保持水深0.5~1.5 m,水深亦较容易控制;一类为“自然湖塘”,水面较大,水深最大可达3 m,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一般难以人工控制。

1.2 芡实田的茬口配置原则

作为水生植物之一的芡实,其通常不存在明显的连作障碍。芡实田实行茬口配置时,田间配茬养殖的鱼类或配茬种植的作物不能妨碍芡实的正常生长发育及栽培管理,尤其是配置茬口栽培季节要相互衔接好。在芡实—其他作物轮作模式中,“其他作物”栽培时期应为芡实植株不在田的时期,即第1年秋冬季节芡实采收完毕后,至第2年芡实苗移栽定植前,可以为旱生作物,亦可为水生作物。譬如长江中下游地区,芡实实行育苗移栽时,大田芡实定植期一般为6月中旬,10月中旬即可采收结束,因而,大田栽培期间为10月下旬至翌年6月上旬的作物,均可与育苗移栽栽培的芡实进行轮作。在湖北地区,不少地区栽培芡实的目的,是采收叶柄和花梗等“芡实梗”作为时令蔬菜上市,有的用直播(或上年遗存种子自然萌发),有的用育苗移栽。育苗移栽采收芡实梗的田块。以采收“芡实梗”为主要栽培目的时[1],芡实植株在田时期可以进一步缩短。另外,配茬养殖鱼类或种植作物与芡实相互促进,有利于芡实种植环境的生态改良。总体上讲,芡实田茬口配置可以分为如下2类情况。

①直播芡实田 直播芡实田通常为鱼塘和自然湖塘水体,田间全年有水,总体上适宜的栽培模式为芡实—鱼(虾)种养结合模式。部分鱼塘,可以考虑与水芹、豆瓣菜等水生蔬菜轮作。

②育苗移栽芡实田 通常为浅水田、鱼塘,田间水深易人工调控,其中浅水田很容易改为旱田。对于育苗移栽的浅水田和鱼塘而言,芡实—鱼(虾)种养结合模式和芡实—水生作物轮作模式都是适宜的,其中育苗移栽的浅水田还可采用芡实—旱生作物轮作模式(图1)。

2 芡实栽培田块茬口配置方案

①芡实单一种植模式 传统上,芡实主要采取单一种植模式,同一块田内只种植一季芡实。如前所述,有的采取种子直播,有的采取育苗移栽。在印度北部的比哈儿邦(Bihar)北部,有人曾利用“浅水田”进行芡实(所用品系为‘Sel-6’)一年两季栽培试验,效果较好。其中,第1季芡实,提前育苗,2月上旬大田定植(株距1.2 m,行距1.25 m),6月下旬采收种子;第2季芡实,7月上旬大田定植,11月上旬采收种子。该试验中,尽管第2季芡实的产量比第1季低26.92%,但总体上可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芡实总产量[2]。对于我国华南芡实栽培地区而言,一年双季栽培模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图1 常见的几种芡实种植田类型

②芡实—鱼种养结合模式 “浅水田”“鱼塘”及“自然湖塘”芡实田皆可实施芡实—鱼种养结合模式,可谓生态友好一体化模式。在该体系中,芡实植株形成有机物,而有机物的释放有利于增加水体浮游生物量。来自芡实植株的有机碎屑,不仅为底栖鱼类提供养分,还可作为浮游动物、昆虫幼虫、线虫、腹足动物(蜗牛、螺等)生长的基质;同时鱼可以抑制芡实害虫,且粪便又为芡实提供有机肥[3]。

实行芡实—鱼种养结合模式时,要防止鱼类可能对芡实种子(如鲤鱼采食芡实种子[4])及植株(尤其是幼苗)产生的为害。对于草食性鱼类,应控制或减少数量,延迟放养时期。芡实田内可以放养的鱼种包括鲫鱼、鲤鱼、青鱼、乌鱼、泥鳅、黄鳝、鲢鱼、草鱼、鳙鱼、鲶鱼、罗非鲫鱼、鲮鱼等。至于芡实田内放养具体鱼种及数量,要视具体田块和管理水平而定,目前基本都是经验数据。有人提出,在以芡实(包括莲藕、子莲、茭白等)栽培为主、套养鱼类为辅的田内,鱼产量期望值设定为50~100 kg/667 m2,是比较适宜的。芡实—鱼种养结合模式中,要做好围埂、鱼沟、鱼溜、平水缺、防逃等设施建设,并防止捕食性鱼类或水鸟对套养鱼的为害。

安徽有人在“鱼塘”(水深80~100 cm)种植芡实时,每667 m2芡实田放养规格为500 g/尾的鲤鱼或50 g/尾鲫鱼100 kg,搭配规格为500 g/尾的白鲢50 kg[5]。印度有人试验,每667 m2芡实田(水深102 cm)内放养卡特拉鲃(catla)47尾、南亚野鲮(rohu)35 尾、麦瑞加拉鲮(mrigal carp)58 尾、鲤鱼(common carp)70 尾、鲢鱼(silver carp)12 尾、草鱼(grass carp)12尾,各鱼种总计约234尾(规格平均约为10 cm),鱼种之间的比例为20-15-25-30-5-5。从试验结果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较明显[3]。芡实田套养泥鳅,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6]。湖北地区专家提出,芡实、莲藕、子莲等水生蔬菜田套养台湾泥鳅时,每667 m2放养寸片(长3~4 cm)3000尾,5月至6月中旬放养,9月底以前捕捞,平均单尾质量50 g,只要成活1000~2000尾,则667 m2总产量可达50~100 kg。江苏洪泽县有人在“鱼塘”(50~100 cm)种植芡实时,每 667 m2放养长约3 cm的鳅苗1.5万~2.0万尾,可收获泥鳅30~50 kg;或每667 m2放养体长4~8 cm 的泥鳅苗60~80 kg,经4个月养殖,单个泥鳅体长达10 cm、体重达12 g捕捞上市[7]。江苏无锡有人在“浅水田”(30~40 cm)芡实田套养泥鳅时,在芡实定植后15~20天,每667 m2放养8~10 cm 长泥鳅苗 5000~6000尾,于芡实种子采收完后对泥鳅一次性捕捞[8]。

除了芡实—鱼种养结合模式外,实际上还有芡实—鱼轮作模式。即鱼塘养鱼一定年限后,改种芡实,尤其在老旧鱼塘改良中,可以采用芡实—鱼轮作模式。譬如,连续3~5年养鱼后,改种芡实1~2年,对于老旧鱼塘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③芡实—小龙虾种养结合模式 芡实田套养小龙虾是近些年来新开发的一种种养结合模式。不论“浅水田”“鱼塘”还是“自然湖塘”芡实田块,均可采用该模式。育苗移栽时,芡实在田时期为6~10月,其中定植初期及定植后一段时期的芡实植株比较幼嫩,容易受到小龙虾为害,嫩茎被夹断,导致死苗[9]。因此,只要采取措施,避免小龙虾对芡实幼苗的为害,即可套养小龙虾。

譬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宜于芡实定植前(5月下旬至6月中旬)捕净或灭除田间小龙虾,在芡实苗期过后投放小龙虾种。江苏洪泽县经验,在“浅水田”栽培的芡实田内,8月底投放体长3~5 cm(平均50尾/kg)虾苗30 kg/667 m2,翌年3月10日至5月30日捕捞,平均667 m2产量112 kg[10]。江苏盐城试验,7~8月分3批投放规格为80~100尾/kg的虾种20~25 kg/667 m2,芡实旺盛生长期保持水深50~60 cm,芡实采收前1个月保持水深35~40 cm,翌年4月中旬至6月上旬捕捞[11]。此外,亦可于7~9月投放种虾18~20 kg/667 m2(雌雄比3:1,个体质量40 g以上,用于繁殖幼虾),或9~10月投放幼虾(每667 m2投放脱离母体后的幼虾1.5万~3.0万尾),翌年3月开始捕捞,至芡实定植前捕净。芡实田套养小龙虾时,应事先建设好围埂和防逃、排灌设施,开挖围沟及田内虾沟等。

④芡实—水生蔬菜轮作模式 芡实—水生蔬菜轮作模式中,适宜采用的非芡实水生蔬菜种类主要为水芹和豆瓣菜。其中,水芹10月上中旬排种,翌年1~3月分期采收;豆瓣菜于10月上中旬定植,11 月至翌年 4 月分批采收[12~14]。

⑤芡实—旱生蔬菜轮作模式 在芡实—旱生蔬菜轮作模式中,如果芡实栽培田块为“浅水田”,则更容易与旱生蔬菜轮作,而且可以与芡实轮作的旱生蔬菜种类很多,但凡大田直播或移栽定植不早于10月下旬,采收期不迟于6月上旬的旱生蔬菜均可,如马铃薯、春萝卜、春甘蓝、春菜豆、春莴苣、瓠瓜、小白菜、苋菜、落葵、菠菜、雪里蕻、冬芹菜等。如果采用设施,则可以与芡实轮作的旱生蔬菜种类更加丰富[15,16]。事实上,利用芡实(也可以是其他水生蔬菜)与旱生蔬菜进行水旱轮作,是目前克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最为经济有效而简单的方法[17]。

⑥芡实—农作物轮作模式 芡实—农作物轮作模式亦以“浅水田”芡实种植区更加适宜。在芡实—农作物轮作模式中,油菜9月中下旬播种育苗,10月下旬移栽,翌年5月上中旬收获;冬小麦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播种,翌年5月下旬6月上旬收割[18,19]。芡实—马铃薯和小麦—芡实轮作模式也是印度芡实主产区比哈尔邦等地采用的轮作模式,当地接马铃薯后茬的芡实移栽定植期为3月上中旬,接小麦后茬的芡实定植期为4月上旬[20]。我国与印度比哈尔邦维度和气候环境类似的华南芡实产区,可以借鉴参考。

猜你喜欢

芡实浅水鱼塘
浅水区域船舶航行下沉量的数值计算
鱼塘的面积
藕农水中采收忙
秋补食疗话芡实
巧建鱼塘
植树
基于LabWindows的浅水水声信道建模
好多鱼
秋深进补前芡实先蹚路
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