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磁方法在老矿山深部寻找新矿中的应用

2019-11-08倪进鑫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年5期
关键词:北东重力导数

张 云, 倪进鑫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15)

本次在锡矿山开展1∶2.5万重力测量,1∶2万高精度磁测方法,圈定重力异常和高磁异常分布情况,查明隐伏断裂、控矿构造及矿化蚀变带等空间分布,结合两种方法圈定靶区,进行深部找矿。

1 矿区地质

锡矿山锑矿田位于扬子地台向华南褶皱区过渡部位,雪峰山隆起带、白马山—龙山隆起带和沩山隆起带环绕的晚古生代盆地—涟源盆地南缘,白马山—龙山隆起带北缘,城步—桃江成矿带上。

区域地层出露较全,除缺失志留系中统和上统、泥盆系下统、三叠系中统、侏罗系上统及第三系上统外,其他地层均有出露。沿盆地周边主要出露板溪群(Ptbn)—志留系(S)地层,盆地内分布上古生代泥盆系以后的地层。其中板溪群浅变质岩系和泥盆系上统佘田桥组灰岩段是区域内锑矿主要赋矿层位。

矿田出露主要为下石炭统和上泥盆统,坑道和钻孔揭露到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其中主要赋矿地层为上泥盆统佘田桥组(D3s2)、次为中泥盆统棋梓桥组(D2q)。

2 地球物理特征

(1)岩(矿)石密度特征。不同岩性的岩石密度不同,一般来说矿石>硅化灰岩>碳酸盐类岩石>碎屑岩类岩石。煤系地层密度≤2.53×103kg/m3,为区内密度最小地层;测区外围出露的酸性花岗岩密度为2.64×103kg/m3,比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密度低(0.03~0.09)×103kg/m3。当酸性隐伏岩体具有一定规模且围岩密度较大时可以形成局部重力低异常,为利用重力资料圈定隐伏岩体提供依据。

(2)岩(矿)石磁性特征。岩(矿)石弱磁性的形成是由于热活动使得本不具有磁性的岩(矿)石发生热液充填交代,使其中的铁质成分磁铁矿化、磁黄铁矿化所致,为利用磁异常圈定热蚀变体提供物性前提。

3 重力异常解释推断

全区布格重力异常总体呈南西低、北东高的趋势,本次圈定局部重力低异常5处,其中G2、G4、G5推测由核部为测水组煤系地层的向斜构造引起,G1推断为隐伏岩体、采空回填区的综合反映,G3异常主要与断层破碎带及采空回填区有关,见图1。

图1 布格重力异常平面图

4 高磁异常解释推断

磁异常主要分布在锡矿山背斜核部泥盆系地层内,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磁异常为热活动行迹的反映。磁异常强度总体较弱,分布范围小,由此推断磁性体规模小、埋深小。本次圈定局部磁异常10处,见图2,均与受断裂控制的矿化蚀变或煌斑岩脉有关,除M7、M10异常由煌斑岩脉引起外,其余磁异常由热蚀变形成的铁磁性矿物引起。

M2磁异常处于F75控矿断裂带上,分布范围相对较大;M6磁异常处于F75断裂东侧童家院背斜部位,有多条次级断裂分布,综合分析认为M2、M6磁异常分布地段成矿条件有利,应予以关注。

图2 高磁异常平面图

重磁综合解译:

(1)在F75断裂产出部位,布格重力异常沿北东走向呈串珠状线性展布并贯穿整个测区,高精度磁异常M1、M2、M4、M6、M9沿F75断裂分布,且与布格重力水平一阶导数(135°)极值位置套合较好(见图3),反映F75为区内导热、控矿深断裂。

(2)根据布格重力水平一阶导数(135°)极值位置分布,在测区西侧推测存在FW1北东向断裂带。

(3)在物化背斜北东侧,布格重力水平一阶导数(135°)极值呈带状分布,且与M7、M10串珠状磁异常分布套合较好,并有煌斑岩脉出露,据此推断有北东向断裂FW2存在。

图3 布格重力水平一阶导数(135°)等值线平面图

(4)布格重力区域场显示(见图1),在猪公佬—庙湾里—张福元一带存在一明显的北西向梯度带,此梯度带上重力水平一阶导数(45°)极值呈串珠状展布,且明显分为两个大体平行、走向北西—南东的条带(见图4),据此推断在此梯度带上存在两条隐伏断层:一条分布于猪公佬—庙湾里—张福元一带(FW3),此断裂为隐伏的深断裂,可能为本区的深部导热、导矿构造;另外一条断层(FW4)分布于张福元的东南方向。

图4 布格重力区域场、水平一阶导数(45°)

5 结论

综合重磁资料推断了5条断裂构造,其中F75为区内的导热、控矿深断裂;FW2应为大深度断裂,该断裂附近及其东部区域应为寻找新类型、新矿种的重点区域;FW3断裂可能为本区的深部热源、矿源通道,该断裂的北东盘抬升。本次通过重磁方法找出5处推测断裂,对进一步找矿有很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北东重力导数
重力消失计划
基于准北东地系地面静态对准算法
解导数题的几种构造妙招
重力性喂养方式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重力之谜
河北省寿王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关于导数解法
罗平金鸡峰丛“种”在油菜花田间的群山
导数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一张纸的承重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