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喜看燕赵巨变 同书“赶考”答卷

2019-11-07苗利明

党的生活·青海 2019年10期
关键词:赶考西柏坡新区

苗利明

“我对燕赵大地充满深情。不只因为我在这块土地上工作过,更是因为这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河北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心系河北发展,牵挂基层群众,把足迹深深地刻在这片热土上。

正定、西柏坡、雄安……8月13日至15日,本刊记者参加了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举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全国党刊全媒体看河北”主题采访活动。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曾经走过的足迹,我们饱含热情,喜看燕赵大地70年壮丽图景;我们感悟初心,共同书写新时代“赶考”答卷。

正定:古城古韵自在旅游

正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源地、实践地、启航地。习近平总书记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正定工作三年多,其间,总书记倾注了极大心血和深厚情感,为正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有着1600多年建城史的正定古城(亦称真定、常山)闻名遐迩,人才辈出,拥有9处国保级文物,被誉为“古建艺术宝库”。今天的正定县坚持走“半城郊型”经济、“旅游兴县”路子,打造“古城古韵,自在正定”,强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使这座千年古郡、北方雄镇再度绽放繁华盛景。2019年上半年,正定全县共接待游客754.5万人次,同比增长20.43%;旅游业总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55.96%。旅游业成为正定强县富民支柱产业。

塔元庄过去是个交通不便的穷村。1982年至1985年,习近平同志担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期间,经常骑着自行车来这里调研,并提出了“正定适宜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之路”。2008年1月和2013年7月,总书记又两次来这里考察,寄语塔元庄人“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在全国率先建成小康村”。塔元庄人正是遵循总书记指引的航向,一步步走上了富裕之路。截至2018年,塔元庄村已连续四年实现年集体经济收入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2.1万元。塔元庄村高楼林立,道路宽阔,现代农业科技园、演艺大舞台、星级大酒店、水上嘉年华令人目不暇给。

30多年前,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筹拍选景,正定县委县政府敏锐地看到商机,决定把荣国府建成景区。但300多万元的投资对于当时的一个小县城来说,无疑是一笔巨资。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提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旅游、长远的眼光看发展,不能只盯着眼前。”1986年夏,高度还原《红楼梦》古建筑群的荣国府落成。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当年就有130万人次前来参观,门票收入达221万元,旅游收入1761万元,很快就收回了投资。一时间,“荣国府模式”红遍全国。

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点缀着古老的城墙,古城墙下张灯结彩、人声鼎沸,古城呈现一番绮丽景象。“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这句推介语,已经从理念变为现实,融入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的“半城郊型”经济理念,正定全域旅游正开拓出新的发展方向。修城墙,保护“古城古韵”。正定先后投资2.3亿元修复了南城门城楼系统及古城墙5.2公里,实施了西城门、北城门遗址展示工程,并对2.8公里的南部城墙进行了高标准的亮化,用灯光塑造出古城墙雄伟、壮观的夜间形象。拆围墙,创建“自在正定”。2017年5月,正定县委县政府率先垂范,拆除了机关大院围墙,向社会开放内部停车场。目前,正定已经实现全城停车场免费开放,除了已有的16个停车场,还将新建一个可容纳3200个停车位的大型停车场,届时正定城内的免费停车位将达2.52万个。

西柏坡:红色资源继续“赶考”

西柏坡,这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七届二中全会、全国土地会议在这里召开,“三大战役”在这里指挥,“两个务必”在这里诞生,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1949年3月23日,在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之际,毛泽东风趣地把进驻北平比喻为“进京赶考”。

2013年7月11日,同样是在西柏坡,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赶考”问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初秋的西柏坡,天高云淡,青山叠翠。8月14日上午,采访团来到西柏坡纪念馆。

“最后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在一个陈列的小推车旁边,讲解员动情地把这首民谣唱给参观者,引来大家驻足聆听。

近年來,西柏坡纪念馆不断创新讲解方式,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穿插唱歌、跳舞、打快板、情景剧等“绝招”,生动形象地再现当年的历史。

参观者们纷纷录下讲解员们打快板、唱民谣的短视频并传到网络上,“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红色基因用这种时尚方式在网络上传承。讲解员既是讲述者,更是传承者,她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答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赶考”精神,把西柏坡的红色历史更好地讲给更多的人听。

70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据西柏坡纪念馆提供的数据显示,该馆平均每年接待社会各界观众500万人次。自今年6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从全国各地来到西柏坡重温这段光辉的历史。

雄安:千年大计未来之城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对雄安新区建设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倾注了大量心血。2017年2月23日——雄安新区宣布设立前夕,总书记考察安新县,主持召开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擘画这座未来之城。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一站就选择了雄安新区,实地考察千年秀林、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通过视频连线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建设者。两年后的今天,雄安新区规划编制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基础性重大工程项目启动实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渐次开。

占地面积24.24公顷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是“雄安基建第一标”——112天,从一片平地到生态建筑林立而起,在国内民用建筑史上尚属首次。BIM技术(建筑信息化模型)、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绿色装配式建造方式……30多项世界前沿新技术,在这里得到集成应用,探索形成了国内建筑的创新‘试验田和未来城市的‘样板示范区,打造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园区、绿色园区。市民服务中心是新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理念的率先呈现。主要用于服务市民,为行政及先期入驻新区的企业提供临时办公、生活场所,同时满足新区规划建设成果展示、政务服务、会议接待和未来低碳智慧城市生活体验等功能需要。

白洋淀被誉为“华北明珠”,荷塘苇海、鸟语花香、碧波万顷的美景曾让多少人心生向往。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新区从保障适宜的水量和保持良好的水质两方面出发,逐步修复和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建立多水源补水机制,统筹“引黄入冀补淀”,建设水系连通工程,强化淀区和流域污染治理,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用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白洋淀生态环境。目前,治理后的白洋淀水量得到保障,水質得到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雄安新区建设首先营造千年秀林。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新区成立至今已累计造林17万亩,栽植苗木超过1200万株。坚持顺应自然打造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森林,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格局。

雄安新区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开工建设场面正在展开,一座绿色、创新、智慧、开放的未来之城正步履铿锵地向前进发。

猜你喜欢

赶考西柏坡新区
西柏坡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毛泽东在西柏坡使用的办公桌
西柏坡精神的理论意蕴和党建价值
建国以来西柏坡研究文献统计分析及发展对策
律师“赶考”法官
不忘初心,继续“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