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背景下安康市的农村精准脱贫调查

2019-11-07徐龙华

贵州农业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安康市特色产业贫困村

徐龙华

(安康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陕西 安康 725000)

自“十三五”规划提出脱贫攻坚工程后,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开展着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1]。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陕西省目前有5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中安康地处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区中心带,所辖10个县区都属于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安康贫困面较大、贫困人口多、贫困比例高,脱贫攻坚[2-3]任务繁重。安康市政府通过实施“七个一批”政策(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教育脱贫一批、医疗救助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从生产、住房、生态保护、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开展扶贫工作。经过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4],2017年,全市累计贫困村脱贫266个,贫困人口减少42.33万人,陕南移民搬迁13.2万户50.1万人。由于安康市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大都集中在偏远山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环境恶劣,发展成本大,自然约束很强,生产方式落后,耕地面积少,工业不发达,村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发展不均衡等诸多方面影响,安康市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核心战区,贫困体量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返贫风险大。安康市九县一区都是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和革命老区县,有9个国定贫困县(区),1个省定贫困县。安康市贫困发生率20%,属于深度贫困地区。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中安康市占4个(汉滨区、紫阳县、岚皋县和白河县),其贫困人口数量占陕西省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7.55%,占陕西省贫困人口总数的13.78%;安康市深度贫困村占全省深度贫困村总数的34.85%。鉴于此,以安康市九县一区贫困村的贫困户为调查对象,对当地受访者的主要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及“七个一批”政策的落实效果进行分析,以弄清安康市各县区农村脱贫攻坚的实际效果及当地政府实施脱贫工作的具体情况,采用电话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总结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并针对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安康市及国内类似地区脱贫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调查资料来源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对安康市九县一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平县、旬阳县、白河县和汉滨区)贫困村贫困户。

1.2方法

安康市共有979个贫困村,在校地合作项目“安康市社情民意调查研究”的资助下,采用电话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为使抽样更科学,综合人力、物力、调研技术条件及各县区间的差异等因素,由于汉滨区和紫阳县的贫困占比位居第1位和第2位,因此在汉滨区和紫阳县随机抽取3个贫困村,其余县区各抽取2个贫困村,共抽取22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随机抽取30个贫困户,每户抽取1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共计660份。

2结果与分析

2.1样本基本特征

共回收调查问卷634份,其中有效问卷610份,有效率为92.42%。

610份有效样本中,16~60岁的人比较关注脱贫问题,其中,45~60岁的人数最多,有330人,占54.1%;其次是16~44岁的,有220人,占36.1%;60岁以上的最少,仅有60人,占9.8%。

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调查对象有180人,其家庭年人均收入在2 000元以下及2 000~3 500元的占比分别为94.4%和5.6%;初中的有210人,家庭年人均收入在2 000元以下、2 000~3 500元、3 500~5 000元和5 000元以上的占比分别为38.1%、47.6%、9.5%和4.8%;高中的有90人,家庭年人均收入在2 000~3 500元、3 500~5 000元的占比分别为66.7%、33.3%;高中以上的有130人,家庭年人均收入在2 000~3 500元、3 500~5 000元和5 000元以上的占比分别为7.7%、53.8%和38.5%。由图1可知,个人受教育程度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正相关性。

图1安康市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趋势

Fig.1 Trend of annual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the poor people and their education level in Ankang City

2.2主要致贫原因

从图2看出,安康市九县一区的主要致贫原因为基本无农业外收入、缺乏技术、因病致贫、缺乏劳动力、赡养老人抚养子女负担重及交通条件落后,其占比分别为26.54%、23.73%、11.23%、9.69%、13.13%和15.67%。其中无农业外收入、缺乏技术和交通条件落后的占比较高,说明,安康市农村人口贫困主要由收入单一、低技术水平的农作及落后的交通条件所致。

2.3参加的社会保障项目

由图3可知,安康市贫困村参保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有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五保”政策、农村医疗救助及其他。其中,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最多,占54.10%;其次是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占40.98%;参加最低生活保障的居第3位,占31.15%;参加农村医疗救助和农村“五保”政策的占比分别为22.95%和21.31%;参加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最低,仅有18.03%。

图2安康市贫困人口的主要致贫原因

Fig.2 Main causes of poverty among poor people in Ankang City

2.4农村硬件设施满意度

从表1看出,住房保障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效果良好及以上分别占52.46%和54.09%,认为住房保障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效果较小或没有效果的分别占9.84%和14.76%,在目前的住房保障制度和基础设施条件下,农民希望得到更多方面的改善与发展。

图3安康市贫困人口参加的社会保障项目

表1安康市贫困村硬件设施满意度

2.5发展特色产业与退耕还林补贴的脱贫效用

对于发展特色产业[5-6]脱贫政策,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安康市投入了大量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并在各村成立合作社,贫困户从中直接受益。从表2看出,依靠发展特色产业脱贫的效果在一般水平及以上的有530人,占86.9%,说明,发展特色产业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收益,为当地人民致富开创了新的道路,且有显著的效果,特色产业让脱贫致富事业有了新的突破口。

依靠退耕还林补贴政策脱贫的效果在比较有效水平及以上的有300人,占49.2%,说明,一方面,可以得到国家退耕还林补贴,另一方面,通过退耕还林后,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促进当地的林下产业发展,退耕农户可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打工或其他业务来增加收入,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真正实现“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表2安康市发展特色产业与退耕还林补贴的脱贫效用

Table 2 Effects of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nd returning cropland to forest subsidy i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Ankang City

效果Effect发展特色产业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数量/人占比/%退耕还林补贴Returning cropland to forest subsidy数量/人占比/%非常有效 Very effective11018.0203.3比较有效 More effective20032.828045.9效果一般 General effective22036.121034.4效果较小 Less effective508.27011.5没有效果 No effect304.9304.9

2.6“七个一批”总体效果满意度

从表3看出,对“七个一批”政策的整体效果满意度在一般水平上的占调查总人数的86.45%;认为效果较小和没有效果的仅占13.54%。说明,贫困户在政府的扶持与帮助下,对大部分贫困户基本问题的解决是有效果的。仅有18.36%的人认为发展当地特色产业脱贫非常有效。仅有9.84%的人认为教育脱贫政策非常有效。说明,脱贫政策还需继续加强得以更好的完善。

表3安康市贫困人口对“七个一批”政策的效果满意度

2.7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

从图4看出,安康市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实物资金扶贫,轻视精神扶贫;宣传难开展,后期难跟进;被传统思维模式禁锢,产业带动实施难;科技扶贫有待加强;扶贫村特色集体经济带动性不强及其他等6个方面。

近年来,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脱贫问题,各项政策为“贫瘠大地”带来春风,各种帮扶小组相继成立,带着专款专项、新点子深入群众,积极帮助贫困群众脱贫[7]。但个别群众自主脱贫精神不振,安于现状,好逸恶劳,不求更好,只求温饱,以“等、靠、要”思想为主,甚至消极无为,听天由命,老守田园,缺乏自立自强精神,坐等政府救济,对过穷日子心甘情愿甚至心安理得,越来越重视实物资金扶贫,反而轻视精神扶贫。调查显示,有47.38%的人认为存在重视实物资金扶贫和轻视精神扶贫的问题,说明重物质轻精神的影响非常深远。政府要做实脱贫攻坚实现镇域经济长效发展[8]。有40.00%的人认为存在宣传难开展,后期难跟进的问题。

贫困人口布局呈点、线、片共存态势,分散性贫困的特征凸显,有32.46%的受访群众认为,在扶贫工作中存在资金投入滞后,产业带动实施难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没有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禁锢[9],过于局限,没有吸引更多域外企业、资本投向安康,从而使产业带动实施难。

图4安康市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从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可支配收入入手,通过对主要致贫原因的分析得出,政府应在农村医疗救助方面加大力度,应多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等来提高本地的生活质量,应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加强发展力度,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尽可能减轻社会及家庭的负担。

通过实施政策保障脱贫[10],把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同时也应更好地发展教育脱贫,使贫困户学习掌握新的技能。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支持鼓励有为人士到贫困村创业兴业,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持续创新政府主导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及支部党员促动等方式,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多途径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安康市政府应在做到基本的衣食住行保障之后,提高贫困户的自主脱贫意识,通过各个方面加快建设西部生态经济强市,确保到2020年安康市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3.2讨论

3.2.1 扶持贫困户走上自主脱贫路安康市对贫困户的硬件设施和民生方面的政策落实效果较好,特色产业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收益且有一定的脱贫效果,是脱贫的基础和根本所在。但是要想真正达到脱贫致富的显著效果,自主脱贫是可持续发展效果显著的脱贫道路。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关键在人。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贫困户家庭情况已得到很大改善,但要让贫困户从脱贫走向致富,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的扶持,更需要当地民众开展自主脱贫,将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相结合,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发展当地产业,早日走上致富之路。

安康是中国天然富硒区,富硒茶、富硒食品是当地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富硒特色产业,拓展“富硒+”、“电商+”、“创客+”和“+贫困户”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持续创新政府主导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互动,多途径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教育,让民众拥有自己的技术,呼吁人们参与当地特色产业,鼓励民众创业,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

3.2.2最大程度发挥资金效应针对在扶贫工作中资金投入滞后,产业带动实施难的问题,在现阶段,要以脱贫攻坚规划为引领、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大县级层面的资金整合力度,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集中财力解决突出问题。有些专项资金在镇办滞留,未能及时到村到户发挥作用的现象必须尽快纠正,不能一方面讲扶贫投入不足,一方面又有大量专项资金闲置。各县区既要重视项目争取,更要全力抓好项目实施;各级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要加强调度管理,对扶贫项目审批、招投标及工程验收等,既要特事特办提高效率,又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把好资金使用关口,让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应。

3.2.3发展生态农业安康生态环境良好,物种丰富,但一直是传统农业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作为重点项目,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改变现有模式和农民现状,让老百姓既负起生态责任,又在该过程中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安康市特色产业贫困村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唠叨
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