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疾人学习者在线学习支持服务使用调查

2019-11-07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残疾人障碍服务

孔 磊

(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北京 10000)

一、研究背景

残疾人教育对于帮助残疾人回归主流社会,消除对残疾人的社会排斥和隔离,促进残疾人的人格完善和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残疾人中具有初中以下学历(含文盲)的残疾人高达90.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残疾人仅占残疾人总数的1.1%。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偏低已成为残疾人脱贫和改善生活状况的主要障碍。在线教育因其学习地点、学习时间的灵活性,为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带来便利。

作为一群特殊的学生,残疾人参与在线学习时比正常人面临更多的障碍,残疾人学生对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也与身体健全者存在差异。Moisey 研究了1998-2001 年间在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注册本科生课程的604 名残疾人学生。他分别从学生特征、课程注册和完成率、支持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患有残疾的学生获得了某种类型的学习支持,接受了越多类型支持服务的学生倾向于具有更高的课程完成率,特定类型的残疾人学生需要一些特定类型的学习支持服务。美国华盛顿大学的Burgstahler 提出通用设计的理念、无障碍远程教育的意义和基于通用设计的无障碍远程教育教学的指导等,研究了参与者的特征及需要。国内有研究者对无障碍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无障碍网络课程设计等进行了研究。例如,黄璐等对国内外基于通用设计的无障碍远程教育的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方法、研究内容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述评,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研究方向。李经纬研究了无障碍网络课程系统的设计问题,其针对有视力障碍者,介绍了无障碍网络课程架构的核心技术,阐述了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分析等详细设计。钱小龙等研究了无障碍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无障碍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的相关技术标准、开发流程等。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对残疾人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的现状研究还较少。

本研究希望通过调查了解远程教育中残疾人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使用现状、需求以及学习支持的使用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为优化残疾人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奠定基础,满足残疾人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残疾人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后期针对问卷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个别访谈。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基本信息、学业状况、学习困难和支持服务。其中对学习困难的调查中,其回答选项分别为:同意、不确定、不同意3 种选择,采用1-3分记分法,回答同意记1 分,不确定记2 分,以此类推。平均分低于2 分的为赞同度高。调查最后包含开放性问题供学生做补充说明。

本研究从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的3 个教学点分别抽取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残疾人教育学院利用面授与网上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综合采用多种媒体技术为残疾人学生提供教学及其支持服务。调查共发放问卷67份,回收有效问卷51 份。数据收集以后做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我们对学生的性别、年龄、入学时间、工作状况、身体状况、在读学历层次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参加调查的学生信息如表所示。样本以女性为主,年龄集中在30-49岁之间,入学时间多为近1-2 年,工作状况主要为全职上班人员,身体状况方面以肢体残疾的居多,在读学历层次以大专为主。

2、学习动机

调查显示,学生选择继续学习的首要原因是工作需要充电,其次分别为:提高自身价值、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想换更好的工作,最后为获得他人认可、受他人影响参加学习。可以看出,工作需要和内部需求是学生参加学历教育的主要原因。

图1 学生参加学习的动机

3、学习困难和障碍

我们从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网络学习习惯、学习内容、课程负担、学习基础、时间管理、困难求助方面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进行了调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看法在三种不同的态度中做出选择:同意、不确定、不同意。调查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不大。不过,在计算机操作和学习基础两个方面,也有不少学生表示对他们的学习构成障碍。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对于这些困难的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肢体障碍三类学生对所调查学习困难项目的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我们将学生的动机类型分为三类:内部动机(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提高自身价值、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外部动机(工作需要、外部影响等)、内外部动机兼有,并调查不同动机类型的学生对学习障碍的感知。结果显示,不同动机类型的学生对学习障碍的认识没有显著差异。

表2 学习困难和障碍

4、学习支持的使用频率

学生对学习支持的需求和使用方面,绝大部分受访者(82%)表示经常使用学校提供的支持服务,少数受访者(14%)偶尔寻求支持或帮助,仅有很少数的学生极少或从不使用支持服务。

图2 学习支持的使用频率

5、经常使用的学习支持服务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最常使用的支持服务分别是:面授、网上辅导答疑、期末复习辅导答疑、入学教育、模拟测试。小组活动、自我管理指导、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辅导是使用较少的几类支持服务项目。

图3 经常使用的学习支持服务类型

6、课程完成情况

本次调查中我们要求学生报告总共已选修的课程数量和已经考核通过的课程数量,结果显示学生平均选课数量为10.3 门,平均考核通过课程为8.6 门,平均课程完成率为86%。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的使用频率与课程通过率没有显著关系,不同身体障碍的学生在课程通过率上没有显著差异。

表6 学生课程完成情况

7、学习支持改进建议

为了了解学生对于支持服务改进的建议,我们从课程安排、资源建设、考试安排、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做了调查。在课程和资源建设方面,学生认为应在学习平台上传更多网络教学资源,例如名师授课视频、文档等,便于查阅学习。课程安排方面,学生认为目前面授课较少,学习时间较短,应该多增加面授课程,课程安排尽量安排在周六周日,几个科目可以集中在一起。在考试安排方面,有学生建议应该在试卷呈现、考试形式等方面针对残疾人特点作出调整,可以把多个考试科目安排在同一天。同时,增加一些模拟题给大家练习。在信息技术应用支持方面,学生表示希望进一步优化学习平台,并提供平台使用帮助,帮助残疾人学生解决电脑操作难题。此外,需要增加计算机或网络操作方面的面授指导课程,课程内容需要再详细一些。除上述建议外,有学生认为学校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无障碍设施,例如:厕所、侧门斜坡等,给开车的同学提供车位保障。有不少学生希望教师能在学习方法上提供指导,经常组织同学交流活动,多组织一些就业培训,在心理咨询和学习方法方面对学生多提供些帮助。

四、讨论和结论

残疾人是在线教育中的特殊学习群体,需要教育提供者在教学和管理的各方面给予更多地关注和支持,以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从此次调查的情况来看,有以下方面值得关注:

1.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不大,有部分学生需要在计算机及网络操作、知识基础等方面获得帮助。这可能与教育机构为残疾人学生建立的单独的管理方式,如成立残疾人学院,配备专职教师,学习困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有关。

2.学生对于学校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已经较为熟悉,并能基于需要及时的寻求帮助。多数被调查者学习支持服务的使用较为频繁,其中考试相关的支持使用最多。此外,学生的学习目的主要是满足工作需要及进行自我提升,这使得他们学习的目的性强,能够积极主动地解决面临的各项问题。

3.残疾人学生获得学习支持服务的情况与课程完成率没有显著关联,不同残疾类型的学生在课程完成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这一调查结果与研究预想有一定出入。

4.为了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学生,教育机构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和管理的各方面进行优化。例如,考试安排、考场环境、辅助技术支持、课程开设、学习材料等。

由于本次调查对象主体为肢体残疾型学生,其他类型的学生数量较少,研究结果可能并未反应所有残疾人学习的需要和特点。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未来我们需要更为关注调查对象的多样性,同时对残疾人学生使用学习支持服务情况与学习成效(如课程完成时间、取得毕业证书的周期、辍学率)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残疾人障碍服务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跟踪导练(四)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跨越障碍
我骄傲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