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上智慧园区

2019-11-07郭辉

中国公共安全 2019年9期
关键词:人脸园区智慧

□ 文/郭辉

引言

园区指规划建设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的建筑群,主要包括住宅社区、企业园区、教育园区、会展文化中心、产业园区、商业中心和政府公建,2018年全国有超过200万个园区;智慧园区的本质就是如何围绕安全、效率、体验和成本,实现其智能化和标准化,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就是人工智能即AI。AI技术的发展造就了智能世界的进步,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AI引入行政,带来无感知体验;AI和物流结合,可实现端到端的物流的智能运作及可视化;制造上AI可替代人工操作,极大改变生产与就业;交通出行,AI让共享交通风靡世界。如何通过AI转型建设智慧园区是解决传统园区痛点的关键。

传统园区痛点分析

早期园区信息化是围绕IT应用展开包括OA办公、刷卡门禁、简单的IT应用等,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陆续建设了很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没有互联互通,孤岛林立,存在服务感知差、管理效率低、运营成本高、安全保障弱等经常被诟病的问题。如何通过AI技术为载体,打造数字化平台,实现园区的智能安防、融合服务、高效管理、增值创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痛点问题。下面将围绕“安防、体验、成本、效率”四个方面做逐一分析。现存的安防监控都是“事后诸葛亮”,仅能实现信息采集这个最基础的功能。周界安全的红外对射误报漏报频发,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触发报警;刷卡考勤和权限确认的感知很差,成本高,存在安全隐患;访客接待的流程繁琐,效率低,体验差,浪费很多的时间;此外在资产管理和门卫守护等环节也经常存在严重依赖人的操作,效率低,管理难度大。

在业务层面存在场景复杂,管理规模大,人员设备多,技防没有发挥作用,以人防为主,安防事后被动响应,员工和访客的科技感知差,停车找人难,空间照明能耗高,事件处理周期长,效率低下等。

智慧园区建设目标

通过AI落地智慧园区,建设安全、智慧、无感的智慧园区,驱动行政业务数字化转型,园区的运营模式由“计划管控”向“按需服务”转换。从用户角度需要实现便捷、简单舒心的体验,确保资源易获得,服务随心,增强科技感;从业务角度需要打造可视、可管、可控的数字化运营系统,可拉通园区的子系统、数据、角色,资源可视,报警和事件与资源智能匹配。

需求分类及AI应用

智慧园区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以及内外部需求的有机结合可分为安全管理、车辆管理、人员管理、设施与资产管理、运营管理等5个大项。通过一体化的智能运营平台,每个大项包含多个细分场景和应用。

智能运营平台基于AI技术围绕“可视、可管、可控”可实现实时可视、事件监控与联合指挥、态势监控与决策分析。对园区、楼宇、事件做到态势感知,可指挥安保作业、对运营、设施、资产、节能提供决策分析。

AI周界让非法进入者“插翅难逃”

从应用的场景来看,智能安防的实际应用可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事件发生的类型、如何阻止事件发生、如何回放事件过程等4种环节做应用分析。具体来说:

星光级效果:确保24小时都看得清

大部分事件都是在夜晚发生,而普通的产品在夜晚都是红外灯补光黑白效果。这些录像对事件的查看会丢失很多的色彩信息和关键细节。所以在效果上一定要达到24小时全彩。以天地伟业的警戒系列为例,其全部采用星光和超星光级传感器,在夜晚无光或微光监控环境,无需外接补光设备,同样可以还原完美色彩图像。

警戒功能:智能预警,自动跟踪实现提前预防

安防的本质在于预防,如何有效的阻止事件发生,或者把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智能安防的刚需。当有人/车闯入警戒区域的话,如果可以通过内置的入侵检测算子,可以过滤掉多种自然现场干扰,精确识别入侵目标后触发声光预警系统,内置的白光灯开始闪烁,并同步进行语音提示,对闯入的人/车进行震慑,以此同时,联动后端进行报警推送。以天地伟业的警戒球为例,当有人闯入警戒区域后,该产品可立即对闯入的人/车进行同步计时,当目标在限定区域内的滞留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间可设,默认10秒)后,警戒球开始提升警戒级别,启动跟踪联动和激光扫描系统,警戒球将开启激光束对准入侵人/车,发出报警声,联动球机进行跟踪。

智能震慑:声光结合智能震慑

一个完整的智能安防产品必须有声光震慑系统,以确保系统在预判事件发生时可积极的采取震慑策略,阻止事件发生。以天地伟业的警戒球为例,其实现了全光谱补光,通过应用全光谱补光系统,通过内置的白光灯对近距离场景进行补光,通过内置红外灯对远距离场景进行补光,从而让夜间的成像效果继续得到了提升。

AI访客通行

以人脸图像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智慧园区通过人脸识别闸机替代保安岗,对接访客系统和考勤系统,可实现:

人证合一验证身份

通过访客终端机集成人证比对功能,在读取来访人员身份证件信息的同时,进行与来访人员的现场比对,以确保持证人和证件之间的一致性、合法性,相对于传统人工核验的方式效率更高,更加精准。

访客预约

提供访客预约功能,访客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把身份和人脸信息提前注册到系统中,被访人员允许访问后,访客人脸信息自动通过系统下发到前端人脸设备上,减少访客到访后的登记流程,提高整体访问体验,同时减少前台人员访客接待数量。

智能分配权限

访客通行权限可与被访人所在楼层权限直接关联,也可以根据每个访客预约情况对权限进行灵活调整,实现访客权限的智能化分配。

访客记录查询

通过系统统计查询功能,可以对每名访客到访记录进行查询,包括访客信息、到访离开记录,访客预约记录。

访客人员统计报表

可以通过查询进出统计记录,形成进出统计报表,实时查看访客进出情况。

AI人脸门禁

园区的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在园区出入口部署人脸闸机系统,对进出的人员进行信息的自动采集,记录人员经过的时间、身份信息等数据,提高园区安全防范等级。通过刷脸进出,提升科技体验感,为进出带来便捷。

园区人员通过人脸闸机时,可对进门人员实时分析,与本机人员库比对、联动开门,还可对进门人员进行结构化信息提取,形成一次进门事件。该事件包含人脸抓拍照片、人员特征信息、视频录像等,录像时间为15S。除了刷脸开门,还可刷卡开门。外来访客进入园区时,通过刷卡记录身份信息,物业/保安人员确认身份信息后,打开闸机,人员通过。

人员身份识别功能

系统支持人脸识别,也支持身份证或市民卡等方式识别,通过时无需停留。

视频联动功能

管理中心能对现场所有视频图像进行调阅,在人员进出时,自动抓拍人脸照。

防止尾随功能

系统具有防止尾随进入功能,能够在大流量通过的情况下准确识别每一个通过的人员。

实时监控功能

实时监控现场出入人员,实时显示人员照片、刷卡时间、进出方向。

LED显示功能

当人员通过时,可以实时地显示通过人员进出时间等信息。

实时视频采集

为满足中心实时视频预览和存储录像回放查看的要求,前端人脸抓拍机具备能够采集和传输不同分辨率下的昼夜实时视频。

人员数据采集

人员卡口相机内嵌智能算法,支持人脸抓拍、人员抓拍功能,能够对经过设定区域的行人进行人脸检测和人脸跟踪、人员检测和人员跟踪,利用质量评分算法从人脸轨迹中筛选出一张最优的人脸图像和全人照片作为该行人的抓拍图像,详细功能如下:

能同时对出现在视频画面中的16个人脸目标进行检测、跟踪;

支持对行人目标的正面、背面进行检测、跟踪、抓拍并实时上报;

人脸抓拍准确率95%以上;

人员抓拍准确率95%以上;

可判断人员行进速度、方向;

可进行双向人员计数功能;

人员检测

前端相机对ROI 感兴趣区域的行人进行全人检测、人脸检测和跟踪,上报多张最佳的头肩照和全人照给人员卡口分析系统,同时输出行人的方向和速度,以及人数统计。

AI运营管理

利用IoT和定位技术,对资产进行全面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避免非正常资产流失。对于异常出门情况进行告警,并对资产的轨迹进行记录和查询,确保资产安全,可通过AI实现对资产的一键自动盘点,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资产使用率。

通过AI和行政的结合可以实现对会议室的智能管理,以高效运营,带来舒适体验,可以对会议室进行在线管理,占用和可用状态全可视,环境系统在会议前15分钟自动开启,提高舒适性,会议室关键IT资产大联网, 日常预防性维护;会议室资源全线上管理;环境系统与会议室预定系统联动。

结束语

通过AI技术的提升,通过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园区内的组织和个人提供安全、高速、便捷的智能环境,实现园区内的部件、人员随时随地接入感知网络,奠定泛在感知的基础,建设集约共享的信息资源利用体系,实现智慧园区运营的高效协同,智慧应用体系是智慧园区建设重要的部分,也是可以直接提升园区管理服务能力、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构成,智慧应用体系分析、整合园区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园区服务、管理以及安全防范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使园区运行更加智慧顺畅。

猜你喜欢

人脸园区智慧
有特点的人脸
一起学画人脸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三国漫——人脸解锁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有智慧的羊
长得象人脸的十种动物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