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祠追踪

2019-11-06

妇女之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晋祠圣母牌坊

记得学生时代有一篇课文叫作《难老泉》,是吴伯箫先生所作,为身居东北偏僻一隅的我描绘出了一幅充满人文气息的风景园林画卷,使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个叫作“晋祠”的地方,好像一粒种子深埋在心底,等待终有一日的萌发。虽然我并不能确定我对古建筑的深爱是否一定源于此处,但当我来到晋祠的时候,的确是如同被唤醒了灵魂深处的记忆一般。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方晋源区的晋祠镇北侧,是祭祀晋国始祖唐叔虞的地方。西周时期,周成王剪桐封弟,把弟弟叔虞册封在了大周北部的唐国,因此称为唐叔虞。他的儿子燮父改唐为晋,于是雄霸一方的晋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座晋祠最早建于何时众说纷纭,但初期叫作唐叔虞祠,后因其是晋国始祖,便改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在史书上出现有关晋祠的记载已经是东汉了,至南北朝时候,北齐文宣帝高洋曾大力扩建晋祠。从“五胡乱华”到南北朝的数百年间,一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百姓寄希望于如唐叔虞般雄霸一方的救世主,还天下太平,于是这座古老的祠庙承载着性命攸关的美好祈愿一直延续下来。相传唐高祖李渊父子起兵前就曾祭祀唐叔虞,祈求他的保佑。

唐朝定鼎后,以太原为北都,五代十国里的后唐、后晋、后汉和北汉皆起于晋阳,唐叔虞被誉为开创之主、尚武之源来尊祭,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太原俨然就是一个孵化王朝的温床。所以当宋太宗赵光义终于扑灭了北汉政权的抵抗之后,为了阻止这个不屈的地方再次产生足以威胁赵宋皇权的力量,他一声令下,火烧水灌,把千年繁华的晋阳彻底毁灭,并在后来于唐明镇重建的狭小新城里,只设钉子街,意为钉死晋阳的龙脉。

对于晋祠这个反抗力量的精神源泉,宋朝统治者还采取了另一番策略。他们修建了一座比唐叔虞祠主殿更宏大的圣母殿,供奉起了唐叔虞的母亲邑姜,她也是周成王的母亲,更是周武王的皇后和姜子牙的女儿,以其尊贵的身份,她的殿堂自然也就成了晋祠的正殿,唐叔虞只能黯然沦为陪衬。但一位温婉的女神自然无法再成为称霸的象征,很难想象英雄豪杰和血性汉子们会被一位母亲般慈爱的女神激励着要去殊死搏杀、削平天下,于是太原的王气黯然而收,从此后的一千年里,这一方水土再也没有孕育出一位帝王。

现在的晋祠即宋代改建后的格局,并经过各朝代的修补增建,是太原市现存古建筑群中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堪称晋阳古韵之象征。

晋祠既是一座祠庙,也是一座风景秀美的园林,建筑群面朝东方,坐落在绵绵西山之下,远借浩荡汾河之势,近有苍翠的林木环抱掩映在四周,亭台殿阁点缀于湖光山色之中,古朴典雅的意境美不胜收。

从会仙桥上跨过智伯渠,来到一座平台,中央置精巧琉璃小阁一座,是焚香之处,平台四角置铁人四尊,有宋代旧物,也有民国增补,都早已被人们抚摸得油光发亮了,叫作金人台。

臺后是一座三开间歇山顶的木牌坊,飞檐高挑,斗栱密集,造型与文庙牌坊相仿,明间檐下有匾额书“对越”,一派雍容华贵的气度。两侧各有重檐十字歇山顶钟鼓楼,均是明代万历四年增建。牌坊背后为一座面阔三间,进深四椽的单檐歇山顶献殿,是金朝大定八年建,造型简洁,结构严谨,举折平缓,檐柱敦实,出檐宽大,批竹昂和下卷昂交替使用,直追故宋风雅气韵。对越牌坊背靠献殿,左右挽钟鼓楼,形成了一组飞檐迭起、气势恢宏的建筑群。

献殿后面就是晋祠的主殿圣母殿了,两者之间设有一座方形池沼,锦鳞畅游于碧波之中,其上建有“干”字形石桥一座,名“鱼沼飞梁”。

圣母殿创建于宋仁宗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徽宗崇宁年间,雄踞在高台之上,通高约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副阶周匝,侧脚和升起明显,前廊进深达到了两间,其余三面回廊各一间,宽敞大气。殿顶出檐深远,气象磅礴,宛若双翼之张,从造型到做法都彰显了宋代典雅而独到的审美情趣,堪称《营造法式》的实物注解,是现存宋代殿堂的代表作。一层檐下柱头设双下昂五铺作斗栱,采用宋金以后绝迹了的下卷昂,补间采用批竹琴面昂,为单杪单下昂五铺作,耍头做昂形,形成双下昂效果,两种昂交错而出,相映成趣。正面八根檐柱上盘绕着元祐二年制作的八条木雕蟠龙,分为两组俱向明间张牙舞爪,怒目龇牙,活灵活现,为大殿增添无穷的生气,肢体虽有破损,但近千年来仍然威猛不减,灵动如昔……

殿内圣母塑像面目祥和、服色华贵地端坐在正中央的神龛宝座上,两旁有成对的女官和侍女侍奉。在东西两厢沿墙另设有回廊式神龛,里面共排列有三十余尊侍女塑像,都近乎真人尺寸,衣冠服饰俱是宋代妇女的真实写照,真有仙袂飘飘、仪态万方之感。

编辑/周六

猜你喜欢

晋祠圣母牌坊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收割啦!晋祠大米再获丰收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圣母大学:Fighting Irish
——战斗的圣母人
晋祠周柏
千眼圣母
4300吨挤压机牌坊安装
印度 圣母节
白家牌坊
西递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