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腔炎患者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不同插管深度的疗效比较

2019-11-06赵春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肛管灌肠盆腔炎

赵春杰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由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出现炎症引起。慢性盆腔炎病程较长且较难治愈,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临床症状常见为月经紊乱、腰腹疼痛、白带增多及不孕等[1]。中药保留灌肠法是通过中药保留灌肠使药物与肠黏膜直接接触,利于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同时,通过灌肠液对肠道黏膜的刺激,肠道出现充血进而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氮质及毒素尽快由肠道排出[2]。相关研究结果证明,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有效率高于80%[3]。但在治疗过程中,中药保留灌肠给药后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温度、药液的量、速度、灌肠时间、灌肠时的体位、压力、肛管插入深度及灌肠后患者休息体位是否合理对药物的疗效有直接影响,所以,应严格把握中药保留灌肠时间及肛管插入深度,以提高患者的康复进度[4]。本文选取72 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保留灌肠不同插管深度对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72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者年龄21~52岁,平均年龄(32.1±7.6岁);病程5~18个月。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在灌肠治疗时采用常规中药保留灌肠插管深度(15~20 cm),灌肠前患者应取左侧卧位并抬高臀部及床尾10 cm,灌肠药液100~150 ml,温度39~41℃,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后轻柔插入直肠15~20 cm,缓慢注入灌肠液(100 ml灌肠液注入时间10 min)。研究组在灌肠治疗时适当增加插管深度(25~30 cm),灌肠药液量、温度、体位及压力以患者感觉舒适,无便意为宜。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改善,子宫及附件区域的积液及包块消失,B超检查结果提示无异常回声;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改善,子宫及附件区域的积液及包块减少70%;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子宫及附件区域的积液及包块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及积液及包块未见好转及减少。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愈66.7%,显效13.89%、有效13.89%、无效5.5%,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治愈16.67%、显效27.78%、有效33.33%、无效22.22%,总有效率为77.78%;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3 讨论

由于直肠属于肌力器官,当压力>7.3 kPa 时,会使直肠壁感受器发生强烈兴奋,并会经神经反射而有便意感产生排便反应。所以,在行灌肠操作时,患者的体位、灌肠液的温度及流速、灌肠时间及插管深度均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5]。肛管插入深度的选择对中药保留实际药物的疗效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人体直肠长度为12~15 cm,乙状结肠为40~45 cm,所以,当中药保留灌肠插入深度为15~20 cm 时药物只能达到直肠与乙状结肠交汇处,加之肛管体积较小(16 号尿道管),没有吸收功能,当灌肠液进入患者直肠后会快速流入肛管,加之灌肠液本身压力的刺激,影响患者的耐受力而产生便意,药液停留时间短而影响药效的发挥,导致治疗效果较差[6]。而当肛管插入深度至30~35 cm 时,药物则直接达乙状结肠中段,这样可明显延长药物流入直肠的时间,药物在肠道内留存时间增加,对药物的吸收比较充分,进而使药物的疗效得到从分发挥,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愈66.7%,显效13.89%、有效13.89%、无效5.5%,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治愈16.67%、显效27.78%、有效33.33%、无效22.22%,总有效率为77.78%;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对患者实施灌肠时间基本为早晨和晚上两个时间段。根据机体的生理习惯,早晨排便率较高,所以早晨灌肠效果较理想,患者易接受。有研究指出,晨时中药保留灌肠对药物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有延长作用,可明显提高药物的疗效。晚上灌肠在临床最为常见,与睡前30 min 实施中药保留灌肠虽然患者的便意感明显、但患者的不适反应较强(腹胀、腹痛),舒适度降低,且药物疗效各异[8]。而中医理论认为,中药保留灌肠应根据人体脏腑功能节奏及阴阳消长规律和病情演变趋势选择给药时机,因人体在不同时间的腹脏功能及正气的盛衰不同,根据脏腑气血流注规律择机给药可有效提高药物的疗效[9]。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根治较难,易复发,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选择合适的中药保留灌肠时间及肛管插入深度可保障药物疗效的最大发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机体尽快康复。

猜你喜欢

肛管灌肠盆腔炎
妊娠合并肛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
慢性盆腔炎患者该如何保养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女性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特点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