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2019-11-06潘秀英莫菊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盆腔炎盆底效能

潘秀英 莫菊玲

慢性盆腔炎为常见妇科疾病,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彻底有关,也与性生活不洁存在联系,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尤其是年轻女性,极易诱发不孕症[1]。整体护理是在关注患者自身病情基础上,对患者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予以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本院收治的42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整体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8 月收治的84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颁布的《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且神志清楚、配合良好;排除经B 超声及常规妇科检查合并生殖道其他疾病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心理疾病者、妊娠及哺乳女性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 例。对照组年龄23~45 岁,平均年龄(27.2±6.0)岁;病程2~23 年,平均病程(5.3±6.0)年。研究组年龄25~43 岁,平均年龄(27.3±5.3)岁;病程3~21 年,平均病程(5.1±5.4)年。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即评估患者病情,询问、记录患者基本信息(既往病史、用药史、工作性质等);测定生命体征,安排病房,向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如病房环境、规章制度等;联系医生,按照医嘱,予以药物治疗,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时发现异常,积极对症处理;结合患者营养状况及具体病情,安排合理膳食,以满足机体需要,增强抗病能力。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评估:待患者入院,测评患者个人生活方式,结合测评结果,制定个性化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方案,同时根据自身工作经验,设定《健康生活方式》内容,并在掌握疾病特点基础上,成立整体护理小组,成员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各2名、护士长1名、护理人员若干名,小组成员与患者交谈,介绍整体护理的意义及目的、内容,以取得患者的理解,确保整体护理的顺利开展[2]。②护理内容:a.心理干预:以唠家常方式与患者主动交谈,有目的性地引导患者回忆生活的趣事,使其感到生活的快乐,维持愉悦心情。对于受过伤害患者,尤为注重其心理护理,及时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以激发患者自强决心;b.多元化健康教育:以口头、视频、图片等方式,结合患者接受能力、受教育程度、性格特征等信息,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如病因、诱因、治疗原则等,重点强调个人卫生、健康生活习惯对病情的影响,如经期不可性生活、勤换内衣、内裤及毛巾,并放在太阳下暴晒消毒;c.日常运动:结合患者年龄及兴趣爱好,指导其做针对性运动干预,如慢跑、步行、游泳等,或做盆底功能锻炼,如缩肛动作,10~15 min/次,3~4次/d;d.作息习惯:告知患者规律生活习惯及戒烟、戒酒的重要性;e.随访指导:为期6个月,如电话随访、家庭访视,20~30 min/次,以掌握患者恢复状况。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健康行为评分:采用《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行为调查问卷表》,共5 个项目,分别为注意个人卫生、盆底功能锻炼、规范用药、加强运动、心态调节,以0~10 分评分法对每一项计算评分,即分值越高表示健康行为越好[3]。②自我效能评定: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共2 个维度,包括10 个项目,使用1~4 评分法对每一个项目计算分数,即分值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高[4]。③随访6 个月的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健康行为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健康行为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健康行为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护理后健康行为评分和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6 个月,研究组出现2 例复发(4.76%),对照组出现8 例复发(19.05%)。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多发生于农村、偏远落后等地区的育龄妇女,考虑与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健康卫生习惯认知不足等原因有关[2]。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女性文化水平的提高,自我健康保健意识较以往有所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不良卫生习惯,继而降低了慢性盆腔炎发生风险。但是由于慢性盆腔炎具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等特点。因此,积极强化患者临床护理服务,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近些年新兴起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在现代护理理论指导下,按照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具有系统性、连续性、计划性等特点的护理服务,以达到恢复机体健康的目的[3]。本结果显示表示整体护理能够满足慢性盆腔炎多方面、多样化需求,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身健康行为,预防病情复发。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健康状况及需求、自身工作经验等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多元化健康教育、日常运动、作息习惯、随访指导等,一方面能够消除患者思想负担,建立最佳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则可以促使患者得到有计划、有组织地健康教育,加深对疾病的认知,做到对自身疾病心里有数,并积极采取一切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及规律的作息,从而防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根据患者兴趣爱好,安排运动锻炼及盆底功能锻炼,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消除负性情绪,维持精神愉悦,而且加速盆底血液循环,促进炎性因子的吸收,以缓解疾病导致的临床症状,如腰及下腹部坠胀感,乃至预防盆底组织充血、盆底肌肉松弛等一系列不良后果[5-8]。

综上所述,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健康行为评分高、自我管理能力强等方面,有利于提升患者预后恢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盆腔炎盆底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
慢性盆腔炎患者该如何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