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康复护理在预防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2019-11-06赖细琴王金赖文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延续性康复训练依从性

赖细琴 王金 赖文秀

轻度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降低、语言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等,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同时认知障碍会导致患者出现平衡能力和步态稳定性减弱,致使患者出现跌倒,而跌倒可导致患者出现骨折和行动不便,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2]。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需高度重视跌倒事件的发生及预防,延续性护理是在患者出院后仍可得到有效护理的护理服务方式,保证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持续帮助患者康复,改善其预后[3]。本研究旨在探索延续性康复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65.42±2.11)岁;平均病程(3.85±1.17)个月;合并症:10例合并脑出血,22例合并脑血栓,28例合并脑梗死。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5.63±2.74)岁;平均病程(3.63±1.29)个月;合并症:8例合并脑出血,23例合并脑血栓,29例合并脑梗死。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还需加强情志护理、饮食指导、病情观察以及基础的晨间护理。

1.2.2 观察组 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2.1 构建延续护理网络 成立康复护理小组,成员包括责任心强的护士、康复治疗师、社区专科医生、护士长等,由组内成员根据患者病情共同制定相应的康复指导计划,并每周对小组成员进行1次心理护理、康复技能、护理核心技能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构建延续护理网络,方便患者和家属及时询问和了解康复指导计划的注意事项,每周进行2次康复训练指导,且要求家属旁听,并教会家属如何进行训练。

1.2.2.2 记忆力康复干预 运用无错性学习干预,首先根据患者实际生活情况,寻找相应的生活图片,由护理人员按照顺序排列后,再指导患者进行排列。鼓励患者自行完成排列,在患者遇到困难时,可通过语言线索诱导患者进行,从而增加患者记忆力。

1.2.2.3 注意力康复干预 运动疗法主要包括:①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球、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②抗阻力运动,包括仰卧起坐、卧推杠铃等;③身心运动,在身体运动的同时集中注意力、控制呼吸,以促进身心健康。

1.2.2.4 认知功能训练 ①阅读训练:首先对患者进行单词训练,对于表达能力较弱或认知功能障碍较为严重者,加强发音器官训练,在进行单词训练后,可逐渐过度至词句训练,后期以训练阅读故事或文章为主,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语言表达能力;②书写训练:根据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程度和实际水平,可先进行抄写练习,在患者稍有进步后,可通过默写形式,加深患者认知,早期可让患者浏览卡片上文字后,再给予书写,避免患者自信心受到挫折,保证康复训练的持续性。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干预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跌倒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自我护理能力。发放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分为依从和不依从,依从:患者主动并基本按照康复训练计划进行训练;不依从:不按照康复训练计划训练,无规律进行训练。康复训练依从性=依从例数/总例数×100%。自我护理能力根据本院自拟量表评分,主要根据患者对健康知识了解水平、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等情况,分数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住院患者护理调查表,采取百分制。满意:≥60分;不满意:≤59分。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跌倒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康复训练依从57例,不依从3例,依从性为95.00%;对照组干预后康复训练依从49例,不依从11例,依从性为81.67%。观察组干预后跌倒发生2例,跌倒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干预后跌倒发生9例,跌倒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58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干预后护理满意50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干预后康复训练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跌倒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时表现为执行力降低、记忆力以及注意力减退,无法有效、及时获取感觉并整合信息,导致在行走过程中,容易受到非外界因素影响引起跌倒[4]。目前认知功能障碍最为明显的特征为记忆力减退,在生活中出现定位信息不准确,导致患者不断徘徊或更换体位,从而增加了其跌倒的几率,故需对此加强康复训练。

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调动患者积极性和配合性,且通过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后,开展相应的护理指导,利于疾病改善。同时延续性护理能够将护理指导延续至患者家庭及日常生活,让患者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也得到良好护理,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5]。除此之外,通过延续性护理能够重点进行注意力、记忆力及认知功能训练,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调动其治疗积极性,促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康复训练[6,7]。综上所述,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实施延续性康复护理效果明显,可减少跌倒发生,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与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康复训练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