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9-11-06卢文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脑血管功能障碍康复

卢文宇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情较急,疾病进展期间极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吞咽功能障碍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病情较为危重,据临床数据反馈显示,吞咽障碍发生率为21%~38%[1]。吞咽功能障碍会导致机体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脱水、吸入性感染及窒息,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但吞咽功能障碍具有可逆性,可通过有效的康复指导改善吞咽功能[2],因此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探寻最佳的康复措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研究特选取本院82 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19 年3 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82 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 例,女20 例;年龄最小61 岁,最大82 岁,平均年龄(69.53±4.16)岁;病理类型:短暂性缺血性发作23 例,脑卒中18 例。研究组中男22 例,女19 例;年龄最小60 岁,最大83 岁,平均年龄(68.97±4.68)岁;病理类型:短暂性缺血性发作24 例,脑卒中17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中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神志清醒,入院后经磁共振成像(MRI)及头颅CT 检验确诊,患者伴有吞咽功能障碍、饮水呛咳、舌肌运动困难等;②研究经患者及家属授权开展,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类疾病患者;②治疗依从性差;③无法定监护人;④存在严重并发症、严重的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内科护理干预,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及营养支持,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对患者预后恢复情况进行记录,由康复人员进行运动指导[3]。研究组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①加强患者健康宣教,针对继发吞咽功能障碍相关机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告知患者不要慌张,加强患者疾病知晓;②加强自理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③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在患者拔管后立即开展,指导患者发音,指导患者舌头运动锻炼,提高对口腔舌肌的刺激;④若患者舌不能运动,可先采用压舌板进行按摩,加强舌部神经刺激[4];⑤用棉签蘸取水对患者舌根及软腭进行刺激,刺激患者吞咽反应;⑥加强呼吸指导,指导患者深呼气及吸气,自行排出异物;⑦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进食,指导患者进食体位,上肢提高,避免呛咳,选择粘性低易吞咽的食物[5];⑧加强口腔护理,避免误吸导致的感染。两组均护理干预14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 级评价法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估[6],共7 级,级数越高,吞咽功能越好。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判定标准:显效:吞咽障碍提高3~5 级,但未到7 级;好转:吞咽障碍提高1~2 级,但未到7 级;无效:吞咽功能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MA 对患者上下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估[7],上肢总分为66 分,下肢总分为34 分,评分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③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医疗服务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医疗服务评估表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评估,共包括护理操作、临床管理及人文关怀三方面,分为25 个小条目,每次均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医疗服务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研究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上肢下肢FAM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上肢下肢FAM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医疗服务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操作、临床管理及人文关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对比,aP<0.05

表3 两组患者医疗服务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医疗服务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吞咽功能障碍主要与神经功能相关,急性脑血管疾病发作后会导致颅内神经、上位皮质中枢及传导束等受累,从而导致中枢性吞咽功能障碍[8]。临床吞咽功能障碍常伴随发生舌肌功能障碍,导致吞咽动作开启困难、口腔肌肉无力,致使进食困难,喉反应延迟不能协调完成吞咽动作。随着临床对吞咽并发症的探究发现,脑组织重构性的特异性决定可通过有效的康复指导,刺激神经传导兴奋,提高神经肌肉的活性,改善吞咽动作的协调性[6]。

综上所述,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护理中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可有效提升患者及家属的医疗服务满意度。

猜你喜欢

脑血管功能障碍康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