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2019-11-06王一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胃镜黄芪胃炎

王一霖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中临床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种胃部疾病,并且因其致病因素众多,临床中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往往以转变患者生活习惯以及应用西药质子泵抑制剂与抗生素以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为主,但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由于Hp 耐药性的增强,其治疗效果也随之降低,并且由于用药量大、用药时间长等,患者常可出现多种用药不良反应而增加痛苦[1]。本次研究对本院收治的71 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42 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41 例,女30 例;年龄25~68 岁,平均年龄(46.6±7.8)岁;病程2.0~12.0 年,平均病程(7.0±2.5)年。观察组患者中,男39 例,女32 例;年龄24~69 岁,平均年龄(46.5±7.9)岁;病程2.0~12.5 年,平均病程(7.2±2.6)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以不规律的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少食饱胀、反酸为主要临床表现;②经胃液分析、血清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查以及胃镜与胃黏膜组织病理活检等检查确诊,符合《实用内科学》中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③经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型,符合《中医内科学》中脾胃虚寒型胃脘痛辨证标准;④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处于妊娠期与哺乳期者;②有胃、十二指肠手术史者;③合并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等;④存在胃部恶性病变者;⑤存在肝胆、胰腺等消化系统病变者;⑥对治疗所用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常规应用西医临床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即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577,规格:20 mg/粒):口服,1 粒/次,2 次/d;克拉霉素分散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75,规格:0.125 g/片):口服,2 片/次,2 次/d;阿莫西林胶囊(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44021518,规格:0.25 g/粒):口服,2 粒/次,2 次/d。持续治疗4 周。

1.3.2 观察组 患者应用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进行治疗,基础药方:黄芪20 g,桂枝10 g,白芍10 g,党参10 g,白术10 g,干姜10 g,甘草10 g。并于临症中加减用药,如多见泛吐清水者,则加生姜10 g、半夏10 g、茯苓10 g;多见反酸者,则加吴茱萸10 g;内寒偏盛且痛甚者,则加附子10 g、延胡索10 g。取上述药物加清水煎至300 ml,1 剂/d,于早晚2 次分服。持续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 个等级,显效:患者经治疗后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复查胃镜显示正常,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糜烂、出血等均消失;有效:患者经治疗后胃脘痛明显缓解且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其他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复查胃镜显示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糜烂、出血等明显好转;无效:患者经治疗后各临床症状均无改善或加重,复查胃镜显示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糜烂、出血等情况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45 例,有效24 例,无效2 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8%;对照组患者中,显效38 例,有效21 例,无效12 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1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用药过程中,仅出现1 例恶心呕吐、1 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2%;对照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4 例恶心呕吐、3 例腹泻、2 例头痛、2 例头晕、1 例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9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指受Hp 感染、遗传、不良饮食结构与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出现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该病是临床中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并且其发病率在胃部疾病中牢牢占据首位[2]。慢性胃炎患者病发后,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少食饱胀、反酸等,不仅会对其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并且若未经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持续进展可引发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发生癌变,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也造成严重危害。

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多是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累、受寒等导致胃气瘀滞、气血不畅所致,并以反复发作的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而在辨证施治过程中,需以急缓、虚实、寒热、气血为要点,准确分型,对症用药,方能获得满意疗效[3-6]。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药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可健脾益气升阳,附子、桂枝、干姜可温中散寒,白芍、延胡索可和胃缓急,辅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则令脾阳提升、阴寒得散、胃运得健,共奏温中和胃、健脾补虚之功[7-10]。在本次对比研究中,应用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的观察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明显优于应用常规西药三联疗法的对照组(P<0.05),也可进一步证实其疗效。

综上所述,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并且能减少用药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安全而可靠,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胃镜黄芪胃炎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黄芪是个宝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