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配合小剂量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2019-11-06周云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亚群小剂量原发性

周云娣

虽然如今临床加强对肿瘤疾病的筛查,但仍有诸多肿瘤疾病难以早期筛查检出,导致发展至中晚期才明确,如原发性肝癌确诊时多为晚期肝癌,无法给予外科根治手术治疗[1]。如今中医辨证施治理念在临床治疗受到重视,应用在肿瘤疾病治疗中利于减轻症状,降低化疗毒副作用,且可稳定瘤体,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2]。为此,本次研究对中医辨证配合小剂量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6 年4 月~2018 年4 月收治的70 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 例,女14 例;年龄34~72 岁,平均年龄(58.47±8.5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3 例,女11 例;年龄34~71 岁,平均年龄(58.08±8.7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满足国际抗癌联盟制定原发性肝癌Ⅳ期标准,预测生存时间≥2 个月[3]。排除标准:排除骨转移、脑或脑膜转移患者,主要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等。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选择亚叶酸钙(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260)静脉滴注,300 mg/m2,第1~5天;选择5-氟尿嘧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593)静脉滴注,500~1000 mg/m2,第1~5天,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

1.2.2 观察组 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配合小剂量化疗方案治疗。选择亚叶酸钙静脉滴注,100 mg/m2,第1~5天;选择5-氟尿嘧啶静脉滴注,500 mg/m2,第1~5天,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增加益气健脾疏肝汤治疗,药方组成:党参20 g,茯苓15 g,白术12 g,黄芪12 g,枳壳12 g,薏苡仁12 g,柴胡6 g,鸡内金12 g,白花蛇舌草20 g,山药20 g,延胡索12 g,半夏6 g,郁金12 g,1剂/d,分早晚2次服用,14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疗效判定标准:结合CT、造影等进行疗效评估,完全缓解为病灶消失;部分缓解为病灶缩小≥50%;稳定为病灶缩小25%~49%;进展为病灶缩小<25%,或出现新病灶。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T 淋巴细胞亚群包含CD3+、CD4+、CD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完全缓解0 例(0),部分缓解19 例(54.29%),稳定8 例(22.86%),进展8 例(22.86%),总有效率为54.29%;对照组患者治疗完全缓解0 例(0),部分缓解10 例(28.57%),稳定10 例(28.57%),进展15 例(42.86%),总有效率为28.5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9,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CD8+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D3+、CD4+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作为临床较为常见肿瘤疾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导致检出后一般为中晚期患者,此时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机体功能状态差,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需及时治疗控制病情,挽救患者生命安全[4]。中医将原发性肝癌划分为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性及肝胆湿热型,其中以肝郁脾虚型最为常见,因此治疗需注重补气健脾[5]。而采用益气健脾疏肝汤治疗,可起到健脾益气、躁湿和中等功效。依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可知,药方中党参能够抑制Bel-7402 人肝癌细胞增殖,茯苓总皂苷体外抑制肝癌增殖,黄芪总提取物可抑制肝癌HepA 肝癌。此外药方中巢湖、郁金具有疏肝、理气等作用,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6-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CD8+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D3+、CD4+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中医辨证与小剂量化疗方案联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化疗功效,提高抑制肝癌细胞作用,且中药具备解毒能力,减轻化疗药物毒性,尤其降低化疗剂量,减轻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在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选择中医辨证配合小剂量化疗方案对改善机体免疫力有明显作用,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肿瘤消退,属于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亚群小剂量原发性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CD11b和CD27定义人类NK细胞新亚群的研究进展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