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9-11-06王喜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肋间根治术障碍

王喜德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手术治疗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当前,在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乳腺癌患者手术范围在不断减小,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因此,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但是患者手术治疗后,常存在上臂、腋后皮肤感觉异常情况,进而降低其生活质量,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临床认为患者术后出现异常感觉的主要原因为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本文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76 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价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7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7~56 岁,平均年龄(44.38±3.88)岁;浸润导管癌20 例,黏液腺癌12 例,浸润性小叶癌6 例;Ⅰ期13 例,Ⅱ期19 例,Ⅲ期6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6~57 岁,平均年龄(43.11±4.63)岁;浸润导管癌21 例,黏液腺癌10 例,浸润性小叶癌7 例;Ⅰ期14 例,Ⅱ期20 例,Ⅲ期4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术前病理及相关辅助检查以确诊;无肿瘤病史;患者均知情并情书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者;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1.3 方法 观察组采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下进行手术,切除乳腺癌病灶后,充分保留患者腋静脉,然后对其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完全清除腋静脉周围的淋巴结脂肪组织,从胸壁清扫至患者第二肋间,会看到一条与腋血管平行的皮神经位于胸小肌外侧缘后方及第二肋交界处,这就是肋间臂神经,垂直于胸长神经,使用剪刀钝性分离神经,沿其走向至到上臂位置,做好神经及分支的保护工作,在此对其他组织进行清扫。

对照组采用不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即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过程中将肋间臂神经切除,其他操作与观察组一致。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1、6、12 个月感觉障碍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感觉障碍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1、6、12 个月感觉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感觉障碍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不仅能保证治疗效果,还能最大程度保持患者局部美观及功能,减少给患者带来的损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过程中通常不保留肋间臂神经,并且不能深入的认识神经解剖及功能[3],因此,在手术治疗时,对肋间臂神经造成有意或无意的损伤,还可能在切除腋窝淋巴组织的同时切除肋间臂神经,进而导致患者术后出现麻木、酸胀、沉重感等皮肤异常情况。当前,临床正在不断深入的研究肋间臂神经局部解剖及功能,在不断的研究中,逐渐认识到保留肋间臂神经的重要性,因此,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尝试保留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主要发病群为女性,表现为乳房皮肤改变、乳腺肿块、乳头溢液等。当前,乳腺癌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向低龄化发展,引起了较多的社会关注。乳腺癌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常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4-8]。该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发现是乳腺癌治疗关键,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中,常切除患者肋间臂神经,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感觉障碍,影响预后。本文结果中,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6、12 个月感觉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肋间臂神经是纯粹的感觉神经,直径约为2~3 mm,主要位于腋部皮肤及上臂内侧。在治疗过程中,清扫腋窝部位淋巴结脂肪时,剥离胸小肌外侧,能触及横行琴弦,容易找到该清扫的淋巴结,进而减少手术时间,说明不切除肋间臂神经手术是可行的。肋间臂神经作为一种感觉神经,主导皮肤感觉,在清扫淋巴结手术中,如果不对肋间臂神经保留加以重视,就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感觉障碍,如腋下、上臂内侧麻木、灼烧感、疼痛等,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效果,还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术后恢复[9-11]。肋间臂神经切除后,患者上臂感觉异常,却无法摆脱这些症状,进而出现消极情绪,对患者生活品质造成影响。因此,保留肋间臂神经是非常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治疗效果较好,能减少患者术后感觉障碍的发生,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肋间根治术障碍
肋间神经前皮支联合肋间臂支阻滞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肋间痛的研究进展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