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试教育对大学学习的前摄抑制作用

2019-11-05林德元

科技视界 2019年27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大学

林德元

【摘 要】本文列举了经过应试教育模式培养下的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种种不适应,并借用认知心理学上的名词——“前摄抑制”来说明应试教育对大学学习的负面影响,强调自主学习的培养对大学学习至关重要。

【关键词】应试教育;前摄抑制;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32.47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7-014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7.062

【Abstract】This article lists the various inadaptations of students who have been trained in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model in the course of university study, and uses the term "previewing inhibition"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to illustrat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exam-oriented education on university learning. Emphasis on self-learning is crucial to college learning.

【Key words】Pre-exam-oriented; Education suppresses; Universities

长期以来,中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脱节问题。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中学校长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提高入学率,大学校长的关注点在于如何从各中学招到更多的优秀学生,至于中学和大学在教育过程中的关系是什么,两者衔接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研究。

在与在校大学生的交谈中,有时听到学生说“进了大学,不知东南西北了,空余时间太多了,不知如何打发......”,他们感觉空虚、迷茫,说高中的知识在大学完全用不上,大学知识太难,学习太苦、太累……;许多大学毕业生则反映大学四年白白渡过、大学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完全用不上;有的学生感叹经过四年大学学习,自己已经“廢了”,大学校园里,男生忙于宅在宿舍里打游戏,女生忙于交友、谈恋爱、梦想着当网红等等,好像学习己经不是他们的主业。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大学学习中红灯频挂导致退学的大有人在,大学生因学业不顺而堕落,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也时有耳闻[1]。

本文中,我们不妨借用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前摄抑制”来说明一下中学学习对大学学习的影响。前摄抑制(也称前摄干扰proactive interference)是指先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继学习与记忆的干扰作用。

由于中学阶段长达六年时间的应试教育的强化教育,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他们的学习模式已经固化,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依然顽固地坚持中学学习的模式,也可以说中学的应试教育对他们的大学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前摄抑制”作用。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时自主学习思想意识几乎为零,同时,所在大学如果忽略对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大多数学生由于这种应试教育的“前摄抑制”影响,会选择不放弃他们习以为常的学习方式,依然像在中学时一样,只不过学习的唯一目标为考上大学改为获得大学毕业证,知识的学习还是以课堂被动接受为主,同时希望老师更多地讲解考试难点及重点。

这种“前摄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

(1)视分数为学业成功与否的唯一评价标准。国内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想想自己像是一只急于求生的狼,而我们那时渴望的是知识,是高分”[2]。这所中学虽然不能代表全国所有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一个好的分数的渴望的确充满了绝大多数中学生六年的求学生涯。而相对于中学的考试而言,大学阶段的考试方式更为灵活和多样,一些学生入学后表现为不适应,甚至是抵触,小论文写作是用的抄的方式完成的,社会调查报告更是敷衍对付。他们眼中的考试就是中学阶段习以为常的闭卷考试,其余方式在他们看来都不算是考试,死记硬背住一些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原理,对付一下考试,60分OK是他们获得专业成绩的常用手段。

(2)满足于掌握课堂上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大量的课外时间用于考证,对学术讲座、阅读提升个人修为、扩充知识面的书籍、参加社会实践不感兴趣。中学课堂上老师是采用的精讲精炼模式教学,一道题的解法老师讲解后学生可以依葫芦画瓢就算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大量的课外练习多是机械重复劳动,学习优秀的学生最高境界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的课外时间被题海填得满满当当的。还是列举国内某超级中学的管理模式来说,据说该中学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时间被校方以作息时间表的形式精确管理。该校学生从每天清晨五点半跑操开始到晚上十点关灯睡觉的其间每一分钟都被精确管理,学生无法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有该中学的毕业生反思说:这样的学习状态更多的来自于老师的管束和学生间的竞争,不能称之为自律。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大学自学时间很充足的情况下如何自处呢?我们在大学校园里看到没有了这张精确的作息时间表的指引,不少大学生失去了方向,课后的时光被空虚和无聊充斥着,看抖音,玩游戏,谈恋爱成为了他们打发时间的消遣和业余爱好。由于中学里“一切跟着老师走”的旧有习惯对他们大学里自主学习产生的“前摄摄制”作用,他们的自主学习行业几乎为零。大学里从校外聘请的专家学术讲座他们不去主动聆听,图书馆里有利于提高个人品质、扩充专业知识面的图书也不去借阅,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抱着被动参与的态度应付,四年的大学时光和中学的六年时光一年,仅仅是学到了课堂上老师讲解的一些理论和原理,如果找到的工作专业不对口,不出二三年时间就会将这些知识忘得精光,这实在是对大学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

(3)学习方式依然停留在课堂上的被动接受和课后复习中的读读背背、写写划划,对小组讨论学习和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不适应。我国中学的教育由于以应试为目的,满堂灌是中学老师们教授知识的唯一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接受,课堂上的讨论仅仅局限于一道题还有多少种解法,课后的学习以识记老师和课本上的结论性的话语为主,不允许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质疑教授和课本上的理论。在中国的大学课堂上鲜见有学生大胆和公开地和老师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而在更高一级的学习阶段,如硕士和博士学习过程中,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与创造力密切相关的能力。

有海归教授说,国内中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勤于为学生归纳解题思路和模式,但问题是我们有统一的应付高考的思路,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统一的思路和模式么?例如,法國老师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做电子表或自动售货机等题目,法国学生拿到后会开始编程或插板,而中国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与国内考试相比,国外考试更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曾经在法国大学入学考试中引起激烈争论的“我们是否有责任追求真理”和“没有国家(政府)我们是否会更自由”等试题就不是机械训练能应对的。

这种思维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视教师为“知识圣人”,学生成为老师教鞭下的“提线木偶”,在这种“唯老师和书本是从”的”前摄抑制“影响下,大学课堂里很难建立师生间平等的学术交流的关系。于是大学课堂里的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师生互动无人响应,“翻转课堂”难以“翻转”。

江苏省一名中学校长表示,中学应注重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片面追求入学率。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教授说,在中国接受了12年的中小学教育的学生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知名学校也很难获得诺贝尔奖,因为12年的中小学教育已经将他们转变为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考试机器”。

从教育的实质来看,中学教育应是大学教育的铺垫和准备阶段,大学教育应是中学教育的自然延伸阶段。我国的中学教育实施的是普通教育,主要任务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主要传授方式是灌输式,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大学教育则强调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大学生的心智,发展其思维,提升其精神境界,实行专业教育,主要学习方式是探究式,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知识学习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学校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氛围、大师的人格和学术魅力、讲座报告会、社会实践等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陶冶和浸润作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后者的力量对学生学习产生的作用是非同寻常的。

大学更多强调的是自主学习,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不受他人支配,通过阅读、研究、总结、交流、实践等手段,使个体的知识和技能、情感与价值产生持续的变化。

不可否认是的,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对大学学习中的首要能力——自主学习力是一种制约和伤害,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少数尖子生还是培养大批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值得当代教育者深思和抉择。

【参考文献】

[1]周金鸿.从中学到大学知识学习体系的断裂与衔接[D].山东大学,2007.

[2]高三网:高三励志语录[EB/OL].(2018-06-05).http://www.gaosan.com/gaokao/82755.html.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大学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午睡里也有大学问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