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鲁木齐河灌区滴灌技术试验参数设计分析

2019-11-05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滴头沙土壤土

程 泽

(新疆昌源水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 830000)

1 灌区概况

乌鲁木齐河灌区依托于乌鲁木齐河两岸,总控制面积2.87万hm2,为自治区大型灌区之一。该灌区主要灌溉水源来自乌鲁木齐河。1980年至今,灌区面积平均增加速度达到10%,对灌溉水需求量逐渐增大。2018年新疆自治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504.23万t,其中棉花总产量511.09万t,占全国棉花总产量83.8%。全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65%以上,农产总产值占全区经济总量30%左右。由于超过50%耕地采用传统漫灌,灌区供水矛盾日益突出。为维持灌区可持续发展,2018年4月,对乌鲁木齐河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工程,其中滴灌技术被主要推广到大棚种植产业中。

2 滴灌技术参数设计

保证合理的土壤湿润区是滴灌参数设计的核心任务,而影响湿润度的关键参数包括:滴头流量、滴头间距、毛管压力和管径。在此通过试验手段来确定影响土壤湿润度的合理相关参数[2]。

2.1 滴头流量

2.1.1 对土壤湿润区范围的影响

本次设计0.7,1.0,1.5,2.0L/h 4种滴头流量,其他参数结合工程经验保持一致。在滴定80min后,不同滴头流量下土壤的水平和垂直湿润降如图1、图2。

图1 紧沙土

图2 沙壤土

由图1、图2可知:

(1)随着滴头流量增加,紧沙土和沙壤土的垂直和水平湿润峰均出现增长状态,且垂直湿润峰数值及增长水平均大于水平湿润峰。

(2)滴头流量相等的情况下,紧沙土的湿润峰明显大于沙壤土,因紧沙土含有的沙性土多,孔隙率较大。

(3)两种土壤的垂直湿润峰变化率均大于各自的水平湿润峰,究其原因是两类沙性土壤中大孔隙较多,垂直湿润峰运移速度大于水平湿润峰[3]。若使土壤的垂直湿润峰过大,会造成较多水分深层渗漏,不利于作物根系的吸收。因此根据种植作物根系的发展特点来确定最适合滴头流量。

本项目大棚以种植蔬菜为主,包括西红柿、茄子、辣椒等,作物根系一般分布在20cm以内的耕作土中,为避免水分的深层渗漏,本项目滴灌系统的滴头流量控制在1.0~1.5L/h[4]。

2.1.2 对土壤湿润区水分均匀度的影响

随着滴灌开启时间增长,滴头附近的土壤其含水率逐步增大,当扩散的水分小于滴头流出的水量时,在低头附近的土壤会成为水分饱和区。此时虽然水分还在向四周扩散,但大部分水分会垂直向下扩散。根据规律:滴头流量越大,越容易形成“窄深型”湿润区,即垂直湿润峰明显大于水平湿润峰;反之则形成“宽浅型”湿润区。

因此在设计滴头流量时,在水平湿润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小滴头流量。通过分析紧沙土和沙壤土的水平及垂直湿润峰,确定本项目滴灌系统的滴头流量宜选择1.0L/h。若种植作物改变,则相应最优滴头流量也应适当调整[5]。

2.2 滴头间距

滴头间距是滴灌系统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不仅影响土壤水分分布均匀度,也影响湿润区范围。间距太小,会使湿润区产生重叠,造成深层渗漏问题;间距太大,则会使部分根系得不到充分灌溉。

2.2.1 滴头间距与土壤湿润体关系模型

为了简化分析,在此将湿润体看作横截面为圆形的半椭球型,其中滴头位于截面圆心位置(如图3)。土壤湿润体含水量均匀度取决于两截面圆形交汇区域面积,滴头间距越大,交汇面积越小,且交汇处含水量越小;反之情况正好相反[6]。

图3 土壤湿润体模型及重叠示意

2.2.2 滴头间距对土壤含水率均匀分布影响

本次试验设计间距分别为20cm和30cm,滴头流量设定1.0L/h。当滴头间距20cm时,紧沙土和沙壤土的交汇区结果如图4。

图4 紧沙土和沙壤土交汇区试验

由图4可知:

(1)沙壤土的交汇区域面积比紧沙土明显大,说明沙壤土含水率分布更为均匀,其本质原因是沙壤土所含黏粒多,使毛管力较大。

(2)紧沙土较多水分集中在滴头附近,已经趋于饱和,而周边土壤水分蔓延范围小,不利于含水量的均匀分布。由此确定紧沙土不太适合推广滴灌技术,若使用该技术则滴灌系统的滴头间距还需适当减小[7]。

2.2.3 沙壤土最佳滴头间距分析

滴头间距分别为20cm和30cm时,沙壤土各部分土壤的含水率变化情况如图5和图6。

图5 滴头间距20cm时土壤含水率

图6 滴头间距30cm土壤含水率

由图5、图6可知:

(1)同一滴头间距下,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体积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2)深度为表层、7cm、14cm时,不同的水平距离时其体积含水率基本稳定,而深度21cm时波动明显。

(3)滴头间距由20cm扩大至30cm,同一位置土壤含水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表层至14cm深度,基本仅差0.03%,21cm深度差别较大。

当沙壤土大棚种植作物的根系主体深度不超过21cm时,建议设计滴头间距为30cm,既能保证灌溉效果,又可以节约成本和水资源;当超过21cm时,建议设计滴头间距不大于20cm才能保证灌溉效果。

2.3 毛管参数最优值设对比分析

本项目比选管径和布置方式两个参数,其中管径分别为8mm和16mm;布置方式为纵向和横向。共有4种组合方案:毛管横向布置8,16mm;毛管纵向布置8,16mm。

图7 不同参数下毛管水头损失曲线

由图7可知:

(1)水头损失由小到大依次为:横向布置16mm,横向布置8mm,纵向布置16mm,纵向布置8mm,可知布置方式对水头损失影响程度大于管径;

(2)布置方式一样时,管径越大,毛管水头损失越小;

(3)随着毛管长度增加,其水头损失也在逐步加大。

最终确定本项目最优毛管参数为横向布置管径16mm。

3 结语

(1)滴灌技术与传统漫灌相比,节水量可达50%,作物产量增加10%。通过试验在乌鲁木齐河灌区大棚种植中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2)平均单位面积灌溉用工时减少50%,普通女性便可完成日常灌溉工作,方便成年男性外出打工,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种植积极性。

(3)从根本上缓解了灌区用水紧张问题,保证了地下水安全。

猜你喜欢

滴头沙土壤土
不同类型滴头在黄河水滴灌条件下的堵塞特征研究
不同类型灌水器滴头对沼液抗堵塞性能的影响
加气对不同流道结构滴头堵塞的影响
人生路
土壤质地及砧木影响苹果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碳源利用
差别最大的字母
左家林场核桃良种基地选址调查报告
浑水滴灌过程中不同类型滴头堵塞的动态变化特征
CONTENTS
山东90后小伙卖黄河沙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