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储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2019-11-04张杏仪

课外语文·上 2019年9期
关键词:阅读素养储蓄课外阅读

【摘要】随着2011版课标的深入实施,课改理念已深入人心,改革初见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语文基础知识怎样在教学中得以落实、阅读教学怎样走出“教课文”的困境等。为此,广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在不断探讨,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近年来,国际上有两大阅读素养测评项目PIRLS项目和PISA项目,因其广泛影响愈来愈受关注。依据《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这两个测评项目的视野下,本文从什么是“课外阅读储蓄”、课外阅读的现实意义以及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储蓄,原指每个人或家庭,把节约的钱存到银行的经济活动。阅读储蓄,是指以模拟银行存款的情景来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孩子通过阅读书目或文本,进行阅读量的储备,提升阅读素养。

什么是阅读素养?《“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项目评介》一文中提到PIRLS2006对“阅读素养”又做了进一步的描述,定义如下:理解和运用社会需要的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形式的能力,年轻的阅读者能够从各种文章中建构意义,他们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参与学校中和日常生活中的阅读者群体、并进行娱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以上表述无一不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传统的课内阅读教学,受到学习时空和内容的限制,不能满足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的需求。所以,课外阅读也就成了课内阅读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从而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社会。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的策略。

一、活用《同步阅读》,适度补充习题,强化单元训练点

教材编写是以单元为主题的,每个单元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在一个单元中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加起来也就三四篇,阅读量和训练点的熟习是不足够的,与教材同步的《同步阅读》将是很好的补充。《同步阅读》要求学生以单元为单位阅读,语文教材学到哪个单元,就可以自主阅读相应的同步阅读,并从中挑选文章,设计单元训练点,用以检测学生对训练重点的掌握情况。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作家笔下的人”单元, 补充阅读《同步阅读》中有关世界四大“吝啬鬼”文学形象之一的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根据单元训练点设计问题,如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吝啬鬼”严监生的对比阅读等。通过补充适量的训练,帮助学生强化本单元的重点。

二、巧设“读写储蓄”,集读书笔记、素材积累、训练答题功能于一“本”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评的阅读材料常见的文本类型之一——文学型文本,需要“读者参与到文本中,专心于文中想象的事件、环境、行为、因果关系、人物、氛围、情感和观点,并且享受语言本身。对儿童读者来说,文学类文本为他们提供了探索从未经历过的情景和情感的机会,以及经历一种从未得到过的在想象中自在体验的机会。在PIRLS评介中使用的主要的文学文本的类型是叙述性小说”。而这类文本是现行中小学阅读测试中最常见的。所以,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学生坚持每周做读书笔记。抓住小学生喜欢玩游戏的心理,这个“阅读储蓄”本并不打分,而是以价钱的形式作为评分,每周一评,所得“金额”存进“班级银行存折”。定期展示,指导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一开始并没有太多要求,学生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把自己的点滴感受记录下来。后来就细化了要求,如:“赏析句段”“概括内容”“评价人物”“联系实际”等,训练阅读基本题型。这个 “读写储蓄”本,集读书笔记、素材积累、训练答题功能于一“本”。除了保留原来的训练内容外,增设了素材积累,如指导学生读《朱自清文学读本》,读到《背影》时,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父亲,进行外貌、神态、动作的片段描写;读到《闰儿和阿菜》时,让学生写写身边的一个小孩。随着本子的“金额”越来越多,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也不断地高涨,形成一种习惯。

三、增设“剪报评论”,培养采集信息的能力和乐于表达的习惯

北京师范大学边玉芳教授认为:“在PIRLS的阅读素养评介中,阅读能力已经不再被单纯地作为一种特定的学科能力,而是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将阅读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学习,娱乐,等等。这要求阅读不再是单独的课堂行为,必须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和测评中文学型文本的比例过重,导致阅读教学中一味地分析文本的中心、人物、背景等内容,而忽视了现实生活的需要。PISA测评的阅读材料另一种文本类型——阅读为获取和使用信息而阅读(信息型文本),要求“读者不是参与到想象的世界中,而是关注真实世界的某些方面。通过信息类文本,读者能够知道世事为什么是过去和现在的样子,为什么事物是那样形成的,等等。读者能够超越对信息的获取并将其运用于推理或行动之中。信息类文本不必从头到尾地来进行阅读,读者可以从中选择他们需要的部分”。因此,除了让学生欣赏文学性作品外,还可加入新闻时事类的阅读材料。在班级内增设了“事事关心”栏目,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剪下贴出来,内容涉及国际国内时事、民生、科技、健康、趣闻等,其他同学跟帖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小学生读书看报和乐于表达的习惯。

四、坚持经典诵读,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语感

几年前,我校开展了“经典阅读课程化的策略研究”科研课题研究,至今仍坚持每周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经典文本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孔子的“仁爱”,孟子的“舍生取义”……从小教导儿童诵读经典,让孩子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学校语文老师参与编制每個学期的诵读篇目和内容,老师制作上课课件;保证每周三天的“阅读时间”。以上措施避免了诵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采取多种诵读方式,如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齐读、范读、赛读、创设情境引读、接龙读等。尝试将古诗按主题归类,如反映儿童生活的诗、描写春天的诗等,采用吟诵的形式诵读,学生感到很有趣,乐于参与其中。引导学生轻松活泼地读,饶有兴致地读,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学生对经典内容能背多少、能理解多少,则不必过分追求。每学期都有展示活动,学生体会到了展示成果的乐趣。如诵读、欣赏、配画、制成书签、小报、写作、交流等活动。 定期开展个人、小组、班级竞赛,以给学生加“阅读星”等手段,鼓励学生熟读成诵。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快乐诵读,从中获得诵读的乐趣和成功感。六年下来,学生对古诗文的有一定量的积累,培养了语感。

“课外阅读储蓄”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今后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良操作方法,使之更科学、更具可操作性。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课内外兼修,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张杏仪,女,1978年生,广东广州人,大学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0年,曾多次承担区级、校内示范课、研讨课,曾被评为广州市优秀班主任、海珠区优秀德育工作者,曾获“广州市‘晨读晚诵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并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市、区各类比赛获奖。

猜你喜欢

阅读素养储蓄课外阅读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度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