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视野下音乐口述史档案的流程与规范

2019-11-04王俊欢

歌海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字化

王俊欢

[摘    要]“音乐口述史档案”是档案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代的产物,是抢救音乐历史记忆的必要条件。通过前人学者对口述音乐史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音乐口述史档案的界定。音乐口述史档案具有两种性质:原始记录性和经验事实性,音乐口述史档案的存在是合理的、毋庸置疑的。音乐口述史档案是一种以录音、录像等形式记录有重要音乐作品或音乐事件的参与人、见证人“口述”的一种档案记录形式。同时根据音乐口述史档案的发展与独有特点来分析它的现实意义。对于音乐口述史档案的工作步骤进行了一个规范,同时通过数字化口述档案建设、开发、利用来更好的发展我们自己的音乐口述档案。

[关键词]音乐口述史档案;流程规范;数字化

一、音乐口述史档案的意义

音乐口述史档案也叫做“音乐口述档案”“音乐史档案”。是通过使用录音、录像、文本等方式来采访人物,从而记录其口述的某一件事、某一阶段的亲身经历,将采访收集来的影像、文本资料进行记录、整理、存档,形成了关于音乐材料的档案。音乐口述史档案有着属于自己的性质特点,对于研究音乐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等音乐人物的年代生活场景、某件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其思想观念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一)音乐发展历史的空缺和断层怎样来填补?

音乐口述历史作为一种档案与传统的文献资料相比具有其独特之处。最显著的是它可以为传统的文献材料进行增补。①在我国,音乐口述史档案虽然是社会发展产生的新事物,但利用口述这一方式来修史的行为已经可以追述到先秦时期。当时条件落后、社会发展不完全,所以出现了大量 “口头相传”的口述方式。例如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了大量古文献的丧失,所以汉代在修史的时候除了利用残留的古乐籍外,也依靠了口述记录的方式来进行修复。其他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中也运用了口传心授的教授方法,但随着人们对于纸张的大量利用,开始出现了书面记谱这一方式,虽然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之作,但也会因为战争、迁移、时间、自然灾害等这些不可抗的外力出现也使得珍贵的乐谱、佳作流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纸张发黄、字迹磨损甚至丢失乐谱等。造成一段历史时期音乐发展的空缺和断层。而音乐口述史档案则可以利用它独特的采访方式、保存的形式来避免这一缺憾。同时音乐口述史档案的采访范围广泛从音乐家、作曲家等到普通民众都可以作为被采访的对象,这样不仅拓宽了被采访的领域,更是最大限度的挖掘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音乐现象,对那些记录不完整、丢失损坏的书面乐谱也是一种进一步的挖掘和再现,为世人呈现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 “音乐口述史档案”的价值在于“填写音乐历史”。②这种“添加”在一定程度上为之前的历史事件增添了新的史料,更能将当时事件的细节(如情感表达、思想、环境氛围、观点等)反映出来,真实的还原历史事件,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真相”。

(二)追赶时间的一项历史使命

音乐口述档案这一项工作又可以称为抢救“活历史”的工作。音乐口述史档案是“活人”的历史,它将人作为主体,事件中的史实都是需要依靠人的口述来呈现的,离开了“活的人”音乐口述史档案是无法完成的。所以,这也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那些经历过重大历史事件(“文革”十年、音乐学院分院等)的著名音乐家、作曲家等都已经到了耄耋之年。如2018年9月被称为是文艺界最悲伤的一个月,据统计当年9月去世的文艺界大师有9人,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痛失常宝华、盛中国、单田芳等國宝级大师,对于我们音乐界来说是很大的损失。我们不能等这些大师逝去后我们才惋惜、遗憾没有留住他们的经典和只言片语(创作理念、作品观点等)。所以音乐口述史工作者们可以利用音乐口述史档案的特点来弥补这一缺憾,真正的做到留住声音、留住经典。所以展开音乐口述档案的抢救我们刻不容缓,不能让这些经典作品随着大师们的离去而被深藏地下,一旦这些“活历史”离去必将造成我们民族的损失。我们不应该再彷徨、犹豫,音乐口述史档案工作刻不容缓。

二、音乐口述史档案的界定

“口述音乐史”是在音乐口述史下侧重书写现当代音乐历史的部门口述史,是“音乐口述史”也是“音乐史”的一个分支,一个子系统。①由此可见,音乐口述史档案就是将这些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存档的过程。丁旭东博士还在他的论文中提到“口述音乐史”必须有重要音乐作品或音乐事件的参与人、见证人的介入,因为口述史是“活”的历史,没有人的口述不能称之为口述史。②所以不难看出“音乐口述史档案”主要记录的也是中国现当代音乐历史。

(一)音乐口述史档案的定义

档案是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的形式保存起来的一种以待考查的文字、音像及其他各种方式的文件资料。③口述档案,历史学界多称为“口述历史资料”,简称“口述史料”或“口述历史”,我国档案工作者称为“口述档案”或“口述历史档案”,此外还有口述资料、口头证据、口头传说、口述文件、口碑文献、活资料、活历史等等称谓。④这些对于口述历史档案的界定看似迥异,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的,但他们之间也有共同性那就是它是以访谈录音、录像形成的一种记录形式。由此可见,音乐口述史档案是一种以录音、录像等形式记录有重要音乐作品或音乐事件的参与人、见证人“口述”的一种档案记录形式。

(二)音乐口述史档案的原始记录性

档案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从未改变过。那就是“即档案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换句话说,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特性”。⑤笔者认为音乐口述档案是一种顺应历史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它是在个人或社会等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由重大音乐事件的当事人或亲临者亲自口述这些具有保存价值的事件,并且它是以录音、录像、文本、照片等这些标准的采集方法来记录的。被采访者都是事件的亲历者,让他们来口述事件的经过,口述的内容并没有改变真实的历史,口述者的记忆也都具有原始性、客观性。而且进行采访的这一过程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活动并不存在事先演练的可能。所以采访所获得的口述资料也是相对原始的,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补充和再现,因此,音乐口述档案是具备原始记录性的。

(三)音乐口述档案的真实史实性

音乐口述史档案的主要依据就是口述者的记忆部分,这部分可能因为时间、记忆模糊、个人因素等原因难以确保其史料的真实性。我们把过去发生的事情真实记录下来称之为经验事实。①档案记录就是将这些活动中产生的经验事实,在通过科学的鉴别之后转化为科学的、真实的事实。这两种事实的转化更加体现了档案的严谨性、科学性。音乐口述史档案有其独有的互证、质证等特点而更加凸显出它独有的价值。传统档案与音乐口述史档案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因素如环境、思维方式、社会背景等,无论哪一种方式我们都应将它放入所处的大环境之中,运用音乐口述史档案独有的特性将一些碎片的、不完整的片段,通过相互佐证、相互拼接来为大家展示更为完整、全面、客观的音乐史实。

三、音乐口述史档案的建设步骤与规范

近年来网络科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口述档案工作的开展。如何利用便捷网络、新型信息技术来开发音乐口述档案资源,为音乐口述史提供便利的服务。

(一)音乐口述史档案的采集模式

音乐口述史档案在相关主题的音乐口述史采访中,由受访人对于重大音乐事件进行口述是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不仅能够弥补传统档案的缺失,还能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到书面资料所体现不到的部分,如:思维态度、情感体现等。笔者发现近年来音乐口述档案资料的采集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对比较固定的模式。将口述档案采集模式划分为自采模式、社会征集模式、合作采集模式三种。②

1. 自采模式

进行音乐口述史的工作者们按照不同的主题,安排专业人员对重大音乐事件的亲历者、亲闻者、亲见者进行口述音乐史的采访,并将访谈过程中产生的“一手”原始资料(所录音频、视频、现场速记等)进行收集整理,使得形成有价值的音乐口述史档案资料并进行保管和再利用。这就是一种自采模式,这一模式主要依赖于进行口述音乐史的工作者们具有专业的素养,由这些具有专业素养的学者来进行事件筛选以此来保证学术成果的质量。口述历史工作通常需要团队协作。梁茂春认为:“做口述历史的核心工作是访谈,必须具备深厚的音乐历史知识储备,才能进行深层的专业学术对话。”③也就是说口述音乐史必须由音乐史学家或具有音乐史学素养的专家、学者来进行。

2. 社会征集模式

社会征集模式是由一些组织机构等,以一定专题研究和保存记忆为目标,将音乐口述历史访谈过程中构成的口述档案移交或捐赠给有关档案部门保存并使用。④在這个模式中专业的音乐口述史团队不是实施采访的主体,而是将其他社会机构采集的口述资料进行筛选、整合,征集入册。

3. 合作模式

专业音乐口述史团队与社会组织等结合起来,各自发挥优势、分工合作,从而展开相关主题的音乐口述史项目,并将形成的档案资料保存在口述档案馆中。⑤这一模式体现了较强的合作性,不同的参与机构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分工协作,更好的进行口述音乐史的访谈工作。

(二)音乐口述史档案的工作流程与规范

1. 音乐口述史档案的收集

(1)确定调查主题

首先,一定要由音乐史学家或具有音乐史学素养的专家、学者来进行选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其次,选取的主题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如事件当事人具备口述的能力,能够以口述的方式较为真实的还原事件。

(2)确定受访对象

受访对象要与选取的事件有直接、间接的联系,因为这决定音乐口述调查质量的高低。同时选择的受访人要与采访人建立相互信任感,这样有利于获得受访人的支持与配合,也能使访谈顺利进行,确保音乐口述调查的质量。

(3)拟定访谈提纲

拟定访谈提纲是尤为重要的一点。首先,采访工作者必须要详细了解访谈主题的背景,确保所提的问题有针对性,避免无意义的浪费时间。其次,访谈提纲要随着访谈过程循序渐进的深入,所提问题也要逐渐细化,并做及时的补充。最后,访谈提纲也要配合受访人的身份进行改变,从不同角度来了解不同人的看法,更有利于口述资料的完整性。

(4)开展实地访谈

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采访人应多加注意访谈技巧的运用。在访谈的过程中,既要抛出主题让受访人进行漫谈式的自述,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集中问答。通过受访人进行漫谈往往可以挖掘出受访人深刻的记忆,以及他的一些主观看法。随着访谈的逐渐深入采访者可以引导式的提问从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资料。了解受访人的基本情况(性格等)进行有特性的访谈,更能使访谈顺利的进行下去。

(5)后期整理归纳

完成实地采访之后对于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就显得尤为重要。采访团队的工作者需要将音乐口述资料进行整理、标注注解、归纳、归档,后期的工作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性。应详细的标注访谈的时间、地点、采访者与受访人的基本情况(出生时代、职业、代表作等);对电子化的访谈资料(录音、录像)进行剪辑、制作(如配以文字字幕等),同时还需将这些资料文本化,将它们一并进行归档保存,以便后期的查找与利用。

2. 音乐口述史档案的整理

(1)档案编号

准确时间(年月日+几点几分)、受访人姓名及拼音备注。按照分类(如主题、一类人物等)进行编号。

(2)整理资料

a. 将受访人的档案进行备份(照片、信件、亲友资料及受访人对于口述资料的意见等)。b. 整理实地采访状况,时间、地点、采访对象、团队人员、采访问题、谈话方式、采访结果,对于受访人的职业和简要经历都要做出明确的说明。c.对于访谈记录的要准确无误的进行转录,经过受访人阅后无误并签字。d. 采访记录整理完结之后,打印成稿,交与受访人审核后签字盖章,进行存档。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以后口述资料的再利用,同时方便以后“相互佐证” e. 对于数字化资料(录音、录像等)要进行后期剪辑制作,并进行存档。文本记录的内容、旧照片、旧信件等也要通过扫描的方式存入电子档案进行备份。将音乐口述档案按照专题内容分类,分类存放,同时做好安全保管工作,定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 音乐口述史档案的存储

(1)编写档案目录

可以受访人为单位进行建档,将每一位受访人的相关材料整合在同一卷宗内,编写好卷宗目录,有利于后期研究利用。也可以建立课题档案,访谈材料应及时按照档案制作规范存放到单位资料室专门档案柜中,且为每一份材料填写档案单。一般来说可以按照时间的前后顺序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存档保管,也可按照口述档案形成阶段或资料的重要性进行分类保管。①内容包括:课题名称;录音/摄像时间与地点;主访者清单;受访人列表;各个访谈音视频资料长度;版权信息;取用情况(开放/限制;录音/文字)、相关资料。

(2)音乐口述史档案的数字化

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经之路,②丁旭东博士也提出过“数字化口述音乐历史资料库”的建设应是做“口述音乐历史”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它应有的学术价值。③音乐口述档案中有访谈录音、录像(录像带)、照片、信件、音乐作品、电子文稿(光盘或软盘)、原始抄本、整理好的文字稿(签名、现场笔记等)等这些材料都是需要数字化的,我们可以将这些资料整理成电子档案目录存入档案管理系统之中。既方便查找也方便资料的保存。还应注意的一点就是采访所形成的声像资料应脱机保存备份数据,将其置于温度适宜的防磁柜中,定期检查。技术信息表:档案容量大小、储存信息、录音/摄像日期、实际录制总长度、有效訪谈对话长度、录制中断长度与备注(录制时周围声音环境情况)。个案内容有主访人姓名;受访人情况;访谈提纲;主访者现场笔记;技术信息表单;联系记录(与受访人通讯时间及内容)。这些内容都是需要音乐口述档案工作者认真落实记录且数字化的。

(三)获得经验与启示

从研究调查中不难发现,在网络的大环境下口述史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多元化发展的。其中包括数据库的建设、网络商店、网络分享及推送、网络互动等,这种多元化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口述档案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在音乐口述档案机构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多元化开发与利用方式,能够让我们在音乐口述历史档案数字化建设方面有所突破。当然在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我们也要重视著作权的保护,在这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协议和技术等方式来保护口述资料的著作权。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来做口述史”。在口述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中,要注重个体用户的体验。让广大用户也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发的去收集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资料,这些口述机构更多的是充当项目指导的角色,让个体用户也能成为口述历史档案采集的又一主体,提高口述资料收集的速度。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如果我们能抓住网络带给口述档案的便利,那无疑是在口述档案开发利用这一模块进步了一大步。

四、结语

音乐口述史档案是最具生命力的特色档案,它们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共享性及再利用性。音乐口述工作者们运用它独有的特点来尽力去弥补,历史的断层与缺失、挖掘真实的音乐史料。音乐口述史是一项具有鲜活生命力且有感情的历史记录,是社会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将这种独特方式得来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加以再利用。而在我们信息化时代也要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将“音乐口述史档案”数字化,将口述资料更好的保存,让它发挥更大的利用价值。因此,有必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数字化体系,对“音乐口述史档案”的保管模式、保存载体、资料格式及利用方式进行详细的规范与界定。通过高效率的数字化运用,充分发挥“音乐口述史档案”资源的利用。

猜你喜欢

数字化
让工业互联网成为城市经济数字化的新引擎
“2021中国数字企业峰会”在太原举行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从千人千面到千店千策
数字化起舞
厂家如何布局营销数字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学科融合教学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