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无语自闭症儿童建立正向情感系统的个案研究

2019-11-04李闹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自闭症教室儿童

李闹

一、研究的意义

自闭症是一种由脑部功能受损而引起的发展障碍,通常在三岁以前被发现。直至现在,全世界对导致这一疾病的确切原因尚无结论。由于病因的不确定,因此无法使用医疗手段对其进行治疗,大多是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促进其不断发展。

了解和认识自闭症儿童是训练的基础。当教育者面对那种程度严重并且无语的自闭症儿童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与之建立起积极、正向的情感系统。正向的情感系统主要是指那些有利于师生关系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从而给自闭症儿童带来他们愿意接受的体验,例如,安全、愉快等。这种情感系统的建立是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支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帮助教师尽快地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让自闭症儿童尽早开始接受训练的前提基础。

二、个案基本资料

陆某,男,吴江人。该生出生于2010年6月1日,出生时难产,间歇性缺氧。障碍类型为自闭症,基本无语,2岁多发病。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3岁时通过开刀治愈。听力、视力正常,体格发育良好。对先锋霉素过敏。曾在深圳、南京接受了一年多的康复训练。2017年2月入吴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启智班就读。由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由奶奶陪读。

陆某有一个五口之家。父亲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母亲是银行职员,另有一个小他3岁的弟弟,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对陆某十分关心、重视,生活上更多的是由奶奶负责照顾。

三、入校初期的发展情况

陆某在入校初期,与他人的目光对视频率很少,而且保持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只有3秒左右。没有语言,也不会通过其他非语言方式表达需求等。从来不与其他同学交往。上课时,无法安定地坐在座位上,经常离开座位,走来走去,有时甚至还会跑出教室。对教师的指令几乎没什么反应。经常出现哭闹、发脾气的情况。当老师用手去抚摩他的头,或者拉他的时候,他出现缩头、眨眼等躲避的行为。手里喜欢拿小的纸片、塑料等。

根据家长提供的消息,平时在家他也不和弟弟一起玩,不太看电视,喜欢一个人独处。在南京接受的是封闭式的训练,周末才可以回家,每次送回学校的时候,都会以哭闹的方式表达抗拒。

四、透过表现,分析原因

1.自闭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具有害怕陌生人的特点。当他走进学校的时候,环境的改变让他感到不安,甚至表现出焦虑的症状:不停得走来走去。

2.交流与沟通障碍也是自闭症儿童的显著特点。在接受性语言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落后,导致对老师的指令不理解。

3.部分自闭症儿童会有特殊的感知模式,他们对某些物体会有异常的感觉反应。所以,就會出现特别喜欢某类物品的情况。陆某的手里喜欢玩弄小纸片或是塑料纸等。这种行为,给他带来了某种特殊的刺激,使他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4.通过他不愿意别人摸他、拉他的现象看,发现他存在肤觉过敏的问题,面部尤为突出。

5.过去在南京的强制性训练经历,很可能给他带来了痛苦的体验。所以,他不喜欢学校的教室,也不喜欢被局限在教室这个空间。因而出现“逃跑”的现象。

五、建立正向情感系统的措施和方法

1.家访增强了自闭症儿童对老师的信任

家是孩子最为熟悉和让他感觉安全的地方。家访,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以及他在家里的一些表现,也有助于搜集有关亲子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根据过去的经验,一般来说,学生对去过自己家里的老师,会记忆深刻,而且会表现出明显的信任和亲近感。

为了增加对陆某的了解,老师决定对他进行一次家访。老师特意准备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点心。当老师来到陆某家里的时候,他看见老师显得很兴奋,对老师带去的食品也很感兴趣。家中的陆某,显得十分轻松,不停地蹦来跳去,一副开心的样子。妈妈让他坐到老师旁边,他马上就坐了下来。通过与家长的交流,老师感到家长对自闭症的有关知识比较了解,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态度也比较正确。

家访之后,当老师再次见到陆某,叫他名字的时候,他似乎没那么紧张了,而且还用眼睛瞟了老师一眼。看来,家访让他对老师产生了信任感。

2.创设良好的教室环境,给自闭症儿童带来轻松、舒适的感受

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陆某消除过去不良体验的影响,老师在教室里专门开辟了一块铺了泡沫地板的休闲娱乐区。那里有各种玩具、图书等。当学生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以后,就可以到这个区域自由地活动。可以躺、可以坐、可以看图书、也可以玩玩具。通过观察,老师发现陆某非常喜欢这个地方,就算是几个孩子一起在那玩耍,他也不会马上离开。从此,他跑出教室的次数少了,经常会停留在休闲娱乐区里。

3.让接受训练和获得满足同时进行

为了进一步促进老师与他的关系,老师准备了陆某喜欢吃的波力海苔作为教学中的强化物。当他表现出想要的时候,老师首先对他发出指令:“请看着老师”,并且尽量走到孩子的面前。假如他没有回应,则用动作协助完成一次。然后再次发出同样的指令,直到他能够独立做对了,才把奖励发给他。

4.始终用理解、接纳的态度面对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一样,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需求的。只是他们有独特的沟通方式和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在与自闭症儿童相处的时候,要始终保持亲切和蔼、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包容他们。

当他人对自己的意图不能正确理解的时候,即便是正常人也容易表现出急噪的情绪。当自闭症孩子的需求不能被老师、家人理解的时候,孩子同样也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表现,如拍桌子、哭闹、发脾气等等。越是这个时候,教师就越要理解孩子,不可对孩子轻易发火。

5.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让自闭症儿童感受同学的友爱

虽然陆某身处重度智障班,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班级中的每个孩子都能与他友好相处。同学们经常会主动帮助他做事;在他表现出色的时候,还会给他送上热烈的掌声和赞扬……渐渐地,他与同学的接触也越来越多了。

6.细致观察,提供答案,给自闭症儿童留有选择的空间

由于陆某的个体发展严重迟缓,所以在很多方面他所表现出的特点都是发病前的那个阶段。加上他没有语言,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对他的行为表现细致观察和总结分析,然后可以得到某些规律。当老师在推测孩子可能存在的某种需求的时候,则可以做出事前预测供其选择。这样一来,自闭症儿童的需求就容易得到满足,从而保持稳定而愉快地情绪状态。

五、效果与思考

通过一年的努力,陆某目前的进步比较明显。会用拉、靠等方式表达对老师的亲近,学会了行礼问候。能听懂老师的大多数指令,哭、闹、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最近的一个月内只出现了两次,而且只持续了2、3分钟。开始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用手势、图片等方式进行沟通。能和老师或同学进行一定的游戏。但是,陆某的自我刺激行为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肤觉敏感的情况虽有减轻但仍然存在。

通过以上方法与自闭症儿童建立起初步的正向情感系统是教育、训练自闭症儿童的前提条件。怎样可以使他们发展的更好?是否可以把心理治疗的某些方法运用到其中呢?如通过音乐治疗、沙盘游戏等方法进行干预,帮助教育者更多地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等等。这些都需要老师们去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教育主宰着每个人的未来。而教育的成功与否,则决定在每个教师的手上。教导有学习障碍的学童,需要用心来感应他们的需要,需要用心来了解他们的问题本质,也只有用心才能开启自闭症儿童的心灵之门。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自闭症教室儿童
不要在教室打闹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被忽略的1000万自闭人士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