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式奶茶製作技艺

2019-11-04

荣誉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食肆茶味港式

港式奶茶俗称“丝袜奶茶”,由殖民地时代的英式奶茶,经过百年的逐渐演变,成为今天香港普罗大众的饮品。港式奶茶由调配茶叶、煲茶、焗茶、撞茶、撞奶等步驟炮製而成,深受香港人欢迎。港式奶茶製作技艺反映了中西饮食文化在香港的交融与发展,也反映出本地市民的生活和饮食的面貌。

港式奶茶是香港代表性饮品之一,以馥鬰芳香见称。因用来隔走茶渣的白布袋经重复使用後染上茶渍而颜色变黄,仿如女性用的丝袜,故俗称“丝袜奶茶”。

港式奶茶的历史和发展

1842年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後,英国人把英式奶茶引进香港,使用锡兰(现称斯里兰卡)的细叶红茶加糖和鲜奶饮用。至20世纪初,只有达官贵人才可以在高级西餐厅享用西式奶茶。

早期英式奶茶使用贵价材料,而且味道偏淡,不符合大众的口味。奶茶真正普及化,成为平民百姓的日常饮品,大约始於二次大战後。1950年代香港人口急剧增加,政府为解决市民的就业和饮食需要,发出大量大排档牌照,使服务基层市民的冰室和大排档等食肆兴起。这些食肆自製细密的茶袋,滤走茶渣以令奶茶更香滑,同时因成本考虑而使用较廉价的红茶,又改用炼奶泡製奶茶。浓茶本身较符合华人的口味,甜腻的炼奶则切合因体力劳动而需补充热量的工人所需,本地化後的奶茶更配合港人的口味和需要。随着经济发展,虽然冰室慢慢被茶餐厅取代,大排档的数目亦日渐减少,但现时港式奶茶已不只限於平民食肆,不同类型的食肆都会供应港式奶茶。

根据统计,港人平均每日消耗约250万杯奶茶,可见“港式奶茶”已成为市民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为了推广港式奶茶文化,“香港咖啡红茶协会”自2009年起每年在香港举办“金茶王大赛”,2010年起更举办“国际金茶王大赛”,让业界互相切磋,除令本地市民及海外人士认识港式奶茶的製作技艺外,也藉此表扬奶茶师傅的冲茶技艺,同时吸引年轻人入行学习这门手艺。

港式奶茶製作技艺

一杯港式奶茶需要香、浓、滑俱全,由於每位奶茶师傅的冲茶方式各有不同,所用的材料、分量和冲茶手法也没有一定标凖,因此每位师傅冲製的奶茶味道也各異。泡製港式奶茶需要不同品种的红茶叶、沸水、淡奶或植脂淡奶,而工具则包括两个锑壶、茶袋和电炉。泡製港式奶茶主要步骤如下:

调配茶叶:奶茶师傅会按比例混合多种粗、中、幼茶叶,俗称“沟茶”。先把混合好的茶叶(茶胆)放进茶袋,並放进锑壶。茶叶的种类和分量会影响水流过布袋的快慢和茶的味道,一般而言,粗茶颜色较深,味道醇厚,可以带出茶香,而幼茶颜色较浅,味道较淡,主要带出茶味。

煲水冲茶:用另一个锑壶把水烧沸,水烧沸後,把盛有茶袋的锑壶放在电炉上,把沸水倒进茶袋里。

煲茶和焗茶:盖上壶盖,把茶焗数分钟,待茶再沸。这步骤可煲出或焗出茶色和茶味。时间须凖确掌握,太短未能煲出茶味,太久则会过火,令茶变得苦涩。

撞茶:茶沸後打开壶盖,一手拿出茶袋,另一手举高盛满热茶的茶壶,将茶从高处倒进茶袋之中,撞击茶叶。如是者,来回撞茶至少三次。这个步骤能把空气带进茶中,令口感更滑,同时冲击力会令粗细不一的茶叶互相碰撞,撞出茶香。完成撞茶後,把盛茶的锑壶放在电炉上,完全盖上壶盖约一至两分钟,用较细的火力再焗出茶色和茶味。

撞奶:分别有在杯内“先加奶,後加茶”或“先加茶,後加奶”,视乎个别奶茶师傅的习惯。

猜你喜欢

食肆茶味港式
茶味人生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共度好时光
好好的路
香港楼宇命名修辞特点分析——港式中文研究实践
港式中文文体的修辞特点——以剖析一篇港式中文为例
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