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课文的形成

2019-11-04邹可享宋丽斌

师道·教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时所赋值教育学

邹可享 宋丽斌

这里的“课文”,专指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遗憾,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许多师生不知“课文”为何物,不清楚“课文”是怎么形成的,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讲清楚“课文”的形成,对搞好“课文”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问题提出

秦秀白指出:“传统的‘作者(writer)——作品(writing)——读者(reader)共同构成的‘三R关系,在现代已变成了‘作者——文本(text)——读者。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名词的变化,它包含着深刻的质的变化:作品由一个传递作者意谓的容器转而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存在——文本。它是一个由语言构筑的实体,是同作者与读者一样具有‘主体性地位的存在。”

请问:“作品”到哪里去了?是“死”了?还是变成别的什么了?秦秀白说:“作品由一个传递作者意谓的容器转而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存在——文本”,这里有两种解读可能:

(1)“‘作品变成了‘文本”。问题是:“作品”等于“文本”吗?如果不等于,那么,“作品”又到哪里去了?

(2)“作为‘传递作者意谓的容器的作品变成了作为‘独立自足的存在的作品”。秦秀白把“作为‘独立自足的存在的作品”称为“文本”,那么“作为‘传递作者意谓的容器的作品”该称谓什么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秦秀白将“作者——文本——读者”这一关系链改写为:

作者文本T1文本T文本T2读者

图1 “作者——文本——读者”关系链

并且指出:“这里的T1、T与T2属于同一个实体”,还告诉我们“采用这种表达方式是想说明:作者赋值的文本(T1)、脱离作者创作文本时所依赖的语境及读者解读文本时所依赖的语境的客观文本(T)与读者赋值的文本(T2)是不完全重合的,偏差和错位是可能和允许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

(1)“文本T1”“文本T”“文本T2”是一个实体的三种称呼,即同物异名。联系上文,我们似乎还可以知道:

(2)“作者赋值的文本(T1)”=“作为‘传递作者意谓的容器的作品”。

(3)可以肯定“文本T”是“客观文本”,而“文本T1”和“文本T2”则不确定。于是,我们要问:

(1)界定“文本T1”“文本T”“文本T2”的标准是什么?断定“文本T是客观文本”,而“文本T1是作者赋值的文本”和“文本T2是读者赋值的文本”的依据是什么?如果说“文本T是客观文本”,那么“文本T1”和“文本T2”呢?如果说“文本T1是作者赋值的文本”和“文本T2是读者赋值的文本”,那么“文本T”呢?说它是“客观文本”难道就意味是天赋的吗?如果不是,那“文本T”的“值”又是谁赋值的呢?

(2)假定我们承认“文本T1”“文本T”“文本T2”是一个实体的三种称呼,但是,“图1”却告诉我们他们是先后出现的三个不同的实体,而不是同一个实体。如果一定坚持“这里的T1、T与T2属于同一个实体”,那么,“图1”的表达就错了;如果一定坚持“图1”的表达没有问题,那么,“文本T1”“文本T”“文本T2”就不属于同一个实体。如果不是同一个实体,那么,它们又是什么呢?

(3)既然我們已经约定俗成把“传递作者意谓的容器”成为“作品”,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用呢?事实是,如果继续使用,那么,我们就更能够清楚地看到人类思维的发展脉络,清晰看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于是,我们把“传统的‘作者(writer)——作品(writing)——读者(reader)共同构成的‘三R关系”和“现代的‘作者——文本(text)——读者”整合为如下一种可能:

作者(writer)——作品(writing)——文本(text)——读者(reader)

如果再考虑一下中国的文化传统,我们也可以而且似乎还应该将“作品”换成“文章”,这样,“作者(writer)——作品(writing)——文本(text)——读者(reader)”就可以改写为:

作者(writer)——文章(essay)——文本(text)——读者(reader)

这是就一般阅读活动而言的,如果这里的“读者”变成了“师生”,我们还能够这样表述吗?回答是否定的。在“作者”与“师生”之间,还必须添加一物——“课文”,于是“作者(writer)——文章(essay)——文本(text)——读者(reader)”就可以改写为:

作者(writer)—文章(essay)—文本(text)—课文(text)—师生(Teacher&students)

二、“课文”“文章”“文本”辨析

(一)“文章”“文本”“课文”的基本意义

1.关于文章

“文章”是“按照一定的章法组织起来的、能够表情达意的书面语言形式”,而本文所指的“文章”,即俗称的“作品”,“泛指一般读物,包括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是“一个传递作者意谓的容器”,是一个非社会化的存在。

2.关于文本

“文本”源于拉丁文“text”。“‘text,的本义是‘织物,‘汉语内与之对等的词,是文。”罗兰·巴尔特认为:“文本不同于传统的‘作品,文本纯粹是语言创造活动的体验。”从形式上看,“文本”是指按语言规则结合而成的语句组合体,短至一句话,长至一篇文章、一本书, “一切事物,包括一次生活经历,一场战争,一次革命,一次政党集会,选举,人际关系,度假,理发,购车,谋职,等等,都是一个文本。甚至演说也具有文本的地位(一个口头文本)”。一言以蔽之:世界就是一个文本。从本体论上看,“文本”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存在……它是一个由语言构筑的实体,是同作者与读者一样具有‘主体性地位的存在。”。本文所说的“文本”指的是“文章”的社会化了的存在,即脱离作者创作“文章”时所依赖的语境及读者解读社会化了的“文章”时所依赖的语境的社会公共文本。

3.关于课文

“课文”不等于“课”。就教育学的意义而言,“课”的古义有“(按规定的方式和内容)讲授或学习”;其现代意义有二:“按内容、性质划分的教学科目”和“教材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而“课文”则是“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因此,本文所说的“课文”指的是,教科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里的正文。

(二)“文章”“文本”“课文”的相互关系

1.“文章”“文本”“课文”的区别

要搞好“课文”的阅读,仅仅知道“文章”“文本”“课文”的基本意义不同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它们之间的详细的区别。从社会性的维度,我们把“文章”“文本”“课文”看成三种不同的语言形式的存在。其区别如下表所示:

2.“文章”“文本”和“课文”的联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讨论“文章”“文本”和“课文”联系的时候,我们不是就教科书而言的,而是就一般而言的。

(1)从外延看三者的关系。

“文章”“文本”“课文”存在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如图所示:

(2)从时间维度来看三者的关系。

“课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其前身是“文章”和“文本”,“课文”实际上处于整个历时性系统的链条末端。从时间维度看——先有“文章”,再有“文本”,最后才有“课文”。

(3)从文章演化维度来看三者的关系。

从内容看,“课文”源于“文本”,“文本”源于“文章”。可见,“文章”是“文本”和“课文”的“源”和基础。

三、课文的形成机制简析

众所周知,“文章”是作者的产物,那么,“文章”是怎么样变成“文本”的呢?“文本”又是怎么样变成“课文”的呢?这里,我们不探究“文章”的形成机制,只简析“‘文章变‘文本”和“‘文本变‘课文”的形成机制。从一个生长周期来看,课文的形成机制可以图示如下:

(一)“文章”变成“文本”的机制

如图所示,“文章”变成“文本”的关键是“两化”“四主体”。

1.四主体

(1)作者:其主要职责是把“文章”交给编辑。

(2)文章编辑:其主要职责是辅助作者把“文章”社会化。

(3)国家:其主要职责是把“文章”合法化。

(4)出版商:其主要职责是把“文章”公开化社会化为“文本”。

2.两化

“两化”即“公开化”和“社会化”。两化的过程,是“文章”成为“文本”的过程,也是个人知识变为公共知识的过程,还是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的过程。

(1)公开化:首先是作者主动要求把自己的“文章”公开化,使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接着是文章编辑愿意辅助作者把“文章”公开化,最后是出版商发表“文章”,使“文章”成为“文本”。

(2)社会化:首先是作者主动要求把自己的“文章”社会化,使个人知识变为公共知识,接着是文章编辑愿意按照社会标准规范辅助作者把“文章”社会化,最后是出版商发表社会化了“文章”,使“文章”成为“文本”。

(二)“文本”变成“课文”的机制

如图所示,“文本”变成“课文”的关键是“两化”“四主体”。

1.四主体

(1)教材编辑:其主要职责是把“文本”教育学化。

(2)作者:其主要职责是同意、在可能的情况下协助教材编辑把“文本”教育学化。

(3)国家:其主要职责是把教材编辑教育学化了的“文本”法制化。

(4)出版商:其主要职责是把教育学化了和国家法制化了的“课文”公开化社会化。

2.两化

“两化”即“教育学化”和“国家化”。两化的过程,是“文本”成为“课文”的过程,也是社会通用知识变为专业知识的过程,还是公共知识变为教育学知识的过程,个人知识变为国家法定知识的过程。

(1)教育学化:是教材编辑(或在作者的协助下)根据课程目标所规定的价值要求把“文本”教育学化,师生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对象和客体。

(2)国家化:政府部门或由政府指定的专门机构对教材编辑教育学化了的“文本”审定认可,使之成为“课文”。

此时此刻,作为作者的“文章”和作为社会的“文本”在“两化”“四主体”的基础之上,由于新的“两化”“四主体”的作用,衍生成了“课文”,而此时此刻的“课文”:既是教科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里的正文,也是众多“作者”合作创作出来的一篇新“文章”,还是一个新的脱离作者创作“文章”时所依赖的语境及读者解读社会化了的“文章”时所依赖的语境的社会公共文本。一体三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离不弃,三维一体,命名为“课文”。

所以,孙绍振才说:“课文,是客观存在,不管任何人、何時去阅读,其意义是确定的,不以读者的主观意向为转移。而文本则不同,文章写成以后,作家就退出了,留下的只是一种召唤读者精神的框架,其内涵并未最后定型,只有经过读者心灵的填充,才能投胎受孕成形。”因此,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至少应该:与作者对话,习得作者赋值的意义;与文章社会主体对话,习得社会主体赋值的意义;与编者对话,习得教材编辑赋值的意义;与国家对话,习得国家赋值的意义;与自我对话,习得自我赋值的意义。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时所赋值教育学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L-代数上的赋值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Kappa运动摇摇杯
强赋值幺半群上的加权Mealy机与加权Moore机的关系*
教育学是什么科学
利用赋值法解决抽象函数相关问题オ
微语录
对我国音乐教育学 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
P2×Cn的友好标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