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导学 激发潜能 提高素养

2019-11-04郑春喜

师道·教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导学学习动机课文

郑春喜

用活动进行导学,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唤起学生潜在的主体意识,使其积极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技能,陶冶美好情操,使学生身心素养全面发展。在活动中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实现教育教学与自主发展的统一。那么,怎样在活动中培养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呢?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确目标导向

教育心理学表明,人的学习需要,只有在指向特定目标时,才会获得动机。重视活动,明确目标导向,注意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将目标具体化。例如:教《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我便提出排演课本剧的目标,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继而讨论对话的要点,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引导学生练说台词,讨论楚王、晏子说话时的神态、语气;最后让两个学生进行表演。这样的活动,目标明确,生动有趣,所以学生学习动机较强,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主动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最终实现了学习目标,获得了满足感。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提问

不会提问就意味着不善于思考。我们从教学中可以看到,学生的提问往往不着边际,提不到点子上;集体朗读课文看似整齐,但个别抽查讀就不太理想。提问与读书要双管齐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提问,学会读书。

例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先让学生在预习时连读三遍课文,然后再让他们带着思考练习中的问题去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点、画,圈出文中的重点词语、中心句,点出不理解的词、句子,如“碰壁”“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画出文中与课后思考练习有关的部分,最后把自己默读课文所得出的答案在学习小组里汇报。再请各小组代表回答课后题,遇到学生质疑时,可以由本小组的代表帮助回答,再不行则由别的同学补充或老师出面解答。这样就可避免出现单由老师教,学生被动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通过活动导学,由学生学、学生讲、学生解、学生答,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都在思考、活动、内化,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习的成功则又反过来增强学习动机。活动教学十分注重利用自身的优势,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如教《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时,理解寓意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寓意,首先让学生弄清植物的苗与根的关系。我事先准备好一盆花,然后在上课时把花拔高,问学生:“这样拔花,根须会怎样?花苗虽然拔高了,但它会怎样呢?”学生借助实物进入思考,很自然就懂得了急于求成只能把事情弄糟的道理。再例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区别“啜泣、呜咽、哭泣、抽泣”这几个词在词义上的区别,我让学生表演这几个哭的动作。同学们跃跃欲试,演得十分逼真。这样,比老师单纯在黑板上解释词的意思深刻得多,同时也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活动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所以学生在活动中容易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再加上活动教学对师生人际关系的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经常会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从而获得力量感与价值感,把激发起来的学习信心化为积极的学习动机。

四、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的关系极为密切,较高的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以最科学最简便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这有利于形成积极的、高水平的学习动机。活动教学又十分注重在活动中将培养学习动机与提高学习能力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它既可以促进儿童感知、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又可使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活动中也得到全面锻炼与发展。此外,活动教学重视在活动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就使学生不仅具有了接受、理解知识的能力,而且具备了组织活动的能力,也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活动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导学学习动机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