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廷·巴特尔:草原之子?改革先锋

2019-11-04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巴特尔草场知青

在廷·巴特尔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开国少将廷懋就告诉他,人民永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一个人要想一辈子站得稳,就要永远和老百姓息息相通。这个思想,影响了廷·巴特尔一生。

1974年,廷·巴特尔高中毕业,从呼和浩特来到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在浑善达克沙漠北缘洪格尔公社一个叫萨如拉图亚的嘎查开始了自己的知青生活。这里自然条件恶劣,望着滚滚黄沙,同来的知青有的在悄悄落泪,廷·巴特尔却安之若素。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很快,廷·巴特尔熟练掌握了蒙古语,学会了骑马、放牧、打草。在牧民眼里,这个不怕脏、不怕累的小伙子,好像从来就没有城里知青与牧民的隔阂,就像原本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1976年,知青返城的消息传进锡林郭勒草原。大家猜想,廷·巴特尔一定是第一个返城的。没想到,廷·巴特尔送走了一拨拨战友,自己却成为唯一扎根在萨茹拉图亚嘎查的知青。

当时,嘎查有一个小型乳品厂,连年亏损濒临停产,廷·巴特尔临危受命担任厂长,一年下来,厂子盈利5万多元,廷·巴特尔被牧民们视为英雄,大家一致推举他当嘎查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嘎查的牲畜和草场被分到了每家每户。当时的廷·巴特尔已经在草原上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作为嘎查党支部书记、嘎查长,他家分到的牛羊是全嘎查最少的,分到的草场也是一片没人要的地方。就在这片位于两岔河附近,面积5900亩的碱化、沙化草场上,廷·巴特尔和妻子亲手绘制治沙地图,还托城里的父母送来优質草籽、树种,尝试种树种草改良生态。通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廷·巴特尔硬是把这片昔日全嘎查最差的草场变得水草丰美,养出了肥壮的牛羊。

实行草畜双承包制以后,许多牧民的草场过度放牧,不断退化。廷·巴特尔看在眼里,向大家高声疾呼,必须实施划区轮牧、围封打草,可当时没什么人响应。“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1986年,廷·巴特尔狠心卖掉自家的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休养生息。第二年,围封的草场打了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看到成效,牧民们纷纷效仿。萨如拉图亚嘎查在全盟率先出现了轮牧区、休牧区,草场得以休养生息。

长期以来,锡林郭勒草原畜牧业结构失衡,“一羊独大”。1998年,廷·巴特尔再次率先示范,把自家200多只羊全部卖掉,改养肉牛。为劝说牧民“减羊增牛”,他提出了著名的“蹄腿理论”:1头牛有4条腿,5只羊却有20个蹄子,而且牛是卷舌头吃草,羊是啃地皮吃草,细算账,1头牛比5只羊对草场破坏更小,经济效益却不低于后者。他带头引进西门塔尔牛,通过和本地牛杂交培养适应本地环境的乳肉兼用良种牛,带领牧民们通过少养精养实现了恢复生态、增加收入的双赢目标。

2003年,廷·巴特尔创办了股份制公司,带领牧民发展多种经营,加工销售鲜奶和风干肉,开展牧民之家旅游业、生态养鱼等增收项目。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廷·巴特尔在几年前解散了公司,将剩余资产分给了全嘎查的牧民。

这些年,廷·巴特尔在政府的支持下,在家中开办了农牧民培训基地,每年前来学习经验的人络绎不绝,有盟里的、区内的,还有区外的、国外的,廷·巴特尔传授起经验来也是毫无保留。“我真心希望别人家的日子过得比我好,超过我,那样我也高兴。”他说。

如今,萨如拉图亚嘎查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牧民人均年收入比当初廷·巴特尔插队时增长了数百倍,家家住上了砖瓦房,开上了小汽车。一次次,廷·巴特尔被问到为什么要留在草原,他的回答很简单:“这里有我的用武之地。”

猜你喜欢

巴特尔草场知青
祁连草场
辩说短章
英雄史诗《硕诺巴特尔》的社会关系论探讨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新草场有多远
难忘知青岁月
知青伟大的一代青年
雪峰下的草场
难忘的知青往事(二)
难忘的知青往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