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民俗学与现代化的思考

2019-11-01邓瑾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6期
关键词:现代化文化

摘  要:民俗学是针对一门一个国家和地区宗教信仰、口传文学、传统技艺、民族风俗文化的思考和研究。对民族的认同感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有很好的帮助,以及对整个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民俗学;现代化;文化

作者简介:邓瑾(1979.2-),女,拉祜族,云南普洱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1

1、中国民俗学发展现状

中国民俗学古代研究和发展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在现代中国民俗学研究比较多,甚至出现繁荣现象,但在经济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很难将民俗学深入广大群众中去,给民俗学的发展和继承带来了极大不便。中国历代学者积累了不少民俗资料,提出了某些见解。例如大约成书于先秦至西汉的《山海经》,记载了丰富的神话、宗教、民族、民间医药等古民俗珍贵资料。

2、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2.1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对象

民俗是普通人生活方式的真实反映。生活中的饮食、服饰、住房、交通、教育、音乐的内涵和形式,以及其中的思想、行为、仪式和活动的记录和形成,是民俗研究的主题。传统风俗习惯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是民俗学研究的主体。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1)口传民俗学(口头文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话、谚语、谜语、绕口令、民歌、史诗。

(2)风俗民俗(礼仪庆典):家庭制度、社会制度、婚丧祭祀、迷信、游戏、民间舞蹈、民族音乐。

(3)宗教民俗(民间信仰):民间宗教、佛教、道教、灵魂轮回、怪物、占卜、巫术、民间疗法。

(4)物质民俗(普通人的生活):民间艺术、民间饮食、民间服饰、民间建筑。

2.2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学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今天在中国它已经扩展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领域。民俗学的内容包括对民俗学现象的理论探索和解释、民俗学史和民俗学史的研究和叙述、民俗学方法论、民俗学资料收藏和保存的理论和技术探索。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六大部分:

(1)民俗学原理:对民俗学的发生、发展、演变、性质、结构和功能的理论探索,包括对综合性和个别性问题的研究。

(2)民俗史:探索和描述民俗学的历史。它包括通史、断代史、王朝史和特殊史。

(3)民俗志:一种对一定范围(如某一民族、某一地区)民俗事象进行科学记述、描写、呈现的研究方法。

(4)民俗学史:关于民俗问题的思想史、理论史,也包括研究史。

(5)民俗学方法论:关于民俗事象整体的 观察研究和 具体的调查整理的技术与方法两方面的理论。

(6)资料学:关于民俗事象资料的获取、整理、保存和运用等活动的探索与讨论。

3、中国民俗学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创新和继承

中国民俗学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现代化中国民俗学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对其理论原理和文本进行研究。民俗学文化也是现代化文化建设的一方面,研究内容比较广,但并没有把研究结果和意义深入到人民大众中去,很难对民俗学的优秀内容进行发扬和继承。对民俗学的研究比较死板,并没有面向未来,积极开拓创新。

3.2外国民俗文化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外国民俗文化大量涌入中国,这是一个日趋多元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各种民俗文化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改变着我们,给中国人民的意识带来重大影响,既有优秀的民俗学文化,也有糟粕的民俗文化,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同时也给中国民俗学研究者们提出很大挑战,是坚持中国固有的民俗学文化,还是顺应时代发展接受外来民俗文化,吸收融合中外民俗学。

4、加强中国民俗学现代化发展的措施

民俗是常民生活形态的真实反映,举凡生活中食、衣、住、行、育、乐的内涵与形式,以及其间思想、行为、仪式、活动的记录与形成,都是民俗学探讨的主题,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与风俗,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提升与满足,更是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因此,对于民俗学的认知与阐述,是当今中国学术研究极为重视的课题,也是日后民俗学研究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与方向。

4.1推陈出新,面向大众

首先对待民俗学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在研究民俗学中,将优秀的民俗学文化面向大众,让人民继承并发扬光大,落后和不健康的民俗文化则剔除。对待民俗学上要继承与发展,更要全面正确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这个时代,能够通过继承而又有发展的话,也将成为明日的传统。所以,不顾传统的发展是站不住脚的,不考虑得发展 的继承也是腐朽的。在继承民俗学的基础上大胆的创新,才是最优秀的继承。

其次,要认清传统中的精华与糟粕。比如戏剧民俗、妈祖民俗这些对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的,我们可以去继承和发扬,但像迷信、闹婚这些落后的文化,我们需要改造和剔除。

4.2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吸收外来优秀民俗文化

我们自身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客观地审视外来民俗学,接受外来文化的有益因素。充分吸收外来文化,不仅不会打乱我们 原有的民俗学文化,而且会极大地促进我们自身的民俗学的传承和创新、更健康地发展。

5、总结

综上所述,在经济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對民俗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民俗学文化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不断继承和创新民俗学文化,吸收融合外来优秀的文化。经历过海浪冲击的鹅卵石会更美丽,而绎历过外来文化冲击的民俗文化会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周星. 关于中国民俗学与现代化的思考[J]. 云南社会科学, 1987(5):60-66.

猜你喜欢

现代化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边疆治理现代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