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荒野的呼唤》看文明人性与原始野性的博弈

2019-11-01何雪燕李杰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6期
关键词:杰克伦敦人性

何雪燕 李杰

摘  要:杰克·伦敦,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富有传奇的一生令世人感慨,而他笔下的作品也极富人性的思想和哲理。通过《荒野的呼唤》这部小说,分析动物在非文明世界里残忍的生存法则,从而反观个人在不同阶段中对残酷现实的理解。

关键词:《荒野的呼唤》;杰克·伦敦;人性;野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1

“往日流浪的渴望在跃动,对着习俗的锁链怒号;野性从冬日的睡眠里,再次发出醒来的欢叫。”

你深以为这是一个文明有秩的社会,然而迎面而来的却是棍棒与犬牙相加的法则。此时此刻,内心积贮的野性受到激荡,即便有着多年教育的压制,它仍然蠢蠢欲动,想要与所谓的文明一决高下。

一、《荒野的呼唤》内容梗概

《荒野的呼唤》是一部极负盛名的动物小说。它讲述了主人公巴克本是大法官的宠物狗,由于园丁助手曼努埃尔急需用钱被偷偷卖掉。巴克不停反抗,却惨遭狗贩虐待,屈服在棍棒之下,明白残酷生存的黄金法则。凭借这条法则,它大战狗群领袖斯皮茨,成为生存斗争的首战胜利者。

后来,當巴克被不懂驭狗的哈尔和查尔斯打得奄奄一息时,约翰·桑顿解救了他。这个男人是它的朋友,给了它所有的爱,却被烧杀抢掠的伊哈特人杀死。巴克的感情终于战胜理智,他疯狂地撕咬伊哈特人,耗尽了最后一丝留恋,并以勇猛嗜血的野性征服了狼群,成为荒原之上的野狼首领。

二、杰克·伦敦的生平简介

杰克·伦敦(1876-1916),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出身于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面对生活的重压,他从11岁起开始送报干活,15岁成为抢掠牡蛎的毛贼,17岁时成为捕海豹船上一名称职的水手,从而结识了形形色色的底层人,为日后的小说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由于饱尝人生起伏与沧桑变迁,成年后的杰克·伦敦对生活的头一个回忆就是处于贫困的重压之下。

1896年春,在隶属加拿大,靠近美国阿拉斯加的克朗代克发现了黄金。天生爱冒险的杰克·伦敦成为第一批淘金者中的一员。恶劣的自然环境、善于交际的性格,让他虽然“在阿拉斯加没有挖到一盎司黄金,但是从这次淘金热中取得的收益,却比任何一名老淘金者在博纳比河占一块地盘的收益要大得多。”受此影响,夹克·伦敦写出一系列“北方小说”,并且都带着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包括“世界上读得最多的美国小说”——《荒野的呼唤》。

三、《荒野的呼唤》的深刻寓意

《荒野的呼唤》虽然是拟人性的动物小说,但是却处处渗透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可以说,它富有极其深刻的人性寓意。

(1)由“人性”到“野性”的转变

主人公圣伯纳犬巴克最初生活在美国阳光明媚的加州地区,它在这个文明的社会里接受道德的约束,有着高傲的自尊心。然而,加拿大金矿消息的传出引发了“淘金热”,长有绒毛、身体强健的狗能承担苦活,又可以抵御风雪,成为淘金者们最好的交通工具。就这样,巴克被偷偷卖给了狗贩,遭受了惨无人道的虐待。刚开始,巴克试着以受到的教育——嚎叫来回应残忍的狗贩,然而一次次的棍棒交加,让巴克从顺从人类的宠物狗渐渐变为被迫向人类低头的狡诈猛兽,内心的“野性”由于求生的欲望开始被激发出来。这是巴克第一次由“人性”向“野性”的转变。

(2)“人性”消退与“野性”的持续性迸发

来到北部的阿拉斯加,这里是一片冰天雪地的荒凉旷野。温顺、友好不再是相互之间的交际准则,它代表的只是一种软弱和无能。在这里,巴克学会了狼吞虎咽的抢食,学会在雪地里挖洞睡觉,甚至学会了耍浑偷窃。巴克不再温顺,它变成了一只充满野性的动物。因为在这个蛮横的世界里,没有任何公平和尊严而言,说话必须靠拳头。巴克无力去改变这个充满血腥的弱肉强食的环境,它只能学会在荒野环境求生存的技能,学会积蓄自我的力量,变得狡猾、凶猛。就这样,在人类的压迫和同类的厮杀下,巴克内心的“人性”被破坏殆尽,它一步步踏向原始,“野性”得到不可抑止地迸发。

(3)“野性”的本性引领

奄奄一息的巴克遇到约翰·桑顿后,它感受到这个男人给予了它所有的平等与爱,巴克似乎又回归了温顺、友好的性情。但是此时的巴克,它也想去追逐孤狼,想去挑战渴盼已久的强敌雄驼鹿。巴克受着人性的约束和野性的召唤,跃跃欲试,蠢蠢欲动。然而,当约翰·桑顿在人类社会遭到残忍的杀害后,巴克最后一丝温暖的阳光消匿了,兽性全然爆发。它像个魔鬼一般,疯狂撕咬着人类,又与狼群殊死搏斗。终于,巴克的“人性”完全退却,由“野性”引领。巴克忠于本心,回归狼群,顺应本能,回归原始。

《荒野的呼唤》创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美国处于资本主义逐渐走向繁荣的时期,人类在利益的驱使下劳动,开始以尔虞我诈、自相残杀的野蛮行径获取更多的金钱、权力和地位。杰克·伦敦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民众之中,见识到了人类无限膨胀的丑陋欲望,借以“托义于物”的手法,深刻地揭示出文明社会中邪恶和黑暗的一面,悲愤地唱出一首自内心流淌而出的矛盾而痛苦之歌。而正是由于歌颂自然,思索人性,《荒野的呼唤》这部小说才会如此引发世人关注,经久不衰地散发其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杨勇、蒋文干.马背上的水手:从捷克·伦敦的生平看不同哲学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3).

[2]郑梅花.从《荒野的呼唤》中透视“人性”与“野性”的哲学思索[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4).

猜你喜欢

杰克伦敦人性
杰克和吉尔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变成什么好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去往伦敦
On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LT
功能与人性
被冤枉的小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