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60年,中国首次登顶珠峰始末

2019-11-01杨丽娟

新传奇 2019年41期
关键词:北坡登山队登顶

杨丽娟

想從北坡攀登珠峰,曾被认为“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成立时间不足5年、队员平均年龄24岁的中国登山队,艰难地将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鲜为人知的是,中国登山队经历的极限挑战背后,肩负了庄严的国家使命。

9月30日,电影《攀登者》正式上映。这部取材于中国登山队1960年、1975年两次登顶珠峰经历的影片,在上映前就曾引发广泛关注。因为,上世纪50年代,英国和瑞士登山队先后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成功登顶珠峰。但在中国境内的北坡,始终无人自此登上世界之巅,以至于人们得出结论:想从北坡攀登这座“连飞鸟也无法飞过”的山峰,“几乎是不可能的”。

攀登珠蜂肩负了庄严的国家使命

1953年5月29日,英国登山队的希拉里(新西兰人)和丹增(尼泊尔人)从坡度较缓的南坡登顶珠峰。至于北坡,一直被西方登山队称为“死亡之路”,因为北坡比南坡更陡、更险、气候变化更无常、雪崩更为多发。

到了1956年,中国的登山运动仍是一片空白。为何那时登顶珠峰会被提上日程?

当时处于冷战,登顶珠峰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又一次较量,苏联“老大哥”具备雄厚的登山实力,但因为珠峰在中国境内,因此苏联希望联合中国登顶珠峰,向世界宣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苏联与中国联合组建了登山队,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苏关系转冷,苏联单方面取消了登顶珠峰的计划。这让中国陷入两难,如果单独登顶,我们欠缺登山设备,这原本是苏联承诺提供的;如果放弃登顶,这间接是承认离开了苏联,中国没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而1950年末,中尼刚好也在进行边界谈判,其中涉及珠峰归属。尼泊尔向导丹增已成功登顶珠峰,如若中国没有办法登顶属于自己的珠峰,谈判时或将处于下风。正是这样的背景,使得攀登珠蜂的登山队员们,陡然间肩负了一项庄严的国家使命。

因此,1960年,国家作出了单独从珠峰北坡登顶的决定,并特地拨付资金赴瑞士采购登山设备,在各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1960年2月,中国珠穆朗玛登山队正式组成,全队共有队员214人,其中女队员11人。

经历了艰难险阻甚至牺牲,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生王富洲、四川林业工人屈银华,以及翻身农奴贡布,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峰。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也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的纪录。

诚如《人民日报》在“纪念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50周年座谈会”的报道中写的,“当年中国登山队从北坡首次登顶珠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勇气和信心,向全世界证明了在中国人民面前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表达了中华民族不怕任何困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信念”。

中国的“攀登精神”

为什么当时设备、条件都比中国发达得多的西方登山队,屡屡无力登顶珠峰北坡,中国登山队却做到了呢?回望那段历史,不得不提的是中国登山队的“攀登精神”。

1960年的登顶计划中,登山队把夺取珠穆朗玛峰顶峰的战斗分成四次行军,前三次行军中,登山队分别在不同海拔(6400米、7000米、8000米)建立营地,为最后登上顶峰创造条件,同时也是提前适应和练兵。前三次行军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打下了基础,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比如有队员因严重的高山反应牺牲,50多个队员不同程度冻伤,不得不暂时退出任务。

1960年5月24日,由王富洲、刘连满、贡布、屈银华组成的突击小组从8500米营地出发,准备冲击顶峰。正午12点,4名队员攀登到了海拔8680米到8700米之间的“第二台阶”,这是登顶珠峰的最后一道关卡,平均坡度在80多度,几乎找不到任何便于攀援的支撑点。外国登山专家认为,这是“飞鸟也无法逾越”的。

两个小时后,他们上到了裂缝尽头的一块大岩石上。但几次攀登都摔了下来。筋疲力尽的刘连满毅然决定让队友踩着自己的肩膀爬上去。为了不让高山靴的钉子扎破刘连满的背,屈银华脱下了高山靴;接着,为了防滑又脱掉毛袜,他就这么光着脚登上了“第二台阶”。而那双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里暴露了半个多小时的脚,后来脚趾和脚后跟都被截肢了。

到达8700米时,刘连满因过度劳累暂停前进,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继续冲刺。最终,3人在缺少氧气和食物的情况下,克服万难,于北京时间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从北坡登顶珠峰,将国旗和毛主席半身石膏像带上了地球之巅,宣告了我国的领土主权。

“中国梯”

然而,但因为当年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段攀登经历没有完全获得国际认可。

1975年,中国登山队女队员潘多和8名男队员再次从北坡登上珠峰,创下男女混合集体登上世界最高峰人数最多的世界新纪录。当时,作为登山队政委的王富洲想起了之前的惨痛经历,反复强调,“一定要把梯子带上去”,不能再搭人梯了。

他们带上去的那架梯子是中空构造,长约6米,可拆卸成5节,不用螺丝安装,只靠各节互相咬合铆紧。

到了“第二台阶”,他们先在岩壁上打上岩石锥,固定梯子的底部;再由队友扶着,其中一人登上梯子,在高处再打两个岩石锥,固定住梯子的4个角。这个在平地上听起来非常简单的动作,他们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完成。

这架梯子从此在海拔8600米的地方屹立了33年,直到2008年奥运圣火登顶珠峰后不久,被收藏到拉萨的珠峰登山博物馆。有了它,“第二台阶”再也不是珠峰难以逾越的天险。33年间,约13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通过它登上了地球之巅,它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梯”。

“凡是要从北坡登顶的人,必须从我们的梯子上上下,没有那梯子,他们根本就圆不了登山的梦,所以感到也挺自豪的。”。当年参与登山的夏伯渝回忆道。1975年攀登珠峰时,他因为把睡袋让给了队友,双脚被冻伤截肢。

“那时候的人的登山精神特别高昂,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没有一个人说后退,都是勇往直前。”夏伯渝拿队友仁青平措举例说,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他双手被严重冻伤,10个手指中有8个被不同程度截肢,但仍然坚持攀登。

猜你喜欢

北坡登山队登顶
尼泊尔向导26次登顶珠峰
5G登顶
视界
一支登山队的覆没
中天山北坡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其气象要素的关系
华耐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凯旋盛典在京举办
成功之后
陈北坡的火车
Because It?s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