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战国策》看说话的技巧

2019-11-01卫倩倩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6期
关键词:战国策背景技巧

摘  要:《战国策》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作,战国时期烽烟四起,各诸侯国都想一统天下,这时涌现出大批的谋士,不仅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综合实力,山川形式,还拥有三寸不烂之舌,这些谋士善于揣度人心,在战国时期都是各国有名的人物,通过灵活有力的辩论说辞来折服对方,从而为自己的国家创造名利。这篇著作在当时意义非凡,包括迄今为止都是人们学习语言技巧的楷模。本文就《战国策》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当时的背景,剖析其中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学习和利用其中说话的技巧。

关键词:战国策;作用;背景;影响;技巧

作者简介:卫倩倩,女,汉族,河南三门峡人,河南大学文学硕士,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6-0-02

《战国策》中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纵横家们出谋划策以及游说时的言辞。反应了当时各诸侯之间尖锐的矛盾,以及各国一统天下的欲望,语言生动,文辞优美,善于雄辩,把握形势,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中辩士们在各种情况下,临危不惧,巧用智谋,化解了一次次的危机,值得后人剖析,去学习书中纵横家们在和人谈话和辩论的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战国策》背景以及辩才对当时的作用

(一)《战国策》背景

周王室衰微,各国局势动荡,群雄四起,争霸之心昭然若揭。各国纷纷意识到单纯地靠武力去解决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招纳各地的贤能之士来为国家出谋划策。贤能之人在当时的作用非常大,各国均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奇观。而当时的知识分子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才华,展现自己的魅力,纷纷登上了这个国际的大舞台,其中就包含能言善辩的辩才,这类人会审时度势,看清形势和人心,更会耍手段,通过自身的大脑和一张嘴来实现自我的价值,当时的辩才一度出现“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现象,国家如此的推崇,出现了各类士人纷纷效仿之情况,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能说会道改变命运,在当时的年代辩才已经泛滥,只有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能被诸侯国赏识并重视[1]。

(二)《战国策》对当时的作用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言;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的是刘勰所概括的辩才在当时的作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的言论比九个鼎还要重要,三寸不烂的口舌,比百万雄师还要威猛,可见辩才在当时有多么的重要。时势造英雄,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为了拯救国家,衍生出一大批救国的英雄,通过自身的三寸不爛之舌游走于各诸侯之间,缓解战争的爆发,减轻了人们的负担,救国人于水火之中,保持当时社会的基本稳定。出色的言语表现为后人树立的榜样,也为战国之后各类的战术提供借鉴的依据。

二、《战国策》说辞对现实的影响

《战国策》中的辩才们通过口舌和大脑的交锋,避免了武力的斗争,充分利用语言的优势,通过简洁,流利,明朗的语言进行说辩,最大能力的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下立于不败之地。因为斗争的存在,使得这些辩才有了一席之地,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对于后人而言,这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财富,可以间接的运用在生活语言中,工作中,这是一门经过实际检验的语言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其中突出的成就不言而喻,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现如今有很大差别,所以现代人在学习时,也需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战国策》的积极作用,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贡献。

三、从《战国策》看说话的技巧

《战国策》详细的记录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还原当时的情境,是一篇具有借鉴价值的历史著作。其中各国策士游说的辩论之辞对后代人而言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洞察对方心理,以情动之

掌握说话技巧,往往事半功倍。在战国时期辩才们为了达到目的,游说对象,会使用各种手段,其中最基本的一种方式就是抓住他人的心理,从情为切入点,打开对方的心扉,从而达到游说的目的。

在《触龙说太后》这一章节时,触龙就使用了这一说话的技巧。当时的赵国是赵太后刚刚执政,在这样的形式下,秦国想要吞并赵国,于是预备攻打赵国,当时的情况非常危及,秦国已经兵临城下,此时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应赵国的请求,但是必须要求把长安君当做人质送往齐国。长安君是赵太后的幼子,非常的宠爱,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赵太后直接拒绝了齐国。在大臣们极力劝说的时候,赵太后明确的和左右说,“如果再有人来劝说,我就直接把唾沫喷在他的脸上。”这时左师官触龙要求觐见太后,此刻太后也明白他为何而来,所以怒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进入宫中,带着小跑,到了太后跟前只字不提长安君之事,反而先和太后道歉,说道自身的腿脚不利,所以走得有些慢,并和太后谈论饮食起居,养身之道,在谈话的过程中触龙明显发掘太后的表情开始变得和善,于是采用将心比心的方式来博得太后的同情。从而让太后放下自己的精神武装,转变其自身的态度[2]。

触龙有一子,今年十五岁,希望可以在王宫充当卫士,磨练孩子的意志,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听此话之后,太后感觉找到了知音人,问到:“男人也像女人一样如此疼爱孩子吗?”触龙表示当然了比女人还爱呢。后谈及到太后对女儿的爱时,触龙说我私底下认为相比于长安君您更爱您的女儿燕后,太后对此不以为然。此时触龙见已经打开了紧张的局面,于是就开始用“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展开论述。

“在燕后嫁出去的时候,想着女儿远嫁,太后还为她哭泣,那场景别提多伤心了,但是在祭祀的时候,还让她永远别回来,不就是为了她的儿子将来能够继承燕王吗?”太后对此表示赞同。这时候触龙就顺势说出长安君此时的现状,在赵太后还在之时,可以为长安君封侯,赏赐宝物,但是他一直毫无功德于国家。假使有一天您不在了,长安君又凭借什么在赵国立足呢?通过一个母亲为儿子长远做打算为切入点,说服太后将长安君作为人质到齐国,这也正中了赵太后的下怀,让赵太后重新审视了自身的做法,看清当下的局面,并答应将长安君送去为人质。这个例子充分地显示了触龙的高情商,面对紧急情况临危不惧,抓住对方的心理弱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和对方达成共识,完成最终的目的[3]。

(二)巧用形势,摆事实,讲道理

人和人之间交谈出现矛盾时,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巧用形势来缓解不利的局面。在《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这一章节时,颜率通过自身的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缓解了一场危机。

当时情况危急,秦国的兴师已经来到东周并且兵临城下,威胁东周的国君将国宝九鼎送出来,对此,周君特别的担忧,而此时,颜率出来缓解了一场危机,颜率跑去齐国借兵求救,当时,颜率承诺齐国将九鼎送给齐国。“与其把九鼎送给暴虐的秦国,还不如送给齐国,这样齐国如果拯救了东周,美名也能够远扬,还能够得到国家之珍宝。”齐王听后非常的高兴,于是派遣5万大军拯救了东周。但是后期齐国问东周要九鼎时,周君又开始忧心忡忡。此时颜率对大王说不必担忧。于是又去齐国解决此事。

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这次的义举表示感谢,并且表示心甘情愿地将九鼎献给大王,然后问道,齐王究竟要将借哪条路来将九鼎从东周运到齐国,此时齐王回答出了几种路线,但均不合适。最后颜率告诉齐王。当时周武王伐纣,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一个鼎就动用了九万人,现在九个鼎就需要花八十一万人。所以齐王如今要将九鼎运回齐国。中途所需要使用的士兵就有很多,包括士兵的食粮。即使齐王有这样的人力和物力。但也没有合适的道路来运送九鼎,齐王听到颜率所讲的事实不无道理,最后也打消了运送九鼎的念头[4]。

颜率通过自身的聪明机智不费一兵一卒就缓解了危机,从中帮助齐王分析运送九鼎的不利因素,每条道理都很透彻,无懈可击。在日常生活也是一样,出现危机时,应巧用形势,发挥机智,善于摆事实说服他人。

(三)以生动的案例来说理

在现代的社会中,也经常会出现以案例来达到讽刺他人或告诫他人的目的。《战国策》中《皱忌讽齐王纳谏》就巧妙地利用了案例来劝说齐王招贤纳士。皱忌以自身为例,说平日间自身与美男徐公对比美貌,于是询问妻妾朋友,妻妾朋友都说皱忌比徐公美,但是在面对面对比之后,意识到自身远远不如徐公,这才知道妻子和朋友都是因为各种原因所以才说自己比徐公美,完全没有任何的借鉴依据。以此来推断,现在的大臣,嫔妃都在夸赞,但是他们也都是出于自身的处境,畏惧齐王之地位等等原因,并没有实事求是,且有所隐瞒,这对齐王和国家并不利。皱忌借自身与徐公比美之案例来为劝说齐王广开言路,纳贤能之士,最终齐国的朝廷“门庭若市”这皆是来自于皱忌的巧言能辨。

(四)铺设排比,建设强大的声势

在战国时期辩士有很多,要想在众多辩士中脱颖而出,必须有自己的一套说话的技巧。尤其是在遇到强大的对手时,想让他人接受自身的想法,那必须先从气势上压倒对方,所谓的气势并不是现如今的声音大,而是通过事实来建立一系列的排比,从而增强自身的气势,提高信心,最终压到他人。

在《齐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中,苏秦为了联合六国来抗秦,于是游说齐王,因为齐国是当时重要的强国,因此对于合纵派而言齐国是必须争取的国家,首先苏秦为了让齐王知道自己国家的实力,从多个角度去增加齐王的信心。从地势上“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从土地,物质,实力上考虑“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5]用一系列的排比去分析了齐国在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声势浩大,给齐王增加了信心,并在潜意识里给齐王塑造了一种“我拥有强国的实力,没有必要惧怕秦国”的心理。

语言的堆砌和重复加深了话语的强度,加重了听者的判断,显示了说话者的力度和能力,这是一种说话的技巧。同时通过褒扬他人来提高对方的自信心,也是达到自身目的的一种方式。对于一些不善言辞的人以为简单地将事情陈述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就像一些演说家所说的话就能感染到观众,而不善言辞者说的话却很难波及到他人。

结束语:

《戰国策》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不仅反应了战国时期的一种真实现状,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时还为后人提供了沟通的技巧,如何通过正确的交流,来达到最终的目的,在和他人辩论时采用何种方式能够占据上风,这都是值得学习的一种语言艺术,如果想多学习说话的技巧,可以看看《战国策》,在这里一定有你想要找寻的“宝藏。”

参考文献:

[1]王硕果. 《战国策》评述艺术赏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3):114-114.

[2]孙逵.《触龙说赵太后》中语言表达涵养分析及启示[J].语文建设, 2017(9x):54-55.

[3]刘娴. 谈《触龙说赵太后》的劝谏艺术[J]. 文学教育:中, 2017(9):24-25.

[4]《战国策》中策士的语用策略研究[D]. 江苏师范大学, 2017.

[5]杨兵. 战国策说服艺术浅谈[J]. 明日风尚, 2017(3).

猜你喜欢

战国策背景技巧
南辕北辙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高枕无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在层层深入中培养思考批判能力——以《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教学为例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